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迎来三大改革,升学难度不断加大,学生和家长发愁
我们国家一直处于教育改革中,为输出更多有用人才到社会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古籍《孟子·尽心上》中。
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教育随着朝代更迭,在逐渐完善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的教育是一种崭新的形式,有两场的大型考试检验教育成果,那就是中考和高考,每年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度要远远大于中考,但最近,随着中考迎来三项改革,升学难度加大,家长们慌了,孩子们也开始焦虑了。
2021年中考迎来三大改革,升学难度不断加大,学生和家长发愁
改革一:高中录取比例调整为50左右
这个政策涉及录取比例的调整,普高和职高录取比调整为5∶5,增加职高的录取比例和分数。
改革二:考试科目也有整改
体育一直在中考的范畴,分值在逐渐加大,未来有望增加大到100分,这个分值赶上一门学科了。
改革三:公立学校不再招收复读生
以后将不存在中考复读一说,成绩不达标,只能职高、技校,中专中做出选择,虽然各省分数线不一样,但是平均算下来,560分以下的初中生很可能考不上普通高中。
看到升学难度不断加大,学生和家长们开始发愁,实际上中考做出相关的调整、改革,也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家长们应理性看待。
关于中考三大改革的解读
解读中考改革一
如今普高和职高比调整为5:5,很多学生被强制分到职高,而且,职高的分数也会提高,为了培育更多专业型高质量人才。
解读中考改革二
体育分数加大,事实上符合如今的教育方针。好的身体素质自然是学习的基础,随着这一政策放出,有些家长乐了,自家孩子从小就喜欢体育锻炼。
可也有些家长不解了,每个孩子身体素质不一样,有些天生就身体弱,中考岂不是吃了亏。无论如何,增强学生体质还是有必要的。
解读中考改革三
复读生一直都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但如今出了新政策,将复读明令禁止了,事实上,也是为了往职高或者技校输入人才,满足当今社会对专项人才的缺失。
学生在中考落榜,还有其他的选择
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可以选择民办高中,这类高中需要提前到学校了解录取分数线等情况,即使民办高中,也可以在高考中,逆风翻盘,改写命运。
或是选择进入中专、职高或者技校就读,中专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求学,考取大专,再升本,还有就是直接就业,现在本科生的就业压力都很大,建议有条件的,还是继续升学。
进入社会工作,这种是最不建议的,一是本身学历的问题,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其次初中毕业,年纪尚小,心智也没发育成熟,容易误入歧途。
临近中考,各位中考生该如何冲刺?
有计划性的复习,合理的分配时间,最后的冲刺阶段,每一天的时间都很宝贵,复习好了便能事半功倍。
复习更要有针对性,熟练掌握的知识可以一带而过,不必耗费太多时间,还可以将平时准备的错题本,认真钻研,方便有针对性的解析知识点。无论哪种复习方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相信自己,放平自己的内心,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如果内心始终焦虑无法排解,可以找同学老师谈谈心,释放自己的焦虑。
不要过度紧张,虽然中考很重要,但中考不是一锤定音的事。凡事,都会有出路。 最后的复习阶段,紧张的复习节奏,容易造成失眠。
切忌,不可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习之余,可以到操场进行体育锻炼,慢跑或者游泳,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同时还能强身健体,避免临近中考生病的局面。
考生可能会有焦虑、压力过大,家长要帮助考生缓解焦虑,尽量减少应酬,多多陪伴孩子,营造好的家庭氛围。同时,在择校方面,也要多多听取孩子的意见,多交流,不要替孩子做所有决定。
写在最后
中考改革政策放出后,中考形式越来越严峻,家长与孩子,都要面临更大的压力和竞争,想要收获好的结果,不仅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家长也要帮着孩子做出选择。
无论最后去了职高还是普高,都是路,都需要孩子自己走,虽然外在环境很重要,但是只要有自制力,努力拼搏,总不会错。
人生有很多选择,选择的好与坏,并不能代表一切,做出选择就不要后悔,希望每个中考生,都能不留遗憾。
【今日讨论】你对这次的改革有什么看法?是否支持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