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心理育人工作,着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咨询服务,树立起“从心开始,快乐起航”的心理育人理念,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打造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富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学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按照比例配备专职心理教师3名。课程进入培养方案,明确考核方式,面向所有学生开设1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2学分、32学时,第一、二两个学期完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理论和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理解。

深化实践活动,提升育人效果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校分层次分类别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了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开展“新生五个一工程”,即发放一本“新生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开展一场心理教育讲座、一场团体辅导、一次心理健康普测、建立一份心理档案。学校于2013年4月启动的“分享·成长”师生主题沙龙,作为师生常态化沟通交流的一个载体,目前已举办61期。每年常态化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设置了心理咨询、心理剧、心理健康讲座等十余场活动。每个校区均设有学生心理协会,通过开展心理知识学习、团体辅导活动,使他们成为朋辈辅导的主力。每学期针对心理委员、心理协会的学生、班干部、心理测评筛查出的特定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

开展咨询服务,实现全面覆盖

学校三个校区均设有心理咨询室,并聘有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执行固定时间值班制度,心理教师电话主动公开,满足全校师生心理咨询需求。学校开通“福信微心理”公众号,在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还开通线上预约和咨询,线上咨询包括语音咨询和视频咨询,预约即可由本人操作,也可通过学生心理委员、辅导员联系。同时,心理老师每月还组织心理协会和心理委员开展个案讨论等活动,提高心理服务技能。

注重危机预防,健全工作预案

为预防校园突发危机事件对大学生的危害,有效针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学校出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预案》,同时建立起学校、院(系)、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四级预防体系。注重特殊时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如在冬季(抑郁症发病率较高),开展“生命教育”的专题讲座;在新生入校第一学期,组织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在疫情期间,学校通过开通心理支持热线、“2020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微课、疫情心理系列推文、疫情心理普查等方式,及时帮助学生消解疫情影响,走出心理困境。

搭建工作平台,做好技术保障

学校建设心理测评与咨询掌上平台,建有“福信微心理”微信服务号,可在PC后台管理+移动终端前台使用,实现随时随地进行测评、咨询与管理。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测评的结果—咨询记录—活动宣传开展—互助讨论,形成电子化信息档案存储管理,具有功能全、信息化、智能化和分级管理、数据隐私性处理的特性,为提升心理育人成效打好数据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没有心理问题和保持心理健康,而是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学校将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客观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性,把握大学生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时机,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