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改革課程教學 造就卓越新聞人才

  來源:《青年記者》2019年10月上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要求

  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強高校新聞傳播院系師資隊伍建設,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意見》,提出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8年9月,教育部、中宣部聯合印發《關於提高高校新聞傳播培養能力,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提出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這個卓越計劃2.0的目標是:

  經過5年的努力,建設一批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宣傳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聞傳播專業點,形成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全媒化復合型專家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造就一大批適應媒體深度融合和行業創新發展,能夠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優秀新聞傳播后備人才。

  單就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目標來說,計劃2.0的要求是“全媒化”“復合型”“專家型”,這比2013年提出“全媒化”“應用型”“復合型”(原文表述是“培養具有全媒體業務技能的應用型、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的要求高出許多:從“應用型”提升到“專家型”,可以說具有本質的飛躍。

  在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出台之前,教育部2018年初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准》,明確新聞傳播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具有全媒體新聞傳播知識和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視野和跨文化傳播能力的國際新聞傳播人才。”簡言之,國家標准對新聞傳播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共有五個方面,即“全媒化”“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國際化”。考慮到國際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對外語的特殊性,“國際化”主要是對國際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專門要求。

  按教育部高教司吳岩司長的解釋,首次頒布的國家標准“保底不封頂”,既對各類專業提出教學基本要求,也就是“兜底線、保合格”,同時又對提升質量提出前瞻性要求,也就是“追求卓越”。①可以這樣理解,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計劃1.0的“應用型”要求就是“保底”,而計劃2.0的“專家型”要求則是“追求卓越”。因此,把國家標准與計劃2.0的培養目標結合起來看,如今的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目標至少要做到“全媒化”“復合型”“專家型”“創新型”四個方面。顯然,這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目標要求。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如何達成這個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關於提高高校新聞傳播培養能力,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給出的改革任務和重點舉措是:1.開創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新局面﹔2.打造新聞傳播人才德育新模式﹔3.邁向一流新聞傳播專業新目標﹔4.推動部校共建新聞學院新發展﹔5.開辟高校與新聞單位互聘新領域﹔6.構建國際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新范式﹔7.邁上高等新聞傳播教育質量新台階。

  應當說,這些改革任務和重點舉措為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近年來,國內新聞傳播教育界也對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開展了一定程度的研討:或闡述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②,或探討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規格③,或論述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方向、原則、路徑與機制④,或剖析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⑤,等等。通過研討,大家對高校推進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認識越來越明確。不過,現有研討主要著眼於宏觀,基本上停留在戰略與策略層面,很少觸及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操作層面。

  培養“全媒化”“復合型”“專家型”“創新型”的新聞傳播人才,意味著新聞傳播專業學生既要具備全媒體的知識和能力,又要通專結合,一專多能,而且具備開拓創新的素質。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其實具有相當難度。究竟應當怎麼實施?在近年的一些研討會上,我曾講過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的基本思路:文理兼收,大類培養﹔學科交叉,跨界融合﹔本碩貫通,通專一體﹔夯實基礎,提升能力﹔創新實踐,個性成長。事實上,這也是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如果落實到操作層面,可以把問題簡化為“教什麼”和“怎麼教”。

  “教什麼”涉及兩個方面,大的方面是究竟要開設什麼樣的課程,從而形成結構優化的課程體系﹔小的方面是每門課程究竟要傳授什麼內容。新聞傳播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盡管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挑戰,但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還是比較容易。譬如說,厚積人文社科基礎(甚至包括一定的自然科學基礎),夯實專業知識,充實新媒體技術,通曉特定領域的專門知識⑥,提升業務能力,可以說是優化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基本原則。真正困難的,是本著這樣的原則制訂出培養方案或教學計劃之后,如何科學而合理地建構、傳授各門課程的內容。這是因為,隨著傳播科技的迅猛發展,傳媒業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急劇變革,課程內容的優化乃至重構,已成為擺在新聞傳播教育界面前的時代課題。

