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网络资源合理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在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教训方式,注重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创新,适应当前“互联网+”的发展背景,将网络资源合理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一)明确基本思路
1.有效衔接学生日常
大学英语课程中蕴含着大量人文精神及文化元素,在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时,可以将互联网技术科学运用到英语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之中,让该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体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日常等内容融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设置具有话题性的主题,开展主题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就不同观点进行交流沟通,在有效拓展英语教学素材的同时,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生动性。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在内容编写上侧重于西方文化,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在适当的时机插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开展有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辩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将思政教育的内容有效融入其中,在提升学生英语逻辑思维的同时,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中西方文化,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增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故而需要加以重视。
3.注重线上教育和线上教育的有效融合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要在关注线下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正确认识到线下网络教学的作用与优势,将“互联网+教育”理念合理融到教学活动之中,展现现代技术的优势,深入挖掘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围绕着英语知识、思政教育等进行沟通。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互联网+”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符合教育发展要求与时代发展背景,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带领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传递思政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的学习观念、思维方式等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另外,任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立足整体规划教学流程,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为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注重两者的有效结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此外,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案时,学生或学生团队可以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及建议,注重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与学生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增进对学生学情及学习需求的了解,为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参考意见,让学生的英语技能得到锻炼,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为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奠定基础。
(二)具体实施对策
1.优化教学任务设计
在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时,任课教师可以将现代化技术科学运用其中,在互联网+的指导下,明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进一步完善教学主题及教学流程,确保各个环节得到科学规划,让整体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得到保障,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晰了解到需要学习的内容。例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是有关国外留学等方面的,针对这些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时,任课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学情、认知能力及立场等要素,给学生介绍留学时可能遇到的文化差异、观念冲突等情况,将这些内容进行分类,在讲解异同点时可以融入教师自身的观念,并以此为话题让学生自主查询资料并思考国外留学。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查询自己所需的资料,在对该话题的背景具有充分了解后,加深对这块内容的理解,从而正确对待国外留学。基于“互联网+”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引导,促进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梳理,引导学生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语言环境等要素时也可以制定明确的人生规划,对自己的求学经历有准确的了解,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发布相应的教学内容
“互联网+教育”平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任课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给学生发布教学任务,通过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提前预习要学习的内容,为更好地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做好铺垫,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预习。任课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其中,了解学生对教学视频的需求、兴趣爱好等情况,确保制作的教学视频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思政等内容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其中得到锻炼。此外,互联网平台拥有海量的教育资源,具有存储简单便捷的优势,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这些教学视频,有针对性的学习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并及时反馈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任课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要紧紧围绕着教学大纲,将思政教育合理融入其中,让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3.线上实时反馈功能
通过将互联网技术科学运用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之中,有助于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部分任课教师虽然开展了线上教育,但对线上教育的实时反馈功能不够关注,对学生在线上教育中的实际学习情况一知半解,仍然以期末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不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符合互联网教育即时性高的特点。为此,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为有效展现“互联网+”的优势,需要完善线上实时反馈机制建设,确保相应机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及时反馈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便于教师管理和了解学生学情。以此为基础合理调整教学方式,为线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意见,不再将期末考试作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途径,而是在每一个教学单元和模块设置针对性测试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习能力检验的效果。
4.线下有效答疑
在基于“互联网+”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时,要注重线下答疑环节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保障该环节的效率与质量,有效发挥线上实时反馈机制的作用,让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妥善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在“互联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上完善思政答疑功能设置,给学生提供自主发表言论的平台,可以让学生更加便捷地提出疑问、寻求帮助,可以打消学生在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时的紧张心理。任课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在线即时回答、课堂讨论等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疑难问题得到妥善处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解决问题,增强独立思考能力。
5.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海量信息,有助于促进教学资源融合。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加大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融入有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用英语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积极学习我国文化,并掌握用英语描述我国文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任课教师可以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将适宜的教学资源推荐给学生,供学生观看和学习,并组织学生围绕着该话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掌握本单元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水平,为文化交流和输出奠定基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