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碧桂园学校校长范夏夏:采取开放和融合的文化,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成长空间
导语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变革的创新性人才?是我国当今国际化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进一步了解国际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挖掘国际学校办学特色,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学分会与京领创新人才课题组联合多位哈佛、剑桥、牛津、北大、清华的专家学者共同发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大数据实验室提供学术支持的“国际学校百校调研”于2020年7月正式启动。
校长领导力是此次调研的重点环节,国际学校校长作为掌舵人不仅需要具备一系列超越普通教师能力的素质,还需要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力、品牌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优质教育教学人才的鉴别与吸引能力。校长领导力是学校办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次百校调研团队专门对句容碧桂园学校校长范夏夏进行了专访。
句容碧桂园学校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是国际化课程+双语课程双轨制学校。是国际文凭组织(IB)、英国剑桥考试委员会(CIE)成员学校。学校全面提供义务教育国家课程、IB课程、美国高中课程、A-level剑桥课程、英联邦预科IGCSE课程、IFD商科或计算机课程、BTEC艺术课程等。国内课程小学部秉承夯实基础多元发展的原则,实施原创“国家课程保障基础、选修课程发展个性”的课程模式,在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同步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国内课程中学部以普通中考和高考制度为基石,强抓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并补充优质特色课程,帮助学生多元化发展,多种途径帮助初三和高三学生进入理想的高中和大学。
嘉宾介绍
范夏夏
句容碧桂园学校校长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商业管理硕士,旅居新西兰七年。从事国际学校运营管理及国际教育合作领域达13年之久,对于国际学校运营与团队管理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精通各种国际课程项目及普通中学义务教育体系的综合运营,在A-level课程、IB体系、美高课程、AP课程、加拿大安省OSSD高中体系、英国IFD等课程领域具有多年一线项目运营经验。
京领:您对学校的办学使命和愿景是如何理解的?
范校长:句容碧桂园学校是秉承创办者杨国强先生兴学强国的宗旨,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灵魂世界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终身学习者,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让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京领:您认为学校的核心文化是什么呢?
范校长:句容碧桂园学校是建立在家国情怀基础上,具有多元背景及课程融合的国际化学校,所以核心文化是要办一所开放型、社区型的教育学校,也非常欢迎各个社区、政府,包括我们的家长把他们优质的教学教育理念放到学校里面。句容碧桂园学校采取开放和融合的文化,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成长空间。
京领:您认为和其他学校相比,您所在学校最具竞争力的是哪一点?
范校长:句容碧桂园学校是一个双轨式的国际化学校,这是最具竞争力的一点。
什么是双轨制的国际化学校?就是我们既有国际课程的教学项目,又有国内义务阶段的基础教育和国内普通高中的课程。
我们能够给我们的教学人员和学生,提供最大可能的中西方融合课程和氛围。再加上我们在校学生的人数已经接近2200,所以它更像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社区型学校。我们的教学老师在这种氛围中间,无论是做教研,还是选择教材、教学方法,亦或者是课堂的设计,都能够最大程度地把中西方课程的优点融合在一起,个性化的培养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接受更多元的文化,而且在学校里面,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本部门同年级的学生,还可以接触到不同课程各个年级的学生。
京领: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您认为作为校长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
范校长:校长最重要的责任,我觉得大概有两点。
第一,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要有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校长的眼界是建立在国家教育体系改革的基础之上,不能脱离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单纯的去学习西方的教育方法或者教材课程。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并且融入西方教育理念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校长对于学校的定位一定要清晰,要有一定的计划,比如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学校未来的发展规模和走向,以及未来学生人群的构成。学校是由复杂体构成的机构和组织,拥有大量的学生和老师,他们需要知道学校未来发展的走向,才能更安心的去工作和学习。
第二,校长领导力最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就是要给学校营造一个安静、公开、公平的经营环境。
学校跟外面的商业体有很大的不同,它需要一个平静的环境,让老师能够安心的教书,让学生能够安全的成长。在这种环境之下,我们的学生才能够健康的成长。
现在社会是比较浮躁的,无论是国内的经济变化,还是全球政治环境的影响,导致很多家长的心态会有失衡,认为中国的节奏太快了。但是教育正好相反,它是需要一个比较慢的环境。所以作为校长,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要保证学校的环境平稳安静,保证学生健康的成长。
京领:在目前的国际化教育领域,您认为校长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应该获得哪些方面的支持?
