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失败”招募前后的社会学实验

  原创 陈敏 中国青年杂志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微信

  一次“失败”招募前后的社会学实验

  文/本刊特约记者 陈敏 通讯员 童令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做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这个夏天,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一个植根中国大地、擅长田野调查、“用脚底板做学问”的团队,特为年轻人设计出一款“调查研究”的主题盲盒——

  你想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吗?

  你想掌握调查研究的一般方法吗?

  你想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吗?

  ……

  谁会幸运地打开盲盒?彼此互镜互鉴,又将窥见、见证、交互怎样的未来?

  一次“失败”的招募

  2023年6月17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信息——《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免费和优秀学术团队学习的机会来了!》

  发起这次优秀大学生调查研究公益特训营的,正是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院)长,“80后”代表学者廉思和他的课题组。14年前,廉思课题组即凭借《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蜚声海内外。自此以后,他们长期蛰伏在不同群体之中进行深度观察研究,总共完成了30多类青年群体的实地调查,先后创造出“工蜂”“洄游”“蜂鸟”等社会学概念。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学界对于社会阶层,特别是青年人口的认知,拓展了社会科学研究的视域,为理解中国的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

  谈及开课初衷,廉思说:“这几年我在指导调研中发现,很多学生有热情,有想法,就是缺乏正确方法,没有好的老师指导,导致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本次公益课,课题组成员全上,各自拿出看家本领,大家捧着一颗真心来打造课程!”

  特训营的指导单位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主办者是“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发展研究院”。授课老师皆为学界大咖、业内专家,具有丰富调研经验,提供专业的学术课程和实践指导,手把手教授学生如何与“不同身份者对话”。

  授课免费,每期5天,白天上课,晚上研讨。

  此等良机,只需报名者提交一篇不得抄袭的青年现象观察报告,不少于4000字。

  然而,没有应者云集,招募进展出乎意料:这条由大咖免费教授的学习信息,仅仅被2000余位微信读者打开;原拟在京津冀(北京)、粤港澳(深圳)、长三角(昆山)招收三期学员150人,最终报名者寥寥,不足20人。

  是招生信息传播力度不够?还是提交报告的门槛比较高?

  颇为惊愕的廉思课题组经过讨论,决定仍然按期授课,并把第一期特训营地点定在北京。

  “报名的学生少,但论文质量不错,而且经过严格查重,都是原创。”

  学生们所在高校遍及北京、上海、武汉、香港、昆明等地。

  唐晶玉,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提交的报告是《西部计划志愿者基层工作中的激励机制》,并言明初衷:“最近在读毛选、温铁军的《八次危机》、冯军旗的《中县干部》、吴毅的《小镇喧嚣》、应星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我总是被那些带着泥土气息、带着大爱与责任的文字深深吸引,并产生一种想要和他们站在一起的冲动。”

  来自同所学校的社会学研究生朱乘慧,则关注农村的留守儿童。本科时他曾和老师赴贵州榕江调研,后在广西支教一年,“都给了刚走出象牙塔的我以巨大冲击”,支教期间发现“缺少家长的管教易使农村留守儿童走向歧途”,一心寻求良方,助力留守儿童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大学生吴霜,论文是《从“小镇做题家”话语看当今高知青年的民粹化现象》;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环球中国研究专业大学生刘一锐,提交了《Z世代二次元消费形式观察报告》;华侨大学政治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姚浩龙,对“为何有的青年选择‘躺平’”话题颇感兴趣……

  廉思课题组诚恳表示:“哪怕学生再少,我们也决定开课。这些孩子就是调查研究的12颗星星之火,这些火种撒到五湖四海,将来可以点亮更多年轻的心灵,行走辽阔大地,书写厚重论文。”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远大前程的事物,在初创之时微不足道,而在它将要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也必然以巨焰和轰响作别——

  这次看似失败的招募,又何尝不是一次意蕴深长、星火燎原的社会学实验?

