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型又卷起来了?厦门小姐姐在30㎡里做两室两厅,网友:老破小的逆袭,真好看
在外企工作的小蓝,刚毕业不久,就为自己买下了一套30㎡的小公寓。
虽然面积小,空间也逼仄,但它却是可以为她遮风挡雨的庇护所。
所以,小蓝对自己这套小房子的期待特别高——
“我希望整个家都是明亮的,储物空间要多,厨房、餐厅和客厅都要大,要能约朋友来家里聚会,卫生间要干湿分离,阳台要漂亮又实用,卧室要安静,最好还能有给朋友留宿的空间……”
说完这些宛若高考真题难度的需求,小蓝便用充满期待的双眼望着设计师:
“我未来的30㎡两室两厅,就交给你了!”
户型:1室
面积:30㎡
花费:20W
位置:福建 厦门
原始户型分析:
1、这是个典型的单身公寓户型,入户即是卫生间和厨房,与卧室一墙之隔。这堵墙阻挡了大部分的采光,整个厨房仅靠一扇小窗户采光通风;
2、没有餐厅,原屋主在厨房旁的过道上,放了个小桌板解决吃饭问题;
3、阳台很舒服,且面积不算小,但它没有被好好利用,仅作为生活阳使用台,其自带的一个拐角,更是直接放空并用窗帘遮挡起来,特别浪费。
原始户型图
改造方案:
1、原本长条形的单身公寓被三堵墙分成了四个区域——卫生间、厨房、卧室、阳台,每个空间乍看都是独立的,但因为过道只有一个,使用起来相互干扰。设计师将厨房及阳台的两堵墙敲掉,让它完全变为开放空间;
2、保留原有卫生间隔墙并拆除门,改为弧形门洞,门洞内是开放式厨房、餐厅、客厅、卧室、阳台等区域,门洞外是入户玄关以及干湿分离的卫生间;
3、沿墙和小窗做“L”型开放式厨房,中部2.5M*2.5M的留空作为餐厅区域,满足活动会客需求;
4、利用竖向空间,将客厅、卧室、衣柜的功能性合一,柜体上方是睡眠空间,下方为储物空间及沙发区域;
5、将一小半阳台及整个转角定制成“L”型榻榻米,最大处尺寸900MM*2190MM,铺上软垫就可满足临时居住的需求。
平面方案图
改造前的玄关走廊,更趋近于狭长型。
入户玄关改造前后对比图
改造后,设计师拆除原有厨房墙体,将开放式餐厨区合并到起居室内,从视觉上缩短了狭长感。
另外,为了不占用室内空间,原有内开门改为外开防盗门,原始卫生间的门也被拆除,并在原有隔墙的基础上做了拱形门洞,打造出了一个优雅的独立玄关。
玄关地面铺设仿水磨石瓷砖,耐磨好打理。
进门右手边摆放20CM左右薄柜收纳鞋子。
柜子上方墙面安装洞洞板,补充收纳。
原卫生间凌乱的管线和裸露在外的热水器,让原本不大的区域显得更加狭小。
淋浴位置距离马桶太近,使用不便。
卫生间改造前后对比图
改造后,卫生间的位置不变,但特意做出了干湿分离的设计。
一扇定制白色铁艺玻璃折叠门,将卫生间分成干湿两区。
干区洗手台采用半嵌盆设计,台盆面积增大且不占用过道空间。
弧形镜子下的木作层板,可放置洗漱护肤用品,410MM的台面深度足够摆放电动牙刷、电风吹等生活小电器。
湿区则是将马桶往侧墙移动,让淋浴空间增大至1.0M*0.7M,热水器隐藏在吊顶中,预留好检修口,视觉上干净简洁。
壁挂马桶后新砌半墙,刚好与旁边需要包饰的下水管拉平,形成一个深度为20CM半框,可在上面摆放香薰、小绿植等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小物件。
细节上,吊顶没有采用传统的扣板,而是使用轻钢龙骨硅酸钙板+防水腻子平吊,放大空间感。
穿过小小的玄关走廊来到餐厨空间,视线豁然开朗。
改造前的厨房隔墙不仅影响全屋采光,还大大限制了日常活动。