范校长:在目前的国际化教育领域,我觉得校长面临着以下几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对于国际化学校的理解。很多校长会有偏颇的地方,他会认为国际化学校的发展应该去引入西方的教学方法,于是就去模仿很多国家的教学方法,比如英国的公学,美国的美式学堂,北欧的开放型课堂,还有日本比较重视传统礼仪的模式。因为太过于注重于国际,所以在吸收各个国家方法论的同时,他就会迷失。而我认为,一切的教育都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如果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中国学生,那么就应该以中国学生的特点为主,其他国家的教学理论则需要一个融合和提升的过程。这是我认为国际化学校的校长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不能直接去搬运国外的教学方法,因为不一定适合我们国内学生的成长需求,也不符合教育本身的逻辑。
第二个挑战,很多国际化学校的校长,如果有很好的西方教育背景,或者有国外生活的经验,他就会比较适应西方的文化模式。但是这几年政府对于学校发展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纯西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我认为国际化学校的校长第二个面临的挑战,应该跟随国家对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框架和方向,与自己学校的教育模式进行融合。以国家教育改革的方针为主导,再把西方优秀的教学方法进行融合延伸,这样既能够保证学校得到政府的支持,也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成长环境,这是很重要的。
国际化学校的校长面临的第三个很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去平衡学校教育的天性和发展逻辑,以及很多国际化学校背后的运营集团对于学校在经营方面的指标和要求。教育本身是需要长期大量地投入人力物力,但是很多国际化学校的运营集团,会要求在短期内有一定的经济回报,所以学校会有经营指标的压力,很多校长的责任就兼顾着教育家和企业家的角色。这两个角色往往又有极大的冲突性,需要校长有更多经营的意识,需要他提升经营方面的能力。所以这是校长面临的第三个挑战,他的平衡能力和承压能力需要有更大的提升。
在未来的3~5年中间,优秀的校长或者是学校的经营者一定是兼顾这几方面,既能够给予老师和学生一个很好的教育环境,又能够完成运营集团给予的指标任务。
京领:您认为国际学校治理的核心是什么?
范校长:我觉得国际学校治理的核心在于两点,第一点是创新型教师的成长和培养。第二点是教学方法。
第一,是如何让你的团队有更好的创新力,对于新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方法的理解和学习能力更高。并不是指教师团队必须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或者资历有多深,而是有更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年轻的老师学习能力更快,对于中西方理念和中国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成长需求,都有更好的理解,这是我们学校在未来成长过程中需要大力培养和挖掘的。
课堂是学校未来革新性发展的焦点,所以老师对于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的孩子跟以前不一样了,他们独立思维更强,得到知识的来源性更加开放,不仅可以从老师这里学到知识,也可以从社会媒体中学到。这个时候老师再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传递知识,是会受到非常大的抵触和局限的。
第二,设计课堂也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国际化学校,更多的是以小班化、个性化和分层教学为主,在不同的阶段,老师使用开放型、项目式或者传统式课堂教学,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课堂设计过程中,对于教材的使用和知识的搭配也非常重要。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应答能力和创新能力都非常重要,而学校也需要为每一位老师提供一个融合创新的教学环境,平时也要注重对老师各方面的培训及提升。
京领:学校是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的?