  跨界的师资

  7月24日清晨,对外经贸大学诚信楼 3 教的最西侧教室。

  U型会议桌,坐着拆了“盲盒”的幸运学生,12位。

  还有一个空位,留给特训营第一位授课教师潘维教授。

  他施施然走进来,风度如鹤似松,言谈亲和,让人如沐春风。身为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他的授课从自己几乎失败的第一次农村调研开始,回到了贫困、迷惘的青年时代。

  “调研找什么地方呢?当然是矛盾最深刻的地方,叫作典型的地方、极端的地方,凡是极端的地方就是学问最大的地方。”

  在调研中,潘维教授发现:“调查者本人都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但是绝大多数缺少学术训练的人,是讲不清楚这个价值观的,更谈不上深刻……我们就要澄清什么是马克思的,什么是中国的,什么是世界的?脑子里清楚了,我们就有了自己很清晰的价值观。调查研究有什么好处呢?它能帮助你澄清你的价值观,改变你的价值观,最后创新你的价值观。”

  7月24日上午,潘维教授(前排左四)讲课结束后,与全体同学合影留念

  吉林农业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王辉煌,对第一堂课印象深刻:“潘维老师亲身为我们诠释了面对困难的心态和方法——没钱、没资源,都不是可以随意对待论文调研的理由;随后老师还提到,没有人能够逃出价值判断,关键是能否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判断;最后还为我们讲述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政治思想来源……古今比较,中西国际比较,老师精神抖擞地在其中来回交替,让我们受益匪浅。”

  紧接着,廉思带来了《调查研究概论》《中国青年价值观变迁》两门课程。

  这位40岁出头的二级教授、博导,始终秉承“呼啸着走进田野,热忱地拥抱青年”的学术态度,被誉为“中国新兴群体的瞭望者”。他讲课善用比喻,深入浅出,风趣幽默,一直深受广大青年的喜爱。

  “调查研究要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进行切换。政治语言、学术语言是升维语言,生活语言是降维语言。这两种思维方式是相反的,所以调查研究对人的要求很高,一个人既能升维又能降维,那才是大学问家、大政治家。”“设计问卷要留够时间,问卷内容要做到充分细致,就是要保证问卷的饱和度。设计问卷好比炒菜,你的菜码越多,最后炒出来的菜就越好。”“调查研究和刑侦学很像,魔鬼在细节、在现场,你得去发现它。”“深度访谈的核心是你要进入对方的世界,关键是倾听、共情,最后共鸣。深度入场,共情交流,最后写调研报告要靠什么——抽离研判。离开现场,回到书斋中,以中立的态度深度思考。”

  吴霜对这堂课念念不忘:“廉老师的观点很有洞见,很真实而且敢讲。青年作为社会中最有活力的一群人,其思想观念也预示着整个社会未来的思想潮流,实际上也是宏观社会变迁的缩影。廉老师以小见大,以2015年作为拐点,深入分析了当下流行的躺平、佛系等思潮,为我们理解当下中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次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张宪用三节课来谈“研究的量化”,“我们用什么数据?从哪几个维度出发?针对不同问题,选择哪个模型才能分析得更好?”

  大连海事大学博士李宏宇一直埋头做笔记,这几堂课,刚好补上他多年学习实践的短板。“近年来,中国社会学研究以及我所从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对于社会发展的问题,存在一定程度地脱离发展实际……做好这门研究,必须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面向民族复兴,在这个基础上,很多数据背后的意义、温度、逻辑,都需要我们青年去挖掘。”

  余下几天,朝九晚十,特训营老师们纷纷上场,各显功力。

  在互联网大厂战略/市场/用户研究领域从业8年的张钊,提出了真假问题之辨:“当我们提出任何一个研究问题的时候,多思考一下:到底有没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没有假大空?到底是不是一个真问题?如果最后仅仅变成一个‘我相信’,这件事情就麻烦了。”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社会学博士刘炳辉讲解大学生集体调研的“降龙十八掌”:“世界上只有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瞎说一气不需要依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而坚持唯物辩证法则要求用大力气、下真功夫。”

  刘炳辉老师在授课中

  北京某部门研究员冯丹总结出“调研维度”:“一篇好的调查研究报告,有几个维度考虑:概念维度、理论维度、时间和空间维度、比较维度、数量维度、结构维度、速度维度、政策和文献维度等。”

  美利坚大学政治传播专业硕士、新华社北京分社前记者孙琪细谈“实践与写作”:“大家不妨当自己的导演,暂时分裂出一个人格,做自己访谈的导演,给自己安排一个角色。”

  著名知识平台高管冯启娜分享“怎样写出高水平的读书笔记”,“塑造它的蹊跷之处,挑战大家的认知”。

  7月28日上午课间,同学们与冯启娜老师(前排右一)交流

  除此以外,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熟悉和交流,特训营在开班第一天还特意安排了破冰活动,闫乃榕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做游戏,让12位同学瞬间拉近了距离。

  老师们倾囊相授,课堂上掌声与笑声不断。

  学生们告诉《中国青年》特约记者:“特训营每堂课都是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的!”

