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管校聘”之深度思考,事关全国中小学教师
2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2020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文件第九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中写到: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有计划安排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支教。“县管校聘”的实施事关全国中小学教师,本文将对“县管校聘”改革进行深度解析。
校长权力谁来监督?
从2014年开始,全国各地已陆续开展“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工作。大多数学校推行的“县管校聘”改革,先由县区教育局公开竞聘乡镇中心校校长和初级中学校长,竞聘完成后,由乡中心校校长负责聘任全乡的小学校长,中学校长负责中学教师的聘任。
这样操作,无形中增大了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和中学校长手中的权力,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不能让“县管校聘”变成校长打击异己的工具,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相当重要!
“末位淘汰”制与“县管校聘”目的背道而驰
实施“县管校聘”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
近几年,乡村学校硬件建设投入很大,崭新的教学楼、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标准化体育场等都已经到位,但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如果优秀教师不能留在乡村学校,是很难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县管校聘”就是要把全县的教师放在一起,统筹安排、合理搭配,以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现在大多数地区实施“县管校聘”思路主要是:校内竞聘→跨校竞聘→区域调剂→待岗培训→再聘失败→退出。其实就是“末位淘汰”,这样操作会让优秀教师扎堆,偏远地区学校成为“发配”被淘汰教师的地区,造成更大的教育不均衡!
“臃肿”的乡镇中心校、“借调”教师问题要解决
近几年,由于新进教师不足,女教师扎堆生二胎等问题,造成一些地区教师缺编严重。但是乡镇中心校却“闲人”一堆,“借调”教师越来越多等问题同时存在。
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就是要盘活县内“教师”资源,让有限的教师回归教学,并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打破教师“铁饭碗”。在实施“县管校聘”以前,如果“臃肿”的乡镇中心校不能消肿,被“借调”的教师不能回归教学一线,“县管校聘”的效果很难保证。
强制轮岗无制度保障
有人说,强制轮岗是实施“县管校聘”最有效的办法是,把全县的教师分类,然后优、中、差合理搭配,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种想法,看似非常有道理,但是教师均衡并非分土豆,把大、小土豆分均匀就均衡了,因为城市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也可能“水土不服”。
如果实施强制轮岗,缺乏制度保障,可能会造成更多问题。
实施“县管校聘”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应更多地听听一线教师的建议。你认为呢?
如果您对笔者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教而育之,也感谢您的分享、收藏和评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