范校长:我们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是双轨式的,为国内轨和国际轨。
我们在国内课程上,首先包括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以及普通高中的延展性课程。国家现在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已经推进了第8轮,所以对于教材、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的考试,都在不断的调整改革和进步,我们参与到国家对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学习分享和讨论也非常多。
在国际课程上,我们学校在整个南京地区是唯一一家 IB课程全阶段的授权学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为主,以IB PYP/MYP项目的教学理念为核心进行延展。在大学预科阶段我们会采用IB课程的DP项目,以及A- Level等课程。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学校每一年会在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分别举行两次全校范围内的大型课程研讨,是根据400名教师的教学年限及学科进行分学科、大学科、超学科的课程探讨。通过这种大型的校级研讨,能让更多的老师学习到其他的课程和学段内容。比如说物理老师,通过课程研讨可以看到国内课程的物理以及IB课程的物理是如何进行教学的,也可以了解这两种课程在不同的轨道上怎样进行课堂传递,包括知识如何整合,学生如何学习等,通过这种方式自我提升。在不同的学段之内,我们每个月和每个季度也都会进行一次教学研讨、随堂听课和评课等等。整体教学的融合性,是我们学校非常注重的。
京领:您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升学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范校长:我觉得教育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管是国内的教育体系,还是国外的教育体系,最终都是以结果为导向,这是我一直秉承的观念。
什么叫以结果为导向?优等生能够得到一个更好的升学结果,他可以冲刺数一数二的名校;对于普通生而言,结果的呈现则是一个提优的过程。
无论学生和家长是否看中最后的升学结果,我们学校一直都是以升学结果为办学结果的呈现。今年年初,我校在国际考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拿到了两枚牛津大学的录取,一枚芝加哥大学的录取。这个成绩对于国际生的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因为这确确实实是顶尖的世界级名校。申请到这些学校的孩子,在刚进我们学校的时候的确是很普通的学生,但是在我们学校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及创新性培养,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发挥到最大,最终申请到顶尖大学,这就是人才培养结果的呈现。
作为学校,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稳、全面和安全的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里面,不会受到太多的外界压力和干扰,能够更加专注于他的学习。在专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个性化学习,提高开放性、全球化视野,最终确保学生得到非常优秀的申请。所以我觉得升学的结果和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不冲突,升学的结果就是培养人才的结果的呈现。
京领:在国际学校发展迅速的当下,您认为新建的国际学校应当如何打造特色品牌,老牌国际学校应该如何维持优势,升级品牌?
范校长:未来三年左右,国际化学校会作为民办学校中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快速地增长。原因是在发展过程中国民对于教育多元化的需求。不排除会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公立学校以数理化或文科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下无法适应,而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的多元化环境可能会更适合孩子,所以会选择国际化学校。
在这种环境中,无论是新办的学校,还是多年的老学校,一定要有自己的办学宗旨和文化的坚持。拥有办学特色也非常重要,可以体现在教学团队,课程融合,个性化教育的多样性等方面,或者在家校关系维护方面独特的理念和方式。学校的品牌,一定是基于它的核心竞争力或者是核心特色的基础上。一所学校只要有两种或三种的核心竞争力,在这几点上与其他学校不同或者比其他学校做的更好,它就能够逐渐形成学校的一个办学特点,也能够逐渐的吸引和留下与它办学特点相符合的家长群体和学生群体,再经过特色课程的推出,让学生和家长更了解到学校的优质内核以后,就会逐渐形成口碑和转介绍以及家长满意度。
一所学校的发展无外乎就是建立在客户的粘稠度、满意度和品牌优点及特点上,做到这几点以后,无论是一所老校还是一所新校,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他的家长人群也就会固定下来。
京领:在学校品牌建设发展方面,您有哪些经验想要分享呢?
