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普职分流焦虑,高中“扩优提质”是第一步

  原标题:缓解普职分流焦虑,高中“扩优提质”是第一步

  在8月30日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在介绍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扩优提质行动》)时表示,“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主要解决普通高中多样发展不充分、部分县中水平不高以及群众普职分流焦虑问题。”

  近年来,初中升普高的升学率约为50%成为热门话题,普职分流问题形成了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普通高中(包括民办)录取率是60%,公办在50%左右。对于在学生及家长中普遍存在的普职分流焦虑,并不能全然责备家长们存在刻板印象。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社会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确实有限,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还有待提升,与社会对接的流程并不顺畅。尽管其中存在一些突出的个体,但从整体而言,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很难学到无可取代的技术,并顺利开创一番事业。而如果升读普高并继续升学,无论是进入大学或是大专,未来的发展道路与选择范围都更加开阔,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在现有的社会招聘环境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条件之下,不能一味责备家长与学生存在文凭崇拜。

  对此,教育部推出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正是为了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与人民群众期望“上好学”的矛盾,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具体而言,这一建设行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提高普高学位供给,二是提升教育质量。

  在提高普高学位供给方面,《扩优提质行动》提出加大投入力度“新建一批”,高起点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优质普通高中,增加学位供给;以及有序增加招生计划“扩容一批”,深入挖掘现有优质普通高中校舍资源潜力,并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实际上,不少城市已经开始布局。例如,深圳市针对高中学位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的实际,实施了大规模高中学校建设计划,2020年至2023年,共新改扩建41所公办普高、新增9万个公办普高学位,2023年全市普高录取率超过70%;未来两年,深圳市还将新改扩建10所以上公办普高,新增2万个以上公办普高学位。

  而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扩优提质行动》主打帮扶与提升。一方面,创新办学机制“帮扶一批”,通过集团化办学、“组团式”帮扶、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托管帮扶县中等方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总量。另一方面,多样化发展“提升一批”,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地区和学校率先开展特色办学试点,积极发展综合高中,推进普职融通。综合高中与普职融通对于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在融合中探索更广阔的中等教育空间都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之下,以扩招、扩容提升普高录取率,是缓解社会普职分流焦虑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需要加强普职融通,发展综合高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并完善其与社会招聘系统的对接,让拥有不同特长及发展方向的孩子都能享受与之相适应的优质教育。(南方都市报社论)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