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8)|孟子的仁政大纲

  1·7·7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解:(齐宣王)问:“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说:“邹国与楚国打仗,大王您认为哪个国家会取得胜利?”齐宣王回答说:“楚国会胜利。”孟子接着说:“所以,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口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口多的。弱小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强大的。现在天下的土地纵横千里的有九块,齐国加起来不过有其中的一块。以其中的一块而让余下的八块归服,这与以邹国的力量去抵挡楚国有什么不同呢?既然以战争为手段不能实现统一天下的目的,大王您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现在大王从根本上推广仁政,便会使天下的士大夫都想来齐国的朝廷做官,农夫都想在齐国的土地上耕种,商人都想在齐国的市场上做生意,旅人都想在齐国的道路上往来,天下对本国君主不满的百姓都想来齐国告诉大王去主持正义。若能做到这样,您想统一天下又有谁能抵挡您呢?”齐宣王不停地问,孟子的回答也越来越直接。本节孟子直接指出齐宣王以战争为手段不但实现不了他的最大欲望即统一天下的目的,反而会招来自己的失败。孟子指点的出路是,回到仁政这一根本上来。仁政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推广仁政则不想统一天下而天下自会统一;推广仁政不再有大欲而大欲自会满足。人类的历史表明,从古代到今日的世界现实,孟子这一理想确实十分高远,也许在将来人类更加成熟时,孟子指点的出路可以实现。但从历史一直到今天的现实却表明,孟子强调的软实力与齐宣王强调的硬实力,对于天下的统一和平都是不可或缺的。1·7·8王曰:“吾惽,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解:齐宣王说:“我头脑糊涂,不能达到您思想的境界了。希望您能辅助我实现这一目标,明明白白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也无妨尝试一下。”孟子说:“没有恒定的产业而有恒定的信念,只有士人才能做到。至于一般百姓,没有恒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恒定的信念。如果没有恒定的信念,那么就会胡作非为,什么样的事情都做得出来。等他们犯了罪,然后就加以刑罚,这是在陷害老百姓。哪有仁爱的人做了国君却去陷害老百姓呢?所以,贤明的君王制定法度让老百姓有自己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足以赡养自己的父母,下足以抚养自己的妻子儿女,好年景一年到头吃得饱,不好的年景也不至于饿死或逃荒;然后教导他们向善,老百姓因此就容易听从。现在制定法度使老百姓有自己的产业,上不足以赡养自己的父母,下不足以抚养自己的妻子儿女;好年景一年到头日子过得都很苦,坏年景免不了饿死或是逃荒。这样只是让老百姓自己活下去都不容易,哪有闲工夫去学习礼仪呢?大王真想做,为什么不返回到根本上呢?每家都分有五亩地的宅院,宅子四周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丝帛了。鸡狗猪等的饲养,不要耽误了其繁殖的时间,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就可以有肉吃了。每家都分有百亩农田,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机,八口的人家都可以吃饱饭。认真办好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教育百姓,那么头发斑白的老人也就不用头顶肩扛在路上奔波了。老年人穿丝吃肉,老百姓不饥不寒,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那是从来没有的事。”这可看作孟子仁政的大纲,里面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物质文明是基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抓。但孟子这一理想他活着时未能实现,后世许多儒者如张载等都实践过,也未能实现。社会是一复杂的巨系统,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是很难有效治理的,孟子还是把问题看简单了。只有在今日,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孟子的这一思想才可以说实现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