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象赛场,有13岁第一次出省的少年,也有刚学棋半年的社区工作者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峰 高华生 王夷

  10月24日,杭州棋院(智力大厦)棋类馆里,亚残运会国际象棋的比赛来到了第二个比赛日,在9楼进行的B1、B2/B3级别的比赛中,运动员都是视障人士,大部分人下棋的时候都是靠手摸着棋盘和棋子走棋,在这片漆黑的世界里,他们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精彩。

  13岁第一次出省

  他说想去雷峰塔看看

  13岁的山东少年杨亦潇不仅是国际象棋项目中国队15名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也是本届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比赛结束,杨亦潇牵着工作人员的手走出赛场,复盘着刚刚进行的比赛,

  面对采访,他明显感到了紧张,但说起国际象棋,他又逻辑清晰地娓娓道来,对他来说,国际象棋正在成为他生活里的一道光。

  杨亦潇是本次国际象棋中国队里极少数全盲的选手之一。“很小的时候感觉稍微能看到一点,后来就完全看不到了。”

  杨亦潇接触国际象棋的机缘实属偶然:买了一副中国象棋,赠了一副国际象棋,姐姐帮忙读了介绍之后,他发现国际象棋还挺好玩。“棋院的一名老师手把手地教会了我怎么认识这些棋子和格子。虽然认起来比较麻烦,但是因为以前下过半年中国象棋,老师也教得很好,所以我感觉学习得很快。”

  学棋之后,杨亦潇感觉自己沉稳了很多。“心情不好或者心情好的时候,下棋会有不同的感觉,会让我感到放松。因为眼睛看不到还是不方便,我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情绪问题,下棋可以把情绪发泄出去。”

  自此,国际象棋成了杨亦潇最大的爱好。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下棋属于“着了魔似的”。“一回家我就下棋,只要知道谁会下我就找他下。”国际象棋也让这个原本内向的少年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尤其是还有很多比我年长的朋友,他们都很照顾我,鼓励我。”

  机缘巧合之下,杨亦潇参加了此前在山东聊城举行的全国残疾人国际象棋推广活动。那次活动的目的之一正是为本届亚残运会挖掘和选拔人才,杨亦潇也凭借在活动中取得的好成绩得到了国家队的征召。

  经过两个多月的集训,杨亦潇成功入选了最终的国家队名单,随队的教练、队友都对这个孩子赞叹不已,“很开朗,很谦虚,也很有干劲儿。”

  来杭州,是这个13岁的少年第一次出远门,新鲜感远远超过了比赛本身,亚残运村、地铁都是新鲜的,少年心性的杨亦潇希望比赛结束后能在杭州多待两天,去西湖走一走,去雷峰塔里转一转。

  对他来说,这次亚残运会之旅,无论棋盘上的战果如何,自己的收获已经很多。

  从社区工作者到亚残运动员

  杨小燕用两个月完成蜕变

  和杨亦潇不同,参加B2/B3级别的杨小燕这次作为运动员参加亚残运会,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她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陌生是因为她仅仅学会国际象棋才半年,就坐到了亚残运会的赛场上。

  而这一切,都源于一次阴差阳错的出差。

  杨小燕出生于1984年,5岁那年,家人发现她的眼睛无法对焦,看事物模糊,医院确诊她为视力四级残疾人。因为视力问题,杨小燕的学业进行得并不顺利,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找工作了,先后当过销售,卖过手机,工作中又自学了中专和本科的课程,最后来到蒋村残疾人之家工作。

  “今年5月份,领导让我去山东参加一个中国残联举办的活动,我就当做一个普通的出差任务,没想到是参加一个国象的推广活动,于是我就在现场现学现卖,就这么学会了下棋。”在随后的国际象棋交流赛中,杨小燕发挥出色,一举夺得女子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并成功入选国家队集训。

  知道这个消息后,杨小燕自己都有点无法相信,出了一趟差,就要去参加亚残运会了?硬着头皮,杨小燕参加了两个月的集训。

  集训的时候,队里每天的训练时间是8个小时,杨小燕往往都会加练一会儿,她知道自己是队里基础最差的,为了能尽量不拖队伍的后腿,每天都会做200道国象的题。“各种娱乐的软件都卸载了,集训还是很苦的,但是成长了很多。”刻苦训练的杨小燕进步很大,常常得到队内的表扬。

  但杨小燕知道,这么短的时间是无法弥补自己和高手之间的差距的,亚残运会开赛后的两天比赛,让她看到了自己和国外对手的差距,虽然一直在输,但她的心态却很好,每比完一盘,都会拉着自己的教练复盘。在采访时更是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不经意间经常发出爽朗的笑声。“国际象棋让我的抗压能力又上了一个档次,我从中学会了一个道理,就是甭管结局如何,还是得开心,生活有苦有甜,下棋这件事情让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甜味。”

  参加完亚残运会之后,杨小燕还将会回到蒋村残疾人之家继续工作,但作为国际象棋运动员参加亚残运会的经历让她终生难忘,“生活有苦有甜,这次经历让我对国际象棋有了不同的认识,让我也有了更多的变化,以后有机会也会去教更多残疾人学习国际象棋,让更多跟自己一样的人感受到棋盘间的无限精神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