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的专业选择,真的会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命运吗?

  高考已经结束了,对于一般的普通家庭来说,高考之后的专业选择更加的关系着一个人未来的发展。

  如果选择一个比较好的专业,不敢说一定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的话很大程度上会决定自己未来的生活。如果父母什么都不懂,选择了土木这样的专业,一旦毕业进入了工地才会明白是噩梦的开始。

  不管考到了什么样的分数,最终对于一个人来说还是要就业,只有拥有一份好的工作,高考的高分才是有意义的。

  不过绝大多数父母自己在社会上混的也是一般,替孩子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是懵懵懂懂,最终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不懂害了自己孩子的一生。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什么例外,而是每一年都在上演,每年都有因为选择错了专业而悔恨终生的学生。

  特别是一些冷门的专业,或者是现在说的四大天坑,还有一些意义不大的文科专业,这些专业一旦选择了就意味着毕业即失业。

  当然这样的说法是比较夸张的,找工作不是找不到,但是工作环境以及未来的前景是不如一些热门专业的。

  比方说大家熟知的计算机专业,尽管现在依旧是有人在唱衰,可是也没有那么差。计算机专业的起薪,很有可能就是一些专业的天花板,有些专业几十年甚至是退休也拿不到计算机那么多钱。

  一、一切都是为了就业

  

  理性的来说找工作就是为了一份好的收入,但是一份工作的好坏不能够完全用收入来衡量。公务员都知道收入比较的低,只能说是饿不死,但是一些隐形的福利以及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是其他工作给不了的。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公务员考试特别的卷了,因为大家都不傻,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好工作。

  还有一些文科专业,像是什么工商管理经济学专业,说白了就是万金油专业。专业性没有那么的强,其实干什么都是可以的,而且相对来说起薪是不高的。

  甚至于说在一些小城市,这样的专业起薪也就是两三千块钱,公司连自己的五险一金都不交。大城市也好不到哪里去,起薪也就是六七块钱左右,如果在大一点公司可能相对要好一点。

  不过在大城市除去各种各样的开销基本也剩不了几个钱了,这就是当代年轻人所要面临的困境。

  建议各位大学生若是自己的家庭条件比较的差,还是奔着钱去比较务实,计算机是普通人为数不多的一个好的选择。

  尽管还是会遇到35岁危机,不过好好干个几年,还是能够赚些钱的。即便不能够在一线城市买房子,在自己的老家省会买一套房子还是可以得,自己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毕竟大城市的房价实在是太贵了,真的买房的话基本上都是两口子一起掏钱,然后自己的父母再垫一部分。

  掏空六个口袋给自己的孩子买一套房子,这就要求自己的家庭条件要比较的不错,架势农村的孩子就不要想了,只能够靠自己。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看明白了当下的形势,都是打算自己在外面干一段时间赚点钱,如果自己年龄大了或是被裁,就拿着自己的积蓄回到自己的老家。

  或者是趁自己还没有35岁,提前加入考公的大军,最难受的就是自己已经到了35岁过了年龄,想考自己也考不了了。

  二、中国经济的发展陷入了停滞

  

  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中国经济还是在不断的发展,只不过速度要慢了很多。相比于以前的时候,现在工作首先是不好找,其次赚钱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为什么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现在的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一个原因是毕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另一个原因就是许多的公司已经倒闭了,每一年给应届生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还是众多的民营公司。

  现在不管是哪一个行业,都已经陷入了饱和的状态,大公司赚取着最多的的利润,小公司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

  这样的情况之下,毕业生怎们可能那么容易找到工作呢?即便是找到了,也是对于打工人各种克扣,要么是公司不交五险一金和社保,要么是待遇实在是太低天天加班。

  低就业率又不断的衍生出低生育率,这都是一环扣一环,有一定的原因的。

  最主要的是还不稳定,弄不好那一天就把自己裁员了,到时候如果自己还背着房贷和还有小孩要养,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按照现在这个卷的趋势,首先体制内的工作是越来越难考,每一年的分数在不断的涨高,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更是越来越差。

  年轻人几乎快要看不见出路了,自己身边的同学绝大部分都在外面,是他们想要留在外面吗?有一些确实是想要留在外面,不过人家自己的家庭条件也是不错的,还有一些也想回家可是回家之后找不到好的工作。

  小地方好一点的工作,就只有体制内了,所以说小地方的考公难度更是地狱级的。一点都不比经济发展好的地方的编制好考,有些岗位动辄几千人在那里竞争,不考到140以上连面试都进不去。

  有一些人考了一年又一年就是上不了岸,自己也没有了信心,年龄也一天天的变大了。

  这种压力和焦虑折磨着每一个人,大城市工作可以找到,但是高房租和较低的幸福感,又折磨着他们。

  三、出路在哪里

  

  大城市的高压生活,注定是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留下的,上百万和几千万的房子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考虑的。

  许多人的一个现状就是自己在大城市混到了三十多岁,房子没有房子自己也是单身,被逼无奈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再要么就是回到了自己的省会,毕竟省会是一个省份的经济中心,相对来说好找工作一点。

  真正能够买得起房子,并且能够定居的,一般来说都有这么两个特点。一是自己选择对了行业,在行业刚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就进入了进来,然后自己干的也不错赚到了些钱;二是在房价没有飞涨的时候,在一处自己能够承受房贷的地段买了一套房子,这两点基本上一步路都是不能错的。

  一旦自己走错了一步路,很有可能自己就留不下来,而且这也是小城市的人想要逆袭的一套可执行操作。

  不过如果自己要是真的留不下来也不用纠结,回家也不是什么难堪的事,毕竟逆袭这种操作本来就是属于极少数人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