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投降幅收窄 结构持续优化

  1-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8%,降幅比1-7月收窄0.6个百分点,增速分别低于全国、全省11.0和0.6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由上月的最末位上升至第6位。虽然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负增长,但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势强劲,投资结构持续优化调整。

  一、投资运行亮点

  (一)第二产业投资持续增长

  从投资产业结构看,全市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0.5%,整体呈“两降一增”态势。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1.4个百分点,分别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12.3和24.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为54.7%,占比分别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投资46.6和17.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7个百分点。

  (二)制造业投资成倍增长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投资持续保持正增长态势,在全省排名位居前列。1-8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4%,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2.2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为55.5%,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势强劲,同比增长1.1倍,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8.2%,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0.4个百分点;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1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下降26.6%。

  (三)民间投资两位数增长

  随着延长县中电工程陕西延安交口15万千瓦风电项目升压站工程、志丹县的精分厂一期扩建、吴起县15万千瓦一期风力发电等亿元以上民间投资项目的快速推进,全市民间投资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1-8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5%,高于全市投资增速21.3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为33.5%,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

  (四)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

  在安塞区碳化硅材料、延安莫贝克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晶圆封测及半导体模组产业基地、黄龙县2GWTOPCon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等项目的带动下,1-8月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3倍,增幅比1-7月提升273.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个数同比大幅减少

  从项目个数看,全市目前在统计库中的项目明显少于上年同期,特别是有施工进度和新开工的项目同比大幅减少。1-8月,全市共有在库项目776个,同比减少128个,下降14.2%。其中有施工进度的项目691个,同比减少143个,下降17.1%;新开工项目351个,同比减少100个,下降22.2%。

  (二)基础设施投资持续下降

  随着延安东绕城高速公路、二一零国道白狼城至子长公路改建工程和延安高新区未来科技城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等一大批项目投资放缓,全市基础设施投资持续走低,对全市投资增长影响较大。1-8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26.0%,占全市投资比重为15.3%,影响全市投资下降5.0个百分点,在基础设施投资中,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下降31.1%,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同比下降13.7%;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下降33.6%。

  (三)项目到位资金略显不足

  1-8月,全市投资项目本年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1.5%,降幅比1-7月扩大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扩大36.8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资金同比下降25.2%;国内贷款同比下降40.0%;自筹资金同比下降81.2%;其他资金来源同比下降72.7%。

  三、建议及对策

  (一)紧盯省市重点项目落地开工

  截至8月底,全市24个省级重点项目中,仍有陕煤黄陵店头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扩建和韵达延安电商物流产业园项目未开工建设,全市344个市级重点项目中,仍有62个项目未开工或未纳入统计。为此,建议各相关部门要紧盯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形成更多有效的投资实物量,为全市投资企稳回升贡献新动力。

  (二)加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投入

  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下降,主要是传统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已基本结束,如高速公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电气等公共设施项目逐年减少。为此,建议在项目谋划和储备时,要做好与民生领域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同时,更要重点做好信息类、融合类和创新类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谋划和储备,促进投资新旧动能接替和转换,为全市基础设施投资扭负为正,也为投资增长提供强力支撑。

  (三)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充裕

  从目前项目推进中存在主要问题看,融资难和资金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为此,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要深入研读政策、精准对接政策、全力争取政策、争取指标、争取资金,特别是要通过用好用足政府专项债和中省项目扶持资金等措施,解决在建项目和即将开工项目融资难、到位资金偏少等问题,为全市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