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育人,成就多彩未来!他们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

  改革创新,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潜心育人,在孩子们的牙牙学语中点亮幼小的梦想;扎根乡村,为学生开启了解世界的窗口……在北京的中小学、幼儿园里,有这样一群一线教师,在各自的领域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成绩,成就孩子们多彩的未来。

  于会祥:培育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5月31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谆谆话语、殷殷嘱托,在师生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

  如今,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与师生交谈的场景,育英学校校长于会祥仍激动不已,“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殷殷关爱之情,对一线教师的体贴、关怀和尊重。”于会祥说,他要带领全校教师,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贡献。

  

  在育英学校,人人被“无体育不教育”的氛围感染。一年级花式篮球、健美操;二年级足球、篮球;三年级排球、足球、手倒立……不同的特色体育课程,让学生尽情享受锻炼的乐趣。“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生们在课间、午饭后是被‘圈’在教室里的,老师们的理由很简单,担心学生在校园里自由活动会出现安全问题。”于会祥说,从2011年来到育英学校担任校长开始,他在午间把小学生都“赶”出了教室,让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起来,享受童年应有的快乐。不仅如此,他还首创了以“校园寻宝乐”形式举办的育英学校全员运动会,打破年级、班级界限,学生自主选择小组,参加各类比赛项目、分享获奖礼物。“丰富的体育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培养了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态度,彰显了彼此关照、相互温暖的教育品质。”

  如今,每天的快乐午间,“满校园都是孩子”是育英老师们眼里最美的画面。更让人欣慰的是,开放融合的校园环境,为小初高学生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学校应该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要形成以美育美的教育氛围。”于会祥说,老师们移走了将校园分割成“豆腐块”的冬青树围,打通中小学活动空间,修建9个广场、5个花园,“我们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学校里找到舒适的同伴相处空间,与同学甚至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朋友交往、合作、探究。”

  劳动课程也是育英学校的一大特色。于会祥带领老师们构建了特色劳动育人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岗位劳动课程。学期初公布岗位,竞聘上岗,学期中从多个维度对每个岗位进行述职评价,学期末进行岗位轮换。“岗位劳动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对他人工作的包容理解能力。”于会祥说,该校还面向高中学生开设了“小学段劳动体验”课程,高中学生可以到小学做志愿教师,体验保安、保洁、绿化、食堂、物业等校园职业岗位。学生刘禹晨是一名志愿绿化员,他说:“我们亲手为每棵树涂石灰粉、绑带。劳动固然辛苦,但课程结束后,走在校园里,路过的每一棵树都是那么亲切,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也对绿化师傅们充满尊敬之情。”

  看着孩子们的成长,于会祥很欣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行学制创新,开展特色办学,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我们不变的初心,也是进一步前行的动力。”

  柳茹:为学前教育事业做点事儿

  1973年的一个冬天,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柳茹生病在家。让她惊喜的是,班主任竟然拎着水果到家里探望,她年少的心瞬间被温暖,“我也要当老师”的愿望也在心里悄悄扎根。

  回想起自己做老师的初衷,如今已是北海幼儿园园长的柳茹想到的是这样一件“小事儿”。因为曾被温暖的爱滋润过,从教40年来,她也用爱伴成长。无论是当年青涩的教师,还是如今受人尊敬的园长,她永远是最早到园的人,每天站在大门口为孩子们送上清晨的第一声问候,用温暖的拥抱和鼓励的微笑点亮孩子们的一天。

  

  “把幼儿园办成儿童乐园,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这是柳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因此,在北海幼儿园,“六一”活动从开始的“艺术节”变成了孩子们的“快乐节”,在此基础上,幼儿园又开发了“一月一节”课程,让孩子们每一天的幼儿园生活都充满期待和惊喜。2012年,她所在的幼儿园实施校安工程,要对园所环境进行改造,楼体进行加固。为确保在园800多名幼儿的成长不被中断,她奔波在第一线,寻找最适合孩子们安顿的周转园;与此同时,她还往返于建材市场和工地,审阅施工图纸、创造性地设计教室方案,争取第一时间让孩子们回到焕然一新的幼儿园。她的付出让家长由衷地感叹,“老师在哪儿,幼儿园就在哪儿”。