  “最大的感受是思维的训练和眼界的开阔。授课老师中有学术大咖、政府部门骨干等,在五天内与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一同上课,思维火花碰撞,这极大提升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12门徒:收获与成长

  特训营按照“课程-实践-交流-总结”几个模块开展工作,同学们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实践方法。

  来自大连海事大学的李宏宇,吉林农业大学的王辉煌,北京师范大学的吴霜,上海师范大学的陆地,云南师范大学的张超,华中科技大学的唐晶玉、郭蓝羽、詹濮源、朱乘慧、向晓琼,香港科技大学的刘一锐,华侨大学的姚浩龙,是第一期特训营的12门徒。

  围绕本次特训营,《中国青年》特约记者与同学们进行了对话。

  《中国青年》:当时报名时会想到自己入选吗?

  李宏宇:获得报名信息是从朋友圈,当天就着手修改报告,三天后完成报名,每天都会打开邮箱查看结果,后来接到负责老师电话沟通,是否可以从深圳班调整到北京班,我不假思索就回复可以,直到收到录取通知,才算尘埃落定。

  王辉煌:不确定,感觉竞争会比较激烈,当初报名也是试一试。

  唐晶玉:报名之后心情还是很忐忑的,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现在又正值调查研究大热。

  《中国青年》:入选后发现同学比较少,心情如何?

  李宏宇:开课当天走进教室,看到是会议室布局,十几位同学围坐。直到廉老师开场介绍,我才相信报名人数不足。当时,内心为未报名的和班次调整未到的同学感到遗憾,同时又感觉小班适合充分研讨,自己很幸运。

  王辉煌:一开始有些意外,后来就越发庆幸。来训练营之前就了解到讲课老师的相关信息,都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能在五天内连续聆听多位老师的小班教学,我们这12个人太幸运了,也会觉得不可思议。

  唐晶玉:三分惊讶,七分窃喜。

  《中国青年》:来特训营前的设想是怎样的?来之后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李宏宇:来特训营之前设想一定是大咖云集,能够为自己多年组织参加社会调查的疑问和困惑找到答案。复盘式的问题意识,让我每节课都问题不断,课后也主动找老师交流。来之前期待满满、疑惑多多,结束以后满载而归、意犹未尽、责任在肩。在结营仪式上,我给廉老师提的唯一期待是“特训营‘黄埔一期’能够携带调研问题和成果复训”!

  王辉煌:来之前以为就是单纯听五天讲座,上课记记笔记,晚上下了课还可以惬意感受生活。不过第一节课后,我的设想就发生了变化,明白这是货真价实的特训营,是真的累,也是真的值得。每位老师都将自己的知识和人生阅历经验倾囊相授,上课我要时刻保持高强度的思考和记录,下课还需要大量时间消化课程内容,所以每一天都会感慨强度很大,异常疲惫。与此同时,也感觉自己进步很大,一切都值得,就像一众“武林高手”连续输送内功传授武林秘籍,自己大汗淋漓,却也内心狂喜。

  唐晶玉:高水平的引导,高强度的学习,高质量的交流,高效率的产出。前三个期待都超乎想象地得到满足,但最后一项,却仿佛变得更加艰难,因为开了眼界了,发现要按照规范的方法产出一篇优秀的调查研究成果有多难。

  《中国青年》:特训营与大学的同主题课程不同的地方,主要有哪些?

  李宏宇:特训营课程安排涵盖了中国与世界的形势分析、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探讨、中国共产党与民族复兴等前沿性、政治性分享,为发现社会问题,特别是做好青年研究奠定基础,为“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埋下种子,然后才是社会研究方法、调研组织过程、调研报告撰写等实务性授课,看似涵盖方方面面,实际聚焦做好中国调研的大课题,将“政治方向、社会发现和方式方法”有机融合,将“世界怎么了、中国怎么办和青年何为”完美贯通。

  特训营区别于同主题课程的全程性讲授,更多是“点火者”和“播种机”,让参加培训的我们在知识丰盈、信息流变的时代拥有政治的关切和社会的关怀,然后基于问题的知识学习可以自觉自学。

  王辉煌:主要有两点,一是深入浅出:从定量问卷设计发放、深度访谈技巧到论文选题和调研报告撰写,老师往往从亲身经历出发,先提出概括性认识和思考,然后结合具体的事例加以阐释,让我们既学到了理论性的概括技巧,也明白了生活中经验性知识的捕捉方法。二是视角广阔:每位老师的学科背景和人生阅历都有所不同,所以知识侧重点和方式也不一样,极大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有助于我们思考和多角度汲取知识。