范校长:我们学校运营了将近8年多的时间,未来很快要进入十年校庆了。
学校的特色一直是秉承碧桂园集团和我们创始人杨国强先生的办学理念,我们培养老师和学生的最终目标,都是让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这虽然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是的确是教育的核心,最终都希望我们的学生成才。
成才并不是要成为顶尖的科学家,或者是拿金牌的运动员。什么是成才?就是对社会有所回报。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首先能够学到优质的课程,然后有一个安全的环境成长,再而学校的校风校纪能够让学生有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孩子,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对于世界的未来发展才更加有效。
我们希望我们的教师稳定,对于学校有自豪感,能够把他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知识传递给其他的团队成员,让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非常有底蕴,非常有竞争力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校长或者管理团队应该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各个方面,保证学校整体的品牌知名度,对学校运营管理的涉猎,包括对所有人成长的支持,给予学校一个更好的经营环境,这是学校发展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
京领:新时代数字化、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更好把握国际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范校长:对于国际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之前也写过类似的文章,曾被中国教育报所摘录。
句容碧桂园学校未来会进入3.0版本,成为开放型的社区型的教育学校或者是平台。未来的学校发展不能是封闭的,一定是开放型的,吸收更多外部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说在线教育,人工智能。不管在未来有没有疫情,假设我们学生在暑假寒假有更多的学习需求,我们可以通过云平台或者在线教育,让老师给他们进行实时授课,或者提前录制一些优质老师的课堂教学。比如一个学生即将步入初三,他想在暑假提前熟悉初三的课程,对于这种个性化学生的需求,以前的线下教育很难实现,但是在线教育的出现,我们就可以让初三的老师提前把课程录制好,分系列给予到这些有需求的学生进行学习。
在学校运营过程中,我们也会运用到一些人工智能,比如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进行自我学习,也有一些机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测,还有一些在线的训练,这些都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学校是靠教学人员来传递知识的,但优质的教学人员毕竟有限。如何去把有限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传递给学生,我觉得科技在未来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希望学校成为一个开放型的载体,欢迎外部的教学资源和优秀的机构一起参与,帮助学校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而科技的力量,也会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未来对教育也会有更大的提升和支持。
京领:您对当前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判断是什么?
范校长:国际学校未来3~5年应该会进行快速的发展,这是全球化发展的结果。疫情结束之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阻挡。所以我觉得国际学校,或者中国的民办学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一定会有更优质的发展。
目前,我觉得众多国际学校和民办学校中间,一定会有一个洗牌的过程,最后会留下一批优质的国际化学校。给学生和家长提供优质的服务,也会回归教育的本质。
京领:您认为什么样的学校能在未来3~5年迅速打出品牌,占领一席之地?
范校长:我觉得想要迅速打出品牌,以下两点很重要。
第一点,学校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内涵及优质的办学理念,这样学校才会平稳的发展以及稳定的吸引生源。现在很多学校或者求多求大,或者只醉心于教学,认为把教育做好了,花自然会开,这两点都是非常危险和极端的。
第二点,在目前很多国际化学校的运营环境中间要更偏向于市场化,不能完全只做教学或者内部管理,必须积极的走出去,加大学校的宣传力度和对外推广力度,也要注重家长关系的维护,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所以我觉得未来学校想要打出品牌,一定是优质的教学内核,加上优质的商业运营技术,两者并举,才有可能在未来激烈的红海中间脱颖而出。
为孩子选择美好人生】
【京领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影响孩子的人生高度!和10万+家长一起,学习现代化国际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参与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讲座。
【加入方式】长按复制ID:Kinglead-edu,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京领助手,申请加入。
【入群权益】同时您将免费获得定制化科研、升学方案,与藤校专家一对一交流的宝贵机会!
本文为京领原创出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联系转载或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010-56269331
微信:Kinglead-edu
京领排名
京领传媒
京领说
京领专访
京领报告
京领数据
京领研究
京领论坛
京领资源
专家学者资源库
海外大学资源库
海外中学资源库
行业人才资源库
国际学校资源库
国内大学资源库
京领服务
京领会员
藤校计划
高端实习
战略咨询
藤校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