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豆成长日记》:看见儿童“生长”

  很多年前,在一个名叫“青青杏园”的班级里,有50个可爱的“小豆豆”,他们和杏子老师一起,聊天、阅读、朗诵、游学……他们真诚、自由、快乐,营造着属于自己的“巴学园”。他们尝试用文字记录下每天发生的故事,也让全国的小读者们知道了,在“山海之城”的珠海,有这样一群小豆豆,正记录着那些“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小读者加入到“成长日记”的写作中,一套面向全国“小豆豆”及其家长们推出的读写用书《小豆豆成长日记》,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从学前阶段的“童蒙篇”,到小学一至六年级,每一个参与成长日记的孩子、家长、教师,都将看见语文、看见生活、看见自己、看见社会和世界。

  这是一套教会儿童学习语文的书。如何激发灵感,唤醒共鸣?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如何抒情达意,立意修辞?在《小豆豆成长日记》中,似乎找不到专门“教”语文的主题和内容,可是细细品读,你会发现孩子们学习阅读和表达的“技”与“道”,都蕴藏在这座“宝藏”里。《素材收藏家》告诉孩子积累素材的秘密,《思想者说》培养孩子形成自己独特观点的能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唤醒孩子模仿的欲望和创造的激情……一次日记,就是一次“输入—链接—输出”的过程,也是一次阅读和表达相得益彰的美妙体验。学习语文,是慢慢爬坡的过程,或许会遭遇困难,或许会碰到瓶颈。当孩子们需要的时候,蒙蒙老师、诗诗老师、礼礼老师、乐乐老师总会不期而至,带着你走,又轻轻地放手……

  这是一套赋予儿童生活主题的书。《小豆豆成长日记》倡导儿童过“有主题的生活”,在每一册日记书的“阅读指引”页里,我们能看到儿童生活的主题序列,它们依照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渗透节气时令,紧扣校园生活,为孩子们每一个月的生活赋予了各不相同的主题,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原来有许多不一样的精彩!

  这是一套引导儿童自我成就的书。把人格教育作为第一教育,培养“身体好、学习好、性格好”的新三好学生,这是成长日记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回应。在这里,孩子们阅读的知识、写下的反思,正在悄然转化成他们的生活信念,转化成他们人格和气质的一部分。在“青青杏园”,一个曾经结巴的孩子有一次特别流利地朗读了一篇课文,一个孩子在日记中这样记录:

  “宝贝,不着急,我们一起慢慢说——”杏子老师温柔的目光和话语让教室里十分安静,大家都和杏子老师等着他慢慢地把这句话说完。而在这之后,杏子老师总是会找到梁甘达的可爱之处,同学们也都喜欢找他一起玩。他听到课间音乐时,还会乐颠颠地跑上讲台和同学一起舞蹈。六年的时间,那个说话结巴的小男孩就这样不见了。

  这一言一行都被孩子们记录着。其实,写作即是做人,“知行合一”在这里得以实现,孩子们在读写中成就了自己。

  这是一套培养儿童面向未来的书。在兴发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成长日记融入积极心理学——幸福、情绪、规则、理性,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开放、包容、合作、竞争,渗透面向未来的生涯教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这一切中,我们可以憧憬小豆豆们成为未来公民的模样。

  斯宾塞认为: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身边的职业”“我的职业初体验”“多种多样的职业”“我的职业规划”……成长日记循序渐进地为孩子们带来关于职业的启蒙和认知,让他们从小就建立“长大之后我想成为……”的人生志向,让他们带着憧憬和使命生活在自己的梦想中。

  这是一套打开儿童精神世界的书。成长日记倡导儿童“走出去”,看见“有形的世界”。在那里,感受草木的枯荣,触摸山海的心跳,见证人文的变迁;我们可以跟着诗诗老师,环游世界做苹果派;跟着礼礼老师,踏上博物馆的奇妙之旅。孩子们将偶遇许多意外和惊喜,他们会发现,世界是一间更广阔的教室。而在世界的另一边,还有一个“无形的世界”,那里是一个文学、历史、哲学更广阔的精神寰宇。鲁迅、冰心、朱自清、海明威……你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作家的名字;《史记》《战国策》……一段段历史以故事的形式,引领我们回到中华文明的原点;《诗经》《论语》《古文观止》……每一部经典都在传递着五千年文明的智慧。这一切,无疑是涵养儿童精神成长的营养。

  也许,《小豆豆成长日记》拥有许许多多美好的关键词,但是,总主编严杏老师更愿意用“生长”这个词语来表达她对小豆豆们的祝福和期待。她说:生长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教育更多的应该是感染、是吸引,是兴发孩子自觉地、自然地生长。我们能做的就是顺应孩子们生长的轨迹,把他们带到生命的远方。我们期待教育的田园会呈现“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美好境界。

  (作者系珠海市香洲区凤凰小学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3年10月25日第10版

  作者:王慧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