  唐晶玉:师资多样性更大,交流开放度更高,课程集中性更强。这三点不同,让我对调查研究方法有了更加多维、系统、生动的理解,而且我个人是更偏爱这种学习模式的。

  吴霜:和大学最不同的,就是此次授课老师非常认真,内容高度浓缩,信息量很大。

  《中国青年》:讨论时印象最深、最有趣的问题或观点是什么?课堂的哪一幕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李宏宇:当时大家追问廉思老师做“蚁族”“工蜂”等社会研究的遗憾,被廉老师称为“最扎心、最击痛点”。廉思老师团队来自社会各行业,带领我们回到社会调研的历史现场,回忆“见人见事见思考”的点滴,让我印象深刻。“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也是廉老师对训练营每位同学的寄语和期待。

  王辉煌:“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廉思老师认为可以从预期与现实的反差中、政策和实践的反差中,以及同类事物的比较中去寻找切入点。张钊老师觉得好问题应该是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假大空并且有证伪空间的问题。

  最后一晚的课程总结,大家回忆调查研究的初心,认为主要是那种纯粹的求知欲和对社会现实的好奇心。正如廉思老师所说,“认同此念者,方入我门来”,那一刻我觉得有种双向奔赴的美好,找到同道中人的自然喜悦。

  唐晶玉:每一位老师都给了我启发,最深刻的印象是有天晚上和廉思、冯丹、张钊三位老师的交流,平时哪有这样的机会?老师们不仅提供了调查研究方法的国际比较视野,还用丰富多元的人生经历,为我们缓解焦虑指明方向。

  除了遇到大咖老师,在课堂上还遇到了很多知识面广、阅读量大、谈吐不凡的小伙伴。其中一位才大二,提问总是深刻有趣。训练营接近尾声时,我不经意地说:“真是后生可畏,压力好大呀。”而她轻巧地回应:“哎呀,我们又不在同一个赛道。”是呀,朋辈激励、见贤思齐是好事,但也不要硬在别人的长处上卷生卷死呀。与其内耗,不如把精力花在多聊天、多看书上。

  《中国青年》:经过本次特训营的学习,对当初提交的论文有怎样进一步的思考?你们来之前感兴趣的青年现象,是否在课堂上有了比较明确的研究方向?

  李宏宇:本次特训营,我提交的论文是“青年在社交媒体上的网络素养”审视主题。上完课,发现问题的高度、凝练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多年来,我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通过学习也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和方法。

  王辉煌:青年行为往往是某种社会思潮的反映,思潮背后则内含着某种社会情绪,而这种社会情绪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事件……所以在谈青年就业、住房等具体问题时,不能就事论事,而要有溯源逐本的能力,看到行为背后的时代潮流发展,这才是论文要义。

  之前我的论文主题是考研青年,涉及就业、住房、婚恋等很多方面,现在看来泛泛而谈,问题失去了研究深度。经过学习,现在更倾向于研究青年的就业选择问题。

  唐晶玉:我记得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有位老师的经典名言:“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真问题焦虑也一直困扰着我。特训营学习让我发现了很多新问题,回程的高铁上我列了十三个调研议题。或许其中也会有我的硕(博)论文题目。

  吴霜:了解了很多调查研究的方法,也知道了如何撰写更简洁、规整但有力的调查报告,准备在旧论文中增加更多有力的材料和论述。

  《中国青年》:经过本次特训营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宏宇:最大的收获有两个方面:一是妥善处理置身事内和置身事外的关系。经过人文学科的长期训练,我偏于人文情怀和社会情感,研究过程中经常“置身事内,感同身受”,但研究结果则要抽离现场,以置身事外的多元视角探寻。二是有效把控社会观察和社会学想象力的边界,对某一现象进行局部观察时,慎用社会学想象力,在社会阅历丰富或者对某一现象长期跟踪的过程中,避免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

  唐晶玉:打开了眼界,笔记满满当当记了十九页,老师们同学们的金玉良言、提供的参考书籍、调研范本,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我七十岁时翻开书或者想到某个观点,或许还会想起这个夏天在这个教室里第一次听到它的场景。一句话总结就是——希望这五天可以撬动未来五十年。

  7月28日晚,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为同学们颁发结业证书

  7月28日晚特训营结束后,张朝晖(一排左四)、廉思(一排左三)和同学们集体合影留念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刘晓 刘博文

  原标题:《一次“失败”招募前后的社会学实验》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