  “怎麼教”涉及兩個層面,一是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二是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按教育學專家的說法:“人才培養必須解決七個問題:一是教育理念的提出﹔二是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三是人才培養對象的選擇﹔四是人才培養主體的開發﹔五是人才培養途徑的利用﹔六是人才培養過程的優化﹔七是人才培養的制度保障。”所謂“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培養主體為了實現特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導和一定的培養制度保障下設計並實施的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教學活動等人才培養過程的理論模型與操作樣式⑦。至於教學模式,則“是從教學原理、教學內容、教學的目標和任務、教學過程直至教學組織形式的整體、系統的操作樣式”⑧。大體上,教學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點:一是有一定的理論指導﹔二是需要完成規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三是體現一定的教學活動序列及其方法策略⑨。

  課程體系的優化與完善,屬於人才培養模式的內容之一。兩者都是比較宏觀的范疇,暫不討論。微觀層面,盡管理論上可以把“教什麼”與“怎麼教”分開討論,但在實際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兩者其實很難分開。這是因為,當我們說教學模式的時候,已經包含了課程的教學內容。因此,這裡試以媒介批評教學為例,著重從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創新這個角度,談談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

  媒介批評教學與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創新

  媒介批評是一個新興領域。1995年,國內才有關於媒介批評的研討文章,這是國內媒介批評的理論自覺。2001年,劉建明《媒介批評通論》和王君超《媒介批評:起源·標准·方法》先后出版,劉著是教材,王著是在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修訂出版的專著。其后不斷有著作和教材陸續問世。從教學角度看,2000年前后,媒介批評陸續進入大學新聞傳播院系的課堂,成為部分大學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選修課。

  由於媒介批評研究的學術積澱不多,本科與研究生的開課時間不長,尚沒有成熟的教材,專業師資也較為缺乏。就本科教學而言,媒介批評究竟要“教什麼”,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不同的大學、不同的教師那裡,差別很大。對於一門新興的課程來說,這或許是可以理解的。更大的問題,或者說主要的問題,還在於“怎麼教”。長期以來,我國教學尤其是文科教學習慣於“傳道、授業、解惑”,往往以教師為中心,注重教師講授,學生則習慣於接受,習慣於記誦。如果媒介批評課程也主要由教師講授有關媒介批評各方面的知識,不僅違背了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目標與要求,而且違背了媒介批評本身的內在規定性。

  粗略劃分,似乎可以說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全媒化”“復合型”側重於專業面向的要求,而“專家型”“創新型”則是對專業水平的要求。從知識范圍上看,“專家型”與“復合型”密切相關,譬如一個學生不僅學新聞傳播,而且學經濟,或學法律,那麼他就有可能成為經濟報道或政法報道領域的專家型記者。所以,主輔修專業、雙專業雙學位成為大學復合型人才培養的一種制度安排。從專業能力上看,新聞傳播“專家型”人才培養,主要還是培養學生擅於運用已掌握的知識來准確把握問題實質、透徹分析來龍去脈的能力,能夠揭示事件、現象、問題“如何”背后的“為何”。因此,批判思維、分析能力至關重要。而“創新型”人才培養,就是要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精力的人才。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從哪裡來?不僅來自廣博而扎實的知識,來自較高的專業水平,而且來自強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來自獨立思考能力,來自批判思維能力,來自敢作敢為的探索精神。從專業能力上說,新聞傳播“專家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獨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

