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给孩子们的未来擘画了怎样的蓝图?
未来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 张冰清 王秀娟)打开二十大报告,“中国式现代化”六个字浓墨重彩。
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令人向往——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伟大事业对今天的孩子们带着怎样的幸福生活?在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孩子们如何健康成长才能担起使命推进伟大事业?
在北京市大成学校三年级小学生安泽的眼中,未来他将乘坐着家用飞船,在绿水青山的祖国大地上畅游;飞上天空和小鸟对话,潜入海底与鱼儿交流;书本是纳米级的,书包再也不重了;通过脑机芯片和全世界的科学家交流,学习知识……
按照最新的“两步走”路线图,中国计划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现代化强国。未来,长大成人的“安泽”们将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社会中?
未来教育:孩子们的学习体验有惊喜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系列部署。
图源:人民网
“党的教育事业在这十年发展进程中,面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素质教育发展、高考改革、升学机制、大班额、高质量均衡发展、教育评价等历史性难题破解中,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在伟大的变革中,系统性重构教育生态,促进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从基本均衡教育到优质均衡教育,使教育发展涌现了一系列新理念、新生态、新成就,推动了教育事业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康庄大道上,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新时代教育所面临的高质量发展、减负提质发展、优质均衡发展、转变育人方式发展。”刘希娅畅想,未来的学校教育将“以高质量教育、素质教育发展、新课程新课标落地、深化评价改革为契机,以转变学习方式提升育人质量为突破,让教育强国、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和‘双减’精神高质量深化落地。”
“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成章并置于十分靠前的突出位置,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历史上都前所未有。可以预期,在今后五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在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上,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将进一步凸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将生活在一个更加尊重学生个性、更加强调家国情怀的具有丰富教育资源的伟大时代。
“未来20年教育必将发生重大的转折,孩子们从强调书本知识、强调标准答案、突出纸笔考试的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更加关注日常生活、关注大自然、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自然界,深入科学家的实验室,必将成为未来大中小学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风景线。唯有这样一种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选择性的教育生态,才能切实体现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才能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才资源强国的发展需要,才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依托。”刘坚说。
他认为,“只有当孩子们基于兴趣爱好,选择性个性化地学习,通过互联网交互式学习,极大地增强学生的选择空间,我们的孩子将会在一种基于实践的、探究性的独立思考环境下,才能实现真实的学习与成长,成长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未来科技:孩子与世界沟通的方式会发生巨变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最近我们的半导体产业遭遇西方个别国家的阻挠,有几个关键环节被人卡脖子,比如光刻机、关键材料、EDA等,如果这些关键环节获得突破则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会获得更快速的发展,”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在接受未来网采访时表示,随着二十大成功召开,中国的半导体科技会有一轮新的高速发展,五年内实现主流工艺完整产业链闭环,推动人民的生活向更智慧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据科技日报报道,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代表认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他表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就是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竞争实力与发展潜力。
科技的发展与创新,都会对未成年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变化。
比如,学校可以利用AR、VR眼镜实现更沉浸式的教学、参观和交流,甚至可以实现从太空俯瞰地球等炫酷体验。在生活上,会有大量机器人在孩子身边,可以解放我们的双手,更智慧便捷的电子产品可以让未成年人随处获得信息,实现更多信息融合,出行上也会有大量自动驾驶汽车出现,让出行更健康安全和环保。“总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加上我们本土大量从业人员的智慧结晶,中国的科技创新将更加高速和令人目不暇接。”张国斌说。
对于孩子们未来生活的场景,亿欧网联合创始人、总裁王彬对未来网记者表示,“我们的下一代跟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他们一出生就被各种电子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场景所包围,他们的世界是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交互的,将有更多故事发生在元宇宙的世界里。”
王彬描绘着未来孩子们可能会发生的场景,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些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对的,很多电影里的情节未来很可能会实现。”王彬说。“但是针对如何真正实现未来场景,还是需要我们的一步一步扎实地做科研,不断培养科技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来,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培养科技型人才,把科技与教育紧密相结合,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科技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
“我国的科技教育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更要加强基础科学的教育,找到孩子们的兴趣点,因材施教。”王彬表示。
未来环保:孩子们将在绿水青山中快乐成长
图源:人民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现如今已深入人心,并且在全国各地纷纷执行。在社会各个城市的生活实践中开花结果、惠及民生。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向媒体介绍时表示,过去十年,我国修改完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一是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聚焦蓝天保卫战,坚持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二是修改水污染防治法,聚焦碧水保卫战,坚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三是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填补立法空白,聚焦净土保卫战,坚持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四是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推进垃圾分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长效机制;五是制定噪声污染防治法,建设和谐安宁的环境。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的孩子才能在一片绿水青山中快乐成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节能环保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吴晓伟对未来网记者表示,我们要积极倡导青少年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告诉他们使用节能产品同样也是在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为了守护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为了守护祖国花朵的土壤,我们必须坚持环保理念,要让广大的青少年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成长,让生态文明的‘星火之苗’无限传承。”吴晓伟说。
共同富裕的时代,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会越来越丰富
“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陈建钧告诉未来网记者,他童年的小康梦就是进城,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未来已经不仅仅是让我们的孩子吃饱穿暖,而是人人都有公平的机会,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工作,共享发展的机会,共享发展的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七十八点二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来自大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青年作家阿克鸠射向未来网记者表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催人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相信,咱们国家的物质生活水平会越来越提高、家家户户仓廪实衣食足,我们的孩子一定是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一代,他们将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中国人。”
“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会越来越丰富、人人知礼节明荣辱,我们国家的‘两个文明’将更加协调发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未来20年我们的孩子将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方面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阿克鸠射说。
从小立志:成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的主力军
“今天的孩子们生逢盛世,到了2035年,今天的小学生将成为大学生,今天的大学生进入了工作岗位,都将成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的主力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硕士生导师刘卫兵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那时的孩子们必然生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社会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体现为文明的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组织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青运史委员会特邀研究员、法学博士马金祥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说,“凝心聚力创伟业,万众一心向未来。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与西方世界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马金祥表示,展望未来,广大青少年生逢盛世、共享机遇。在物质文明方面,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取得新跨越的同时,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础日益厚实,高质量发展底气越来越足。
他认为,“在精神文明方面,成长空间更为富足。青少年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精神生活的多姿多彩。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品味不断提升,新兴文化产业迅猛发展,青少年所需的公共文化产品日渐丰富,青少年走出去看世界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空间不断扩展,中国青少年追求的有高度、有境界、有品位的人生从梦想走入现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刘卫兵向记者表示,作为青少年工作者,对此感触很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被根植在每一个未成年人幼小心灵里,友善互助、诚实守信的精神在未成年时期就已经打牢基础。而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方面更是从小构筑精神城墙。
“展望未来,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将是每一个生活在新时代的未成年人人人具备的优秀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公德是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刘卫兵坦言,与丰沛的物质生活相匹配的,我们的孩子还应该具有奋斗的精神、奋斗的意识、奋斗的实践,不是在物质成果面前选择“躺平”,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培养自己的劳动观念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第二个百年中国目标达成的预备队、生力军、先锋队。
美丽的中国,现代化的中国,是所有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之奋斗的梦想。如今,二十大报告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梦想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