改造后,开放式餐厨区既拥有了宽敞的操作空间,又能满足小蓝想要邀请朋友们,来家里聚会的需求。
厨房改造前后对比图
开厨房墙面采用半高“工”字拼小白砖铺贴,白色岩板橱柜台面搭配奶咖色柜门板,精致耐看。
为了不影响采光,就没有定制厨房吊柜,在墙面增加木作隔板与挂架补充收纳。
厨房小窗户旁是深度为44CM的原建筑烟管,为避免凸角,烟管采用柜体板与操作台面和高柜拉平的形式,清爽又整齐。
因为操作台面小,放大单槽不太现实,设计师便选择了“L”型水槽,嵌入在不太好用的橱柜转角处,省出不少台面操作空间。
厨房打开后,中间留出一个2.5M*2.5M的空间,刚好放下一和两把带有编织元素的复古餐椅。
餐桌一旁定制白色高柜,作为餐边柜使用,刚好可以放下冰箱等大型厨电。
餐边柜与木色衣柜相连,一气呵成,没有丝毫割裂感与突兀感。
餐厅过道上摆放成品餐边柜,台面放着每天都要使用到的咖啡机、小烤箱等小型厨电,形成迷你水吧,提高生活幸福感。
卧室的透视窗看向餐厅视角
客厅是由原始卧室改造的。
这个仅仅7㎡的空间,竟同时拥有了储物、会客、睡眠、洗晒、休闲等多种功能。
客厅改造前后对比图
客厅区域铺设“人”字拼的实木复合地板,地面木色保留自然的深浅,与“绿豆灰”墙裙搭配在一起,和谐中带点小复古的基调。
沙发卡座的靠背距离电视墙2.0M左右,对面是50寸的小电视,靠在卡座上观影、打游戏,视距算过关。
卡座上方的弧面造型,可以避免起身时碰头,卡座背后则是步入式深柜,收纳换季衣物、行李箱、冬季厚重的被褥、吉他等大件物品。
改造前的阳台,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和客厅之间有墙相隔,严重影响室内采光。
改造后,原本的隔墙被拆除,阳光可以洒入房间里的每个角落。
阳台改造前后对比图
阳台左侧,定制50CM高的榻榻米。
榻榻米底部用于收纳不常用到的物品,侧面则做成开放格,可用于放置大本画册、杂志、书籍,坐在榻榻米上或是书桌旁,都随手可得。
另外,延伸至阳台转角的榻榻米,刚好可以睡下一个成年人,若有亲朋好友偶尔留宿,这里便能当做客卧使用。
阳台的另一面,是一组嵌入了洗烘设备的家政深柜,两根下水管藏入其中,美观又实用。
原有阳台的推拉门被拆除、门洞被扩大后,露出一小段剪力墙体。
设计师沿着墙体插入一块隔板,利用定制铁杆悬挂出一个书桌兼梳妆台。
两根连接桌面与梁体的铁杆,还能作为通往卧室的踏步扶手使用。
踏步台阶以储物抽屉的形式组合而成,满足化妆品与小衣物的收纳。
面向阳台的大柜体侧面,依照踏步的高低尺寸,分隔出大小不一的开放浅柜,放置小蓝正在阅读的书籍,以及旅行时淘来的小手办。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是1.6M*2M的床。
放置完床垫后,它距离天花顶部仍有1.3M的距离,足够在床上起身坐立。
床头背板与侧板嵌入钢化玻璃透视窗口,可以随时观察下部空间的状况。
为避免刺眼,卧室区域顶面没有设置光源,只在床头装了盏小壁灯补充照明。
可能大部分人,在看到面积只有30㎡的小房子时,第一反应就是它能实现的居住场景,实在太有限了。
但事实上,再小、再逼仄的房子,都能承载无数美好生活的可能。
我们需要拥有的,是面对再破、再旧、再小的房子,都不愿意妥协的勇气与坚持。
毕竟,逆袭的故事千千万,老破小翻身的最好看。
素材及图片由厦门木哉设计提供
看视频
同样是别墅改造,这个北京女白领却装出了另一种截然不同又引热议的风格。
她租下毛坯别墅,只为了往家里装破烂?这个旧物爱好者的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