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政治局会议,传递10大信号!

  原标题:724政治局会议,传递10大信号!

  

  作 者:张奥平 经济学家、经观未来研究院院长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本文十大重点:

  1. 下阶段经济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扩内需、提振信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 延续一季度政治局会议的六大主要经济工作重点内容,但排序有所调整(具体见下文);

  3. 高质量发展: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汇率稳定;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4. “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表示宏观财政货币政策在扩大有效需求上将更加积极作为;

  5. 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扩基建);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促民企);

  6. 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安全发展仍是重点;

  7. 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

  8. 防范化解三大重点风险: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金融;

  9. 删除“房住不炒”的表述,“供求失衡”已成为管理层对房地产市场最关心的问题;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不应过分解读为新一轮“棚改货币化”;

  10.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季度政治局会议是中央对季度经济运行的定调,以及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等进行调整指导的窗口,是季度经济工作的风向标,对下一个季度的经济走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此外,7月底所召开的年中政治局会议更是具有全年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所定基调往往会持续到年底。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内部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

  从数据来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二季度,经济同比高读数的一大原因是去年同期低基数(2022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去除基数影响后,上半年经济呈现“先上后下”的走势。

  下一阶段,如何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政治局会议所释放的政策信号尤为重要。

  本次政治局会议,对当下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作出了全面回应。包括:下阶段经济工作总基调及主要任务;用好政策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国内需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化改革开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等。

  下阶段经济工作总基调:

  稳中求进,扩内需、提振信心,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在经济形势判断部分,首先,对上半年经济工作成绩充分肯定,成绩讲足。

  会议认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粮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次,将当前经济运行困难讲透。

  会议认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最后,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与总目标为: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笔者认为,从下半年经济工作总基调与总目标来看,首先,扩内需、提信心重要性凸显。

  一季度经济处于疫后修复期,二季度在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内外部需求开始同步收缩,经济环比下行。

  从经济先行指标PMI来看,一季度处于扩张区间(1月50.1%、2月52.6%、3月51.9%),二季度则进入收缩区间(4月49.2%、5月48.8%、6月49.0%)。

  需求不足,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预期较弱是制约经济企稳向上的关键。

  故对比一季度政治局会议的下阶段经济工作总基调,新增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重要性凸显。

  一季度政治局会议对下阶段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与总目标为: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其次,会议继续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笔者认为,今年将会是“改革调结构大年”。4月21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深改委第一次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下半年更多政策将围绕供给侧调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企业发展将机遇与挑战并存。

  最后,通稿后文的下阶段六大主要经济工作,除新增一项工作部署外,基本延续了一季度政治局会议的六大主要经济工作重点内容,但排序有所调整。此次会议六大工作部署为:

  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于第一位);

  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一季度政治局会议排第二位);

  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季度政治局会议排第一位);

  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季度政治局会议排第三、第四位);

  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一季度政治局会议排第五位);

  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一季度政治局会议排第六位)。

  高质量发展:

  加强逆周期调节;

  保持汇率稳定;活跃资本市场

  此次会议新增“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并排在六大经济工作第一位。

  在宏观政策部分指出,“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笔者认为,“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表示宏观财政货币政策在扩大有效需求上将更加积极作为,政策操作的着力点将从宽货币(增加基础货币)向宽信用(实体使用货币)转变。降准、降息总量工具依旧在政策工具箱之中,结构性政策重点为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

  在稳定汇率部分指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笔者认为,7.3的短期汇率政策“底”已较为明确。

  此外,会议罕见提及资本市场,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笔者认为,资本市场一端连着资产端(行业优秀企业),一端连着资金端(投资者),活跃资本市场,有助于市场信心总体恢复,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通科技与产业的重要一环。

  虽在市场信心未完全恢复之前,依旧不能确定市场短期走向,但作为长期主义投资者,当前已是最好的时机。

  扩大国内需求:

  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扩基建);

  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促民企)

  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在消费方面指出,“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区别于一季度政治局会议,“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新增汽车、电子产品、家居大宗消费及体育休闲服务消费,以上方向将是下半年促消费的重心。

  在投资方面指出,“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要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

  区别于一季度政治局会议,“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新增指出,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及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

  笔者认为,其背后的主因是:

  首先,“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是因当前私人部门中民企投资生产经营压力较大,预期不足。

