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营地教育机构的“危”与“机”
近日,WHO(世界卫生组织)也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国确诊人数已经突破1万。各个城市返程高峰开始,复工在即。
最近几天陆陆续续接到一些公司创始人的电话,询问对今年的市场预判。疫情期间我确实有一些思考,索性整理成一篇文章,与大家共同探讨。
过去的2019年,很难,教育改革、旅行转型,让更多的人和公司选择“杀”进营地教育行业,这就使得流量更加分散,行业竞争也更趋白热化。
再加上资本寒冬,经济下行。从业者的日子本身就不好过,没想到冬令营才刚做一期,疫情就突然爆发,让各个公司措手不及。退款、延期,很多公司损失惨重。论坛、会议、培训取消,营地建设停工,整个产业链都有严重的影响。
营地教育行业里大多数公司肯定都没有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笔者只能找到成立于2002年的世纪明德的一些内容,基本上全年业务归零——足以看出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会超出我们的预判。
从疫情的发展上来推断,与2003年非典相比较,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性更强。病毒将如何演变?多久能被控制?目前我们完全无法预判。无论是何种情形,不少专家都预计整个事件较大概率会持续到第二季度。
这样的情形下,宏观环境上会出现:
服务需求减少;
生产、投资与出口中断;
失业人口增加;
投资与金融环境恶化。
而从微观的营地教育行业的影响来判断:
1.学校返校开学时间未知,返校后是否封校未知。就算学校确定了返校时间,上半年研学旅行肯定会被直接取消,到暑假之前,研学业务归零。
2.2003年因为非典,下半年各学校提前开学,很多学校都压缩了暑假放假时间,提前到8月份复课,以弥补上半学期的进度。这也会大大缩短暑假夏令营的周期。
3.校外培训机构这次损失更为惨重,所以到暑假期间,大量的校外补习和培训也会跟夏令营抢夺时间,家长的心态上来讲,疫情会耽误孩子学习,所以在暑假也会更倾向于让孩子赶紧补课。
4.而校外补习班运营成本远远高于营地机构,会有大量中小培训机构倒闭关门,直接影响到营地机构的渠道构成。
5.疫情过后的报复性消费会集中在城市周边以短途出行的家庭亲子活动,而夏令营这种付费消费群体分离,非刚需性产品在消费链条的最末端,不会有很大的报复性消费爆发。
6.宏观的经济也会对行业中资本有所影响,新增营地项目会更加理性,想继续靠风险投资发展可能性不大。
所以,可以估计到2020年9月份之前,行业的收入有可能面临归零的风险。
前天看了一篇文章,说营地教育此次面临着中小机构的洗牌,个人并不太认同。
此次疫情冲击最大的不是对中小机构,反而是行业的头部机构,尤其一二线城市的中大型机构。
营地教育机构本身就是轻资产运营,只要不做活动直接成本就为零,固定成本只剩下人力成本,所以对于中小机构而言,运营成本很低,只要这次冬令营的退款不伤筋动骨,不要产生负债,后期反倒容易压缩运营成本,只要能维护好长期用户和渠道,等事情过去再发展仍然可以继续活下去。
而最难的就是头部机构了,现在一二线城市人力成本高,员工数量大,如果影响半年的收入,基本上储备的现金流根本不足以支撑。而那些有负债,有资本对赌的头部公司就更难生存。
重资产投资的营地项目,目前笔者了解到大多数还都在建设和规划阶段,并没有太多项目进入到真正的运营期,工期会有很大的影响,但营地项目本身就是长周期,短期内会有影响,但长期来看问题不大。
毕竟营地在这个阶段总是稀缺资源,等疫情过去,只要建设完工,运营上还是能算过来账的。
所以2020年复工之际,营地教育公司要做的首要任务就是想办法压缩运营成本,精简组织,要确定公司的现金流足以支撑半年以上的运营周期。
同时要重新规划公司的财务及成本构成,哪些未来可以依靠产业链,哪些人力成本可以用兼职代替,哪些业务可以采用外包服务等。
这个行业才刚刚起步,未来趋势是明显的,更多的公司还在探索中发展,短暂的疫情不影响发展红利,市场长远还是在增量阶段,远没到行业洗牌的时刻。
危机中,既要看到危险也要看到机会。增量市场中的行业往往被业务逼着往前走,大多数的公司其实在内部管理、产品研发、员工培训上欠缺了很多,借此正好可以冷静思考,修炼内功,找到公司的不足并加以修正。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更多从业者也要理性看待,要与公司一起承担起责任,度过危机。
各行各业都在经受着打击,所以我们能做的唯有想办法坚持下去,短短的半年时间会挤掉很多行业泡沫,但不会真正打击那些有能力有质量的公司。
最后,要相信我们国家,我们现在的疾控能力远比2003年非典时期强得多。希望国家能早日把疫情结束,恢复生产。
天佑中华,向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武汉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