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农村小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流。在教学实践环节,教育信息化已经覆盖很多领域,从过去的“点”“线”,拓展到现在的全面铺开,逐渐深入,并且在很多方面已经初见成效,大大节约了教师们在教学实践环节所需要付出的精力,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们更加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结合自身的一线教育工作实际,本人就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农村小学教学工作,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育信息化的实践,需要去粗取精合理运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信息化将会更加深入和普及,在教育教学中能够使用的科技产品也会越来越多。而这些科技产品的推广使用,会让教学工作更加的便利,也是当下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

  凡事都有一个发展渐变的过程,在事物发展渐变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偏差,甚至在一些领域,还会背离方向,越走越远。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认为发达地区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具有先进性,盲目采用,照搬照抄,要求学生按照高标准去做,完全忽略了农村学生起步晚、底子薄等特点,结果在实际教学中,搞得学生一头雾水,完全跟不上节奏,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另外一种情况是,有些老师想当然地安排学生课后在电脑、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上查阅学习相关知识,却没有详细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家庭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学生要么因为没有相关设备无从下手,要么因产品的版本性能差异,得出千奇百怪的答案。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既要充分运用好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又要结合农村学校的具体教学工作,认真甄别,去粗取精,合理运用。比如,我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汲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技巧,也时常查看发达地区学校教学的优秀课件案例,目的在于拓展思路,活跃课堂。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从来不考虑一家之言,而是多看多研究,综合各家之长,然后在课堂上合理渗透。可以想见,作为专业的一线教师,都需要博采众长、认真分析,结合地方实际加以应用。而作为没有多少分辨能力的学生,盲目地安排学生自查自学,显然是难以达到目的的。

  二、现代信息化的实践利用,应该“分层”推进

  从教育教学实践看,要想在实际教学环节取得相应的效果,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个人拥有了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不等于学生就能接受。这里还需要深入分析研究,“分层”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实践,以确保取得实效。

  首先,是学生层面的“分层”。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指的学生“分层”,不完全是学生个人素质方面的分层,而是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渗透教学。这一点虽然容易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还是会不自觉地忽略。比如,有的教师上高年级习惯了,返回低年级教学的时候,就会延续已经形成的经验和习惯,忽略了受众的改变。所以,我在从事低年级教学的时候,对于新技术教学的应用,一直很谨慎,很多时候都是手把手地指导,严格操作规程。既要让学生第一时间学到各大平台的知识,又不能让他们被五花八门的平台和教材版本困扰。

  其次,各网站或学习平台上的知识,是有难易差别的,需要对学生“分层”引导。常规的做法是,先在正规的、适合自己的网站和学习平台上查阅资料、学习知识,在此基础上,才需要对衍生题目、能力拔高的题目进行学习,以巩固基础知识。特别需要甄别的是能力提高训练的题目,很多学习平台和网站上的思路答案并不一致,需要教师把关并做好指导。“分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必须由浅入深、稳步推进。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是大趋势,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技术手段,效果也很明显。农村学校在应用、渗透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定立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想让农村学生真正体会到科技的强大,一方面需要一线教师把好关,做好引导;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在五花八门的网站和学习平台中学会甄别。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助力教学提质增效。

  作者:兴义市义龙新区木咱镇中心小学 陆世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