  媒介批評正是培養學生這些能力的良好教學載體。所謂媒介批評,就是對媒介的批評,是對媒介的是非、得失、善惡、美丑作出分析與評價。我曾把媒介批評的范疇劃分為五個方面:其一是文本層面的媒介批評,針對新聞與廣告等媒介產品展開﹔其二是行為層面的媒介批評,針對媒介活動中的傳播倫理與媒介法規展開﹔其三是現象層面的媒介批評,針對某種帶有普遍性的媒介現象展開﹔其四是體制層面的媒介批評,針對媒介體制問題展開﹔其五是文化層面的媒介批評,針對媒介文化問題展開⑩。不管哪個層面的媒介批評,本質上都是一種學理實踐,一種理智實踐,是運用有關概念、思想、理論來對媒介的所作所為進行的學理反思與價值評判。

  因此,從培養學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獨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著眼,從媒介批評的學理實踐、理智實踐本性出發,媒介批評課程的教學絕不能停留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上,必須從現代教育理念出發,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開展媒介批評活動,讓學生在媒介批評實踐中理解媒介批評的知識,領會媒介批評的精神,掌握媒介批評的方法。20年前,我在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任教的時候,就曾把媒介批評實踐引入碩士研究生新聞傳播理論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撰寫報評文章,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收到良好效果。根據學生的自我總結,我曾把學生寫作報評文章的成效歸納為四個方面:第一,改變了學生認為理論無用的偏見,使其體會到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第二,培養了學生審視媒介的專業眼光,使其深化了對新聞業務的感性認識和理性思考﹔第三,促進學生對各種知識的融會貫通,使其提高了運用理論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激發了學生對理論學習的熱情,特別是使學生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分析問題的自覺性?。

  本科生的媒介批評課程,可以而且應當進行充分的教學改革,從根本上把灌輸式教學轉變為啟發式、參與式、討論式教學,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要求教師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自己提出答案。教師對媒介批評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問題做出簡明扼要的講授之后,就應當讓學生主動地運用已學習掌握的有關理論與實務知識,來分析評價當前新聞傳播實踐中值得關注、分析、探討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然后把自己或小組研討所取得的成果拿到課堂上分享交流,在討論中進一步修正或深化自己的認識。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教師可以無所事事,教師對學生的探究式學習要做好選題規劃與指導,對學生的交流討論要發揮點評、點撥、引導、提升、總結的“教練”作用,使教與學融為一體,更好地發揮課程教學在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中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

  【本文為2019年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委托項目“媒體融合與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編號:193018)、2018年重慶市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新聞傳播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及其操作路徑”(編號:yjg183003)成果】

  注釋:

  ①吳岩:《〈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准〉有關情況介紹》,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130/sfcl/201801/t20180130_325921.html,2018年1月30日

  ②童兵:《深刻認識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重大意義》,《當代傳播》,2018年第6期

  ③⑥陳昌勇:《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規格論》,《中國出版》,2017年第17期

  ④高曉虹:《立足新時代發展方向 培養卓越新聞傳播人才》,《中國大學教學》,2018年第4期﹔張昆:《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統領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中國高等教育》,2014年第13、14期﹔董天策:《深化新聞觀教育 造就卓越新聞傳播人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6年3月2日,第1版﹔韓永青 李天福:《基於校媒合作模式的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機制研究》,《傳媒》,2016年第1期

  ⑤余克光:《關於目前國內高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問題的再討論——對“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解讀與分析》,《新聞大學》,2015年第5期﹔劉吉冬:《新聞傳播類專業卓越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思考》,《教育教學論壇》,2019年第15期

  ⑦董澤芳:《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概念界定與要素解析》,《大學教育科學》,2012年第3期

  ⑧葉瀾主編:《新編教育學教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轉引自何克抗、吳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一——教學模式的內涵及分類》,《現代教育技術》,2008年第7期

  ⑨張武升:《關於教學模式的探討》,《教育研究》,1988年第5期

  ⑩董天策:《媒介批評的空間——〈中外媒介批評·第2輯〉卷首語》,《新聞記者》,2011年第2期

  ?董天策:《媒介批評:新聞教育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途徑》,《新聞界》,2001年第4期

  (作者為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大學新聞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院主任,本刊學術顧問)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