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练习,可打印!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茵苗教育)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先把(整十)、(整百)、(整千)数中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加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首先把两位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分别用(整十数)乘该一位数,(一位数)乘该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积(相加)。

  3、两个数分别跟同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等同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个相同的数(相乘)。

  4、计算23×3时,先算(20)乘3等于(60),再算(3)乘3等于(9),最后算(60)加上(9)等于(69)。

  5、500×5表示(5)个500相加,可以先算(5)×(5)=(25),再在积的末尾加上(2)个0,结果是(2500).

  二,选择题(茵苗教育)

  6、3个40相加的列式是(A)

  A、3×40 B、40+40 C、40+40+40+40

  7、13×3的口算方法的列式为(B)。

  A、30×3+1×3 B、10×3+3×3 C、13+13

  8、23×2+34×2=(A).

  A、57×2

  B、23×4

  C、34×4

  三、口算题(茵苗教育)

  9、直接写出答案

  12×4= 48 23×5= 115 500×4=200

  32×3= 96 60×8= 480 11×4= 44

  33×6= 198 24×2= 48 14×7= 98

  25×4= 100 75×4= 300 25×8= 200

  34×5+26×5= 300 24×2+36×2=120

  78×9-28×9= 450 317×6-17×6= 180

  250×4+150×4= 1600 350×3+200×6= 2250

  四、应用题(茵苗教育)

  10、45×4+3×60=360(元)

  答:若全卖完,他可获得360元。

  11、 2(小时)=120(分钟) 250×120=30000(米)

  35(公里)=35000(米) 3000(米)<35000(米)

  答:他两个小时不能骑完全程,这两个小时里他骑了30千米。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1)、把一位数写在多位数下面下面,并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

  (2)、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2、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3)、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乘完所得的积要(加上)进位的数。

  3、任何一个多位数乘一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

  4、按规律填数:5、7、9、11、13、(15);

  2、5、8、11、14、(17)。

  5、 327 × 5= (1635)

  其中5×7=(35),表示(5)个(7);

  5×2=(10),表示(5)个(20);

  5×3=(15),表示(5)个(300)。

  6、563×6的积的最高位是(3)。

  7、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的积是(900),最大的两位数与4的乘积是(396),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乘积是(8991)。

  8、单数个连续的数的和等于正中间的(加数)乘加数的(个数);双数个连续的数的和等于(首尾)两个数的和乘加数个数的一半。

  9、234+235+236+237+238+239=(1419)。

  10、在()里写出结果。

  435×3=(1305) 673×2=(1346)

  143×2=(286) 626×4=(2504)

  38× 9=(342) 999×5=(4995)

  二,选择题

  11、一个因数是476,另一个因数十6,积是(B)

  B、2856

  12、要想( )23×3的结果是四位数,()里最大能填(B)。

  B、4

  13、845×7的积的最高位是(A)。

  A、千位

  14、21+22+23+24+25+26+27+28+29+30+31=(B ).

  B、26×11

  15、最大的两位数与8的乘积是(A)。

  A、792

  三、列竖式笔算题

  16、 127×5=635 379×5=1895

  834×7=5838 378×3=1134

  534×7=3738 89×6=534

  68×8=544 76×4=304

  四、应用题

  17、 1200+9×44=1596(个)

  答:话剧院共有1596个座位

  18、 75×8×30=18000(克)=18(千克)

  答:8平方米这样的阔叶林一个月能制造氧气18千克。

  19、 12×6=72(年)

  答:木星绕太阳6圈大概需要72年。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景的需要,灵活地将数据(往小估)或(往大估)来进行推理判断。

  2、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问题,一般要先找出(单一量),再以这个(单一量)为标准,根据其他条件求出结果。

  3、所谓“单一量”是指(单位时间)的工作量、物品的(单价)、(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等。

  4、解决“归总”数量关系问题时,一般先找出(总量),再根据其他条件求出结果。

  5、所谓“总量”是指(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6、有些实际问题中含有(隐含)条件,只有找到(隐含)条件才能解决问题。

  7、在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问题中,当其中一个未知量前后数量相同时,可以列关系式(消去)这个未知量,先求另一个(未知量),再求(被消去)的未知量。

  8、每台电风扇398元,买3台电风扇大约需要(1200)元。

  9、某工厂做4个机器用50个零件,做16个机器需要(200)个零件。

  10、在()中写出答案。

  499×4≈2000 402×5≈2000

  6×908≈5400 301×6≈1800

  12×7= 87 254×0=0

  101×5=505 203×4=812

  二、选择题

  11、一个因数是297,另一个因数是8,积大约是(A)。

  A、2400 B、1600 C、2600

  12、要使1( )7×9的积接近1800,()里应填(C)。

  A、7 B、8 C、9

  13、79×9和(B)的乘积接近。

  A、89×9 B、89×8 C、89×7

  14、一个两位数与5的乘积大约是450,这个两位数可能是(A)。

  A、88 B、78 C、68

  15、电影票9元一张,王老师要买59张,她大概需要带(B)元。

  A、450 B、540 C、500

  三、应用题

  16、奶奶编5个中国结需要55分米的绳子,照这样计算,编8个这样的中国结需要多少米的绳子?

  55÷5=11(分米) 8×11=88(分米)88(分米)=8.8(米)

  答:编8个这样的中国结需要8。8米的绳子。

  17、水果店店员在打包苹果,4个包一包,可以包12包,若6个包一包,可以包几包?

  4×12=48(个)48÷6=8(包)

  答:6个一包时,可以包8包。

  18、小明用相同的牙签摆了24个正方形,如果用这些牙签来摆三角形,能摆几个?

  24×4=96(根) 96÷3=32(个)

  答:能摆32个三角形。

  19、王老师在超市买本子,买4元的本子,刚好够买10本,如果买5元的本子,可以买多少本呢?

  4×10=40(元) 40÷5=8(本)

  答:买5元的本子可以买8本。

  相关练习:

  语文

  数学

  英语

  相关文章推荐

  每天坚持陪孩子学习十分钟,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