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哪些高校设置了专业级差,该如何避坑?深入解读志愿规划
随着2020高考的结束,同学们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不过,接下来在等待成绩的同时,考生和家长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要做——高考志愿填报。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志愿填报涉及面广、信息量大,需要搜集、参考和比对的内容非常多。相信很多家长在前期已经做了很多相关的功课,心里也大致有了方向。
大家都知道,在志愿填报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招生章程》。《招生章程》,对于大学来说,是面向社会公布的,指导招生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则是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是必读的“金科玉律”。
《招生章程》的内容非常详细,主要包括了:学校名称、校址(分校、校区等)、 组织机构及职责、办学层次(本科、高职)、类型(含中外合作办学)、学习形式、招生计划、招生类型及录取规则等。
如果考生和家长心中有了中意的大学后,一定要认真阅读该校的《招生章程》,尤其是对里面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务必要进行准确解读,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接下来,咱们重点来说一说“专业级差”的相关内容。
01什么是专业级差?
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
比如,今年中国传媒大学将专业级差为0/3/0/0/0,意思就是说该校第一、第二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在第二、第三专业志愿之间,设置了3分的专业级差,第三专业志愿以后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
专业级差有什么用?
举个例子:A同学在填报中国传媒大学的前三个a、b、c专业志愿时,他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将志愿进行了a、c、b的排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没有被a、c专业录取,在检索到他的b专业志愿时,那学校就会将他的分数减去3分后,再和选择了b专业志愿的其他考生一起排序,按从高到低的方法录取。
从某种角度来说,“专业级差”是“专业优先”原则的具体体现。
在以平行志愿为主的今天,设置“专业级差”有利有弊。最大的弊端就是对考生的志愿填报带来了不确定的风险性;当然,它的好处是,强化了志愿功能,增加了志愿的份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考生的专业,从而减少考生被调剂的数量。
022020年,有哪些高校设置了专业级差?
随着平行志愿的普及,现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取消了专业级差,但仍有部分高校还保留了这一方法,其中不乏一些211、“双一流”高校。从各校公布的《招生章程》来看,今年主要有以下20多所大学设置了专业级差。
它们分别是:
中国传媒大学(0/3/0/0/0)、西南大学(2/1/1/0/0)、四川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3/2/0/0/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0/0/0/0)、江苏科技大学(1/1/0/0/0)、江西师范大学(2/1/0/0/0)、成都医学院(2/2/0/0/0)、东北电力大学(3/2/1/0/0)、集美大学(3/0/0/0/1)、南京医科大学(1/1/1/1/1)、西南石油大学(3/0/0/0/0)、南京工业大学(总级差值不超过3分)、宁夏大学(1/1/1/1/1)、山东理工大学(2/2/2/2/2)。
还有部分高校对专业级差的设置采取了文字概述: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相邻专业志愿间分数级差一般为1分,不超过3分)、湖南农业大学(相邻专业级差不超过2分)、陕西科技大学(第一专业志愿优先,第二专业志愿及以后视为平行志愿)、福建农林大学(专业清)、江西理工大学(专业清)、湖南工业大学(专业优先)。
在这些高校中,每所大学设置的专业级差都不一样。
有的高校用文字进行描述,如南京工业大学:总级差值不超过3分;
有的高校在每个专业都设有级差,比如宁夏大学1/1/1/1/1,即学校根据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顺序依次递减1分后按分数排序录取;
有的大学在不同的专业之间,设置了不同的专业级差,比如集美大学3/0/0/0/1,该校专业志愿级差总分值为4分,即第一专业志愿与其他专业志愿级差为3分;其他专业志愿间不设级差,视为平行志愿,但与调剂专业志愿间专业级差为1分;
还有的大学,只在第一和第二志愿间设置级差,比如西南石油大学3/0/0/0/0,即学校在专业一志愿与专业二志愿之间设置不超过3分的分数级差,专业二志愿以后不再设置分数级差。
还有一些高校采取“专业清”的方法录取。所谓“专业清”即“专业优先”,是指先将考生按照其第一专业志愿分成不同的队列,然后每个队列内的考生按照“分数优先”和“专业级差”规则排序后,按专业招生计划数依次录取;对第一专业志愿未能录满的专业,将依次从第2、3、4……专业志愿报考的考生以及服从专业调剂考生中按上述方法录取,直至录满为止。
03专业级差填报策略与方法
专业级差是按投档考生的考试成绩和专业志愿顺序,同时考虑分数和专业志愿的录取方式。因此,级差分越大越接近“专业优先”方式,级差分越小就越接近“分数优先”方式。填报志愿时,在充分考虑分数的同时,还要合理分析拟选的学校和专业。
假如考生拟选报的大学,设置有专业级差,大家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专业志愿填报必须有梯度,梯度标准根据选报高校规定的级差分确定。大多省份的专业志愿都设置了6个,从1到6,既要考虑每个自己对专业的喜爱度或接受度,也要考虑该校的级差设置规则。尤其是对于那些相邻级差分值不一样的专业,更要把握好不同分值所带来的风险和机会。
其次,认真对待每个专业志愿的选择,在排序时尽量做到合理化。由于各高校在各省市投放的招生计划有限,导致高校在部分省市的招生专业数和考生数都比较少,这就导致考生无法用完6个专业志愿的数额。
比如西安科技大学,在2019年的时候,只有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和法学三个专业,面向四川考生进行一批次招生。对于想报考这所学校的四川考生来说,在志愿选择时就只能填报上述3个专业。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和家长务必要把每个专业的要求及近3年的录取数据了解清楚,进行合理的比对和估计,再结合考生的兴趣特长进行志愿排序。如果考生在把握不好前几个专业志愿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在第5、6志愿选择保底专业。
04写在后面
寒窗苦读12载,只为今朝题名时。高考是考生面临的一次重大人生考试。但我们都知道,高考只是前半场,志愿填报才是完美收官的后半场。
志愿填报需要了解和搜集的内容很多,需要考量的因素也很多。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高考分数在本省市所占的位次。
考生和家长,只有在此基础上,通过批次线算出自己的线差和等位分,再结合兴趣、职业规划和地理区域等因素,才能填出一份出彩而合理的志愿。
最后,祝所有的考生——考得好,更报得好!
欢迎关注"教育进行时"——说教育事,解教育规,做教育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