  强教必先强师。“如何支持老师在提升自身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柳茹的脑海中。偶然发现的一幕给了她启发:一次,天空突降大雨,一位平时默默无闻的老师撑起了幼儿做游戏用的塑料布,和班上老师一前一后,护送在外游戏的孩子们回班。看着老师被淋透的身影,她有了思路。自此之后,幼儿园多了一项“北海星”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故事”的形式,支持每一位老师找到自己在教育生涯中的生长点。如今,园所已经开展了32期“北海星”评选,2373人次荣获表彰,涵盖一线教师、工勤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等,向上、向善、向美的师风传遍了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

  多年来,柳茹一直为自己“加压”。“现在我的责任不仅仅是北海幼儿园,也不仅仅是北京的各类型幼儿园,而要放眼全国,尽自己的所能,为全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如今,北海幼儿园已经在雄安新区、城市副中心开办分园,她调研的脚步也深入到西部边远地区。为着“为学前教育事业做点事儿”的朴素愿望,柳茹步履不停。

  应雪花:用生命点亮生命

  应雪花是地道的“长陵人”——长陵出生、长大,长陵小学、中学毕业,2003年大学毕业后她又毅然决然地回到母校任教,一干就是20年。20年里,她陪着孩子一起闹、一起笑,用生命点亮生命,用快乐浇灌快乐。

  

  初到昌平区长陵学校,应雪花承担的是一至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山区,很多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英语是什么,她便从创设英语环境着手:木板水彩自制英文班牌和标识牌,油印机印制手绘英语小手书,废旧窗帘制作英文戏剧道具……校园里开始荡漾起英文故事的声音。她还自创了春游英语、夏花英语、秋收英语和冬雪英语,让英语学习和山野花香一同浸润着美丽的校园。2005年,北京市举办首届科普英语大赛,应雪花带领辅导后的孩子参赛,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一举拿下了北京市第三名的好成绩,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学也荣获了北京市科普英语大赛团体三等奖。

  在线上课堂,应雪花也把英语课上出了新意:枯燥的出勤统计变成了趣味点名,互动操练变为真心话大冒险,书写训练转变为对外宾的真实帮助……就连简单的护眼提醒也让应雪花变了花样,她让孩子们走到窗前,望向远方,闭上眼睛沉思,然后回到屏幕前用英语分享自己的感受。一系列巧妙的设计,让隔空的课堂充满趣味和暖意。

  应雪花的心里一直藏着一个支教梦。2019年的她终于如愿,来到了西藏拉萨。最开始,高原上的英语课堂给了她当头一棒:孩子们对英语缺乏兴趣,机械跟读、背记问题严重,没有自信……应雪花在心疼孩子们的同时,也在思考该如何打破孩子们英语学习的僵局。在细致的观察中,应雪花有了办法:结合孩子们能歌善舞的特点,她创造了“歌舞英语”;把戏剧带入课堂;鼓励孩子自创“拼读拍手操”,引导孩子进行自主拼读记忆……不久之后,英语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堂。“刚才上课我觉得就像在林芝呼吸氧气一样舒服,就是下课太快了,我还没上够呢!”一次下课后,一名藏族学生兴奋地跑到了应雪花面前。听了学生的话,应雪花的幸福感也在不断蔓延。作为北京教育援藏团队中的一员,应雪花深知,比“输血”更重要的是“造血”。在援藏期间一年半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她除了每周22节课外,还要完成讲座、示范课、送课任务,成了当地老师们口中的“北京师傅”。

  无论是在山区还是在高原,应雪花的教育情怀和初心不改。她希望自己的努力,能为当地教育带去一些改变,像雪花滋润大地一样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祺瑶 牛伟坤

  流程编辑:u019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