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物保护装备技术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9月27日,第一届“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召开。本次会议以“装备自主创新,助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研讨会期间,举办了“文物风险管理”“文物保护修复”“智慧文博”三场专题研讨会。记者了解到,此次研讨会分别聚焦文物风险预控、安全防范等风险管理,不可移动及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发展,文物数字化技术、智慧文博建设等领域。会上相关专家分享交流了先进装备应用、解决方案和发展模式。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会上指出,文物保护装备已成为我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文物保护装备技术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和部分领域“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他表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物保护装备及应用发展,要深挖行业需求,推动专业化装备实现新突破;要加快科研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不断完善文物保护装备体系;要逐步完善涵盖基础、数据、技术、产品、管理、安全、应用和服务的文物保护装备标准体系。此外,要深化产需融合发展,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向系统化服务转变;要加强交流合作,推动优势文物保护装备“走出去”,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和机构的交流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制器为先——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展”也于9月27日在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重庆)开幕。该展览分为“天书”“木构”“壁观”“净界”“求真”“拟实”“再造”等7个展示单元,汇集了文博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等64件(套)文物保护技术装备,是我国首次以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为主题的大型场景展。展览面向“防、保、研、管、用”等五大需求领域,构建了大型野外无人看管遗址、考古现场、石窟寺、古建筑以及展厅、库房、修复室、实验室等19个典型应用场景,全面展现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装备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业态。展览面向公众预约开放,展期3个月。编辑 张磊校对 杨许丽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