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预付式消费痛点 数字人民币“初显身手”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 北京报道

  近年来,教培、租赁、健身、美容等行业的一些机构“跑路”、退费难的问题屡见不鲜,导致消费者预付资金“打水漂”、权益无法兑现的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规范预付费行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互联网+监管”,加强信息技术运用,进一步加强跨部门综合监管。与此同时,随着数字人民币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的逐步深入,通过智能合约监管资金流向,上述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正在得到解决。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分析道:“数字人民币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的应用,对于消费者而言,极大提升了资金的安全程度,较好保护了消费者权益,有利于打造放心的消费环境。对于预付式消费机构而言,由于数字人民币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为机构更好地营销拓展客户提供了良好条件。对于主管部门而言,可以便捷地实现监管意图。”

  预付资金加载智能合约

  据了解,传统预付费消费模式的存储金额一般只有在商家的信息系统内才能查询到,消费者难以对退款的数额进行举证,这也使得消费者陷入退费难和维权难的双重困境。

  如今,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已逐步扩大至预付式领域,“正规军”入场将对整个行业带来颠覆式改变。

  近日,数字人民币App上线了“元管家”商城,涵盖生活出行、教育培训、购物超市、运动健身四大类商户。消费者使用数字人民币“元管家”服务支付预付资金,其后续的资金支付将通过智能合约触发执行。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介绍,采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进行预付资金管理的情况下,运营机构根据商户的业务模式,比如预付资金对应的商品或服务内容、预付资金结算模式、违约条款等,选择合约模板并在可信环境中部署。当消费者向商户预付资金时,运营机构为每一位消费者创建一个加载了智能合约的数字钱包,一方面将合同条款写入智能合约,商户不能随意划转消费者预付的资金,另一方面,在实际消费之前,预付资金仍然归消费者所有,即使商户破产清算,也能保护消费者资金安全。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亦推出数字人民币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的创新场景。

  例如,工商银行与美团合作推出“数字人民币预付消费资金管理”创新场景,有助于解决预付消费资金监管难题,规范预付消费市场。

  兴业银行落地福建省首个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教培预付资金监管场景,学员使用数字人民币购买艺术辅导类课程后,预付资金将进入机构开立的兴业银行数字钱包。兴业银行数字钱包内嵌的智能合约将对预付教培资金实施自动控制,待满足合约条件后予以解锁,并允许教培机构支配。该项业务的落地也标志着兴业银行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引擎正式上线,该引擎驱动的智能合约服务具备透明可信、自动执行、强制履约等优点,与数字人民币相结合后可应用于条件支付、约时支付业务场景,有利于发挥资金监管职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创新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自主研发落地分行首个数字人民币预付资金监管消费场景,首批入驻福州市某少儿体适能培训服务机构的3家门店。学生家长在“惠有福”平台使用数字人民币购买运动辅导类课程后,预付资金将进入机构在农业银行开立的对公钱包,只有当学生在参加课程学习时培训服务机构才能按次进行核销解锁,该模式能够较好防范传统预付式消费行业“先付钱后消费”模式潜在的资金安全风险。

  此外,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在预付式领域的应用。今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等单位,启动预付式经营领域应用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据介绍,在预付式经营治理中引入数字人民币,实际上是采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进行预付资金管理。通过消费者、经营者及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对预付资金加载智能合约,采取消费者和经营者协商一致、按照约定支取预付资金的方式,实现交易的顺利完成。

  “飞轮效应”或正在形成

  “数字人民币在预付式消费领域应用有比较好的优势:一是通过智能合约确定资金用途,在确定条件实现时,可以及时拨付资金。二是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可以全流程监控。”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向记者分析指出。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此前提到,在数字人民币的顶层设计中,通过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实现了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使数字人民币在确保安全与合规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交易各方商定的条件、规则进行自动支付交易。作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在建立支撑智能合约应用生态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杨海平表示,数字人民币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不可篡改、可加载智能合约等特点,针对预付式消费的资金监管难题、退款难题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保障了消费者的资金安全,降低了监管成本。数字人民币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的应用,能够激发消费潜力,契合了当前释放消费活力的宏观经济主题。

  移动支付网分析师佘云峰亦认为,对于消费者而言,预付资金不可篡改、“一笔一清、一课一释”的方式更加有安全感,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对于行业主管部门而言,智能合约技术可赋能监管手段,达到预付交易信息完备、环节透明的目标。对于预付式消费机构而言,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好的消费体验。

  冰鉴科技研究院研究员王诗强则提醒道,数字人民币只能从技术上约束资金流向,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商家‘跑路’本质上是因为商家经营不善、亏损严重,这不是数字人民币技术可以解决的。相反,数字人民币技术可能被商家作为宣传口号,导致消费者误认为可以通过该技术规避商家的经营风险。因此,在试点阶段,银行等机构应该建立应急机制,配备技术人员和客服人员,开通客服专线,密切关注消费者、商家等反馈的各类问题,及时处理,并积极与行业协会沟通,了解行业内该技术使用情况。”

  佘云峰认为,数字人民币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的逐步深入还需从以下三方面改进。首先,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可信的、开放的智能合约生态体系,让所有预付式消费基于数字人民币的生态都能拥有统一的使用体验,形成互联互通优势。其次,要加大对重点领域的应用试点,比如教培、健身娱乐、驾驶培训、生活出行、购物超市等,形成一批可复制的应用落地场景。最后,加大数字人民币在预付式经营领域的应用宣传,针对其在资金安全上的优势,提升消费者对于数字人民币应用的信心。

  受访人士指出,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扩大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刘斌建议,应当在法律层面对于数字人民币应用于预付式消费领域形成具体规定。同时,发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力量,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治理一体化。

  整体来看,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正逐步扩大。中金公司研报指出,2023年以来,数字人民币在多个维度实现提速发展,“飞轮效应”或正在形成。交易规模上,2023年一季度数字人民币交易流水实现较快增长,部分试点地区(如苏州市)同期交易流水或已达此前(自试点以来至2022年年末)累计交易流水的50%;生态体系上,数字人民币“用户—商户”双边网络快速扩张,部分试点地区用户钱包数/受理商户数2023年一季度环比增速达双位数,数字人民币在大型平台企业生态中的渗透深度也有进一步提升;落地场景上,数字人民币从日常C2B支付已延伸至企业资金流转、政务及民生服务等领域,且在跨境支付、智能合约方面亦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