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29度的坚守:一位乡镇医生的担当
赵慎景,是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柘林镇卫生院副院长,他扎根基层医疗工作二十四年,一直以来,他勤勉工作、一丝不苟、待病人如亲人,工作能力出色,连续多年被卫生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来,他始终冲在最前线,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一名医务人员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奋勇争先:24小时的坚守
大年初一的清早,寒雨蒙蒙,赵慎景开始了他一天的行程:在第一班汽车到达车站7点之前赶到柘林镇汽车站检测点,对往来乘客进行体温登记;10点,到各村卫生所宣传最新的诊疗方案;12点,到镇政府疫情指挥部汇报疫情防控医疗方案;下午2点,到易家河村入户为武汉返乡人员监测身体状况,向村民进行防护知识宣传……晚上8点,召集卫生院医务人员,按照省、市最新要求对医务人员进行接诊和防护培训。
2019年年底,在接到上级关于疫情防控的通知后,赵慎景立刻召开全院职工会议,布置相关疫情防控工作,并主动提出放弃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时间,24小时留守卫生院,以应对突发情况。
初心不变:带病坚守一线
“五山四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句民谣说的是柘林镇的地貌,176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分布着4个村居和1个渔业队,中间横亘着修河,村民们大多居住在沿着焦武线的连绵山脉脚下。而赵慎景对这些情况了然于心,哪些老百姓家住哪里,家里有几口人……
大年初二下午四点,赵慎景接到司马村卫生所医生报告,武汉返乡人员王某某体温检测为37.8摄氏度,他接到报告后立刻指示当时卫生院值班副院长汤普健医生赶往患者所在地,配合镇村干部做好安抚及协助转诊工作,他从巾口会议现场赶回。因当时防护设备不齐全,不具备进入患者家中的条件,只能站在院中与患者家属沟通,赵慎景一边沟通联络永修县120一边和患者家属耐心解释。因120车辆有限且优先运送病重患者,直到晚上10点半左右,患者王某某才被接走,到此时赵慎景已足足站了5个小时,而他当天上午刚被诊断出双肾输尿管结石并右肾积水、且有肉眼血尿。
使命担当:身兼数职无怨言
疫情防控初期,因体制划转,庐山西海管委会未成立卫健部门,作为卫生院院长的赵慎景同志同时承担着庐山西海疫情防控办公室的大量细致纷杂的医疗专业工作:和市卫健委及时沟通,情况摸排、材料上报、预案起草、物资协调。他白天赴武宁巾口参加相关会议、入户排查监测,晚上回单位输液治疗,汇总情况,同时不断学习疫情方面资料,制作本单位各项排班、应急制度、培训单位医务人员如何做好消杀、分诊、隔离工作,常常忙到凌晨2点。疫情防控,基层卫生院面临着物资紧缺的难题,赵慎景主动和永修疾控中心、卫健委等部门积极沟通,争取防护服、口罩等物资,同时兼顾兄弟医院和西海管委会的需求,力争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保障。
抗击过“非典”,再次上防疫一线
2003年非典期间,赵慎景还是年轻的小伙子,一直冲锋在第一线,他每天早上起床后,先为村民免费消毒,再排查从疫区回归的人员,为他们早晚各量一次体温。对那次防控他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时候,谣言四起,一会儿传言‘喝醋能防非典’,村民都把小卖部的醋买光了,一会儿传言‘板蓝根、金银花能治疗非典’,村卫生室的相关药物瞬间被买完了,导致不能够正常开药。”他回忆说。17年后的2020年,赵慎景怎么也想不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来势汹汹,这一次,他继续冲在了农村防疫一线。通过组织医务人员和镇村干部一起排查出柘林镇有50多名湖北返乡人员,每天定时给这些重点监测对象检测体温是基础的工作。入户摸排,发放预防中药粉,设立预检分诊处,确保不漏一人。“战战兢兢,时刻警惕,每一个异常情况都要关注到。”赵慎景这样说。
有人问他,“每一次传染病防控都冲在一线,害怕吗?”他说:“事情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就想不了那么多了,这是我的工作。乡镇医生是农村的医疗权威,更要甄别信息。这次疫情过去以后,我会花大力气做好村民的健康教育工作,将科学的、有用的信息及时传达给老百姓。”
生于斯,长于斯,回报于斯。从小在乡村长大的赵慎景,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朴实性格,也秉持着知恩图报的原则,希望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帮助到更多乡亲。从医24年,无论工作多么艰难。无论自己受多大的苦和委屈,他默默付出,毫无怨言。“卫生院是每一个乡镇的健康守护者,更是一个乡镇的强心剂,这个时候我们的坚守能更好地安慰老百姓。”
赵慎景说: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老百姓需要我,我绝不会退缩,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我的光荣使命,我们一定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众多乡镇医务人员的强烈担当和为民情怀,在疫情面前,他们携手共进,精准施策、科学防治,构筑起防控疫情的钢铁长城。(吴曙光、周会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江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