  6月,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3%、48.9%和46.4%,大型企业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处于扩张区间,但中、小型企业均处于收缩区间,且小型企业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景气水平长期较弱。

  而内需中,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就业的函数,就业是企业投资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发展的函数。民营企业投资预期不足,居民消费预期则难以改善。

  其次,“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是因上半年公共部门并未实现基建投资发力,维持内需增长,下半年基建投资将逐步发力。

  1-4月至1-6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为:8.5%、7.5%、7.2%。其主要原因便是地方财力受制于稳定债务的影响,在维持“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尤其是对稳就业的加码后,挤出了财政资金对基建投资的使用。

  往未来看,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已成为下阶段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当前因总需求不足而制约经济内生性复苏难题,将伴随后续扩内需相关政策具体落实而逐步缓解。企业家与投资者需走在经济周期曲线之前,提前布局,抓住长期的确定性。

  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部分,此次会议有三大重点: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

  “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

  “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区别于一季度政治局会议新增提出,“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并再次提及“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将是下阶段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工作。

  此外,5月5日,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部分中强调,“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未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

  并强调五大坚持:“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

  笔者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人工智能安全发展已是智能化的重心,而实现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则是融合化的具象表现,其中蕴含着长期商业机遇。

  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

  积极创造市场

  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部分,此次会议有四大重点:

  “要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要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

  “要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改革开放先行先试”;

  “要精心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笔者认为,首先,“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与“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等相关工作部署,在7月1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中都有具体表述,例如:

  在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部分中指出,“将机关、事业单位的违约毁约、拖欠账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部分中指出,“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严格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依法依规加大对责任人的问责处罚力度”。

  以及“支持各级政府部门邀请优秀企业家开展咨询,在涉企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和评估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

  以上,将是下阶段各部门各地方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方面的工作重心。

  其次,关于对外开放,此次会议再次强调,“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改革开放先行先试”。

  6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中已提出33条具体措施,并指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外贸型企业可重点关注上述文件,因本文篇幅有限,不再赘述。

  防范化解风险:

  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金融

  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部分,此次会议有三大重点:

  第一是房地产风险,会议指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

  笔者认为,区别于一季度政治局会议,首先,房地产风险排在首位,表明重要性。其次,删除了“房住不炒”的表述,改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表明“供求失衡”已成为管理层对房地产市场最关心的问题,而不再是“房住不炒”。

  最后,后续稳地产具体工作中“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重心,但不应过分解读为新一轮“棚改货币化”。

  第二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区别于一季度政治局会议,删除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的表述,并明确指出“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上文中笔者已指出,当前地方财力受制于稳定债务。

  伴随着后期化解地方债务具体方案落地,市场各方参与者预期也将得到稳定,公共部门基建投资也将启动发力稳经济。

  第三是金融风险,“要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

  在“加大民生保障力度”部分,此次会议有三大重点:

  一、是就业与收入,“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二、是乡村振兴,“要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是安全与供应,“要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供应”。

  其中,首次提出“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足以见得管理层对保就业的重视程度。可预计,后续保就业相关政策措施也将加速落地。

  往未来看,经济将实现内生性复苏,同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唯有以后天的视角思考明天的格局,以明天的格局做出今天的决策,才可面向未来,做实未来!

  作者介绍:张奥平系知名经济学家、经观未来研究院院长,同时兼任人民网创投专家咨询委员会特聘专家,山东省青企协、山东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协会、新乡市企业家联合会等特聘经济顾问,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广州市天河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顾问、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智库专家委员、越南建设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正和岛资本服务中心顾问等,2021年获南开金融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青年经济学者”、2022年获第一财经“青年财经思想者”。

  *题图来源于摄图网

  本文转载自“正和岛”(ID:zhenghedao),聚焦商界大势与大事,理性地判断,建设性地表达。

  星标☆ 前瞻经济学人☆

  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点击公众号“前瞻经济学人”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即可点星成功~

  关于前瞻

  ABOUT US

  全球前沿技术与新兴产业决策智库

  -Global Think Tank-

  25年来,前瞻始终坚持一体两翼的战略方针,以解决用户实际问题为核心主体,以“宏观研究+技术洞察”为可持续发展先行之翼,以“数据生态+平台资源”为落地性发展后固之翼,致力于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提供产业发展的综合服务。

  点击分享有价值的内容

  Share valuable content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