怎样打造“海绵校园”?这堂地理课实用又好玩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章元元
“这堂课太好玩了!”10月23日上午,在华师一附中初中部,同学们意犹未尽,舍不得下课。究竟是什么课这么有魔力,让同学们主动要求拖堂?原来是一堂初中地理跨学科的学习。
本次学习的主题是《海绵城市我的家》,一共分为六个课时,由武汉初中地理教研团队的程远会、薛红、武文文、石月霞、罗文杰老师联合完成。从海绵城市到海绵校园的建设,以地理知识为主干,并利用了生物、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等跨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学生身边真实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校园平面图到3D建模,从植物调查到渗水实验,从教师访谈到文献研究……同学们经历的,是一次跨学科学习的尝试与探索。
在上课之前,来自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部的武文文老师带领学生在课外做退休教师访谈,从退休教师那里了解到学校的建设历史和一直存在的积水问题。大家还在生物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校园植物调查,同学们亲自触摸各种植物的时候,才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实含义。经历过这次调查,同学们对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如数家珍。在课堂上,同学们发扬校园主人翁的精神,找出植被分布不合理的地方,利用各种文献中学习到的措施,提出优化校园植被分布的方法,以缓解校园积水问题,并打算在下一次学代会上交出自己的提案,供学校参考。
来自武汉中学初中部的石月霞老师则从优化海绵体材料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如何建造海绵校园。课外,石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进行地表各种材料的渗水速度测试实验,引来同学们惊呼“哇!原来学校更换的新地砖竟然可以吸水,只需要3秒钟,一瓶水就下渗完毕!”课堂上,石老师引导同学们巧妙地运用物理知识对各种渗水材料进行排列组合,组成排水、蓄水两种功能不同的海绵体。在如何建设海绵校园的问题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完全没注意到下课铃声早已敲响。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教科院、人民教育出版社、长江出版传媒联合主办,华中师大一附中承办。课堂展示结束后,人教社地理编审刘健、安徽省地理教研员吴儒敏、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丁继昭三位专家对展示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课堂优化的建议。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