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这位民俗画家上石家庄日报了!
赵县东部的范庄镇曹庄村有一位与众不同的村民,与很多闲暇时喜欢喝茶聊天的村民不同,他的爱好是绘画,一幅幅民俗漫画充满童趣、韵味隽永,是对纯真童年时光的致敬,也是在挽留即将消逝的农耕文明。“抑恶扬善,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原汁原味地留给后代。”是刘现辉对民俗画的艺术追求。因内心对民俗有一种深深的情结,从小至今从没有放下画民俗,如今专门搜集整理民俗、创作画民俗。
01绘尽风俗民情融入乡愁
刘现辉的民俗画并不是单纯地画出来,他在其中融入了很多故事,浸入了很多情感,他的画不只是人物造型,对一些场景、农具都做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忠实地记录生活,将那些慢慢被人们淡忘的,或者已然消失的东西,在笔下保留了下来,看他的画会觉得像是在读一个故事,上一堂课。
艺术来源于生活,刘现辉的画多是记录人们生活的掠影。“刚开始是农村播种、收割、种树、养鸭子等反映生产生活的场景,后来越来越现代化,如手机普遍化、学习电脑等。”刘现辉指着他20多年来创作的部分作品说,这些年来,他深刻体会到国家的强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们老家出梨。春天梨花盛开的时候,特别漂亮。”刘现辉老家是赵县东部的范庄镇曹庄村,每年都有梨花节。为了将家乡的“梨文化”传承,他的漫画中融入了老家乡愁和现代化发展的种种因素,让人读了回味久久。
刘现辉兄弟姐妹5个,在家中他排行老三。“其实我们的童年生活很苦,但记忆中几乎都是快乐。”刘现辉十六七岁之前没穿过新衣服,小时候一直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经常打着补丁,也不合身。他对此并不是很在意,认为“物质生活可以凑合,但精神上不可以。”
02做有思想的民俗画家
这几年,刘现辉的民俗漫画作品声名渐起,代表作有“童年记忆”“童年日记”“漫画笑看人生百态”“典故传说”系列。曾为一些地方志、作家作品配图。同时,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快手、抖音上都有账号,粉丝众多。
谁可知,现在小有成就的刘现辉都是自学自创,没有接受过美术老师的专门指点。“一开始就是自己瞎画。或者说,小人书就是我的老师。”20世纪70、80年代,连环画曾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画种,很多经典中外名著被美术名家创作为连环画作品广为流传,成为不可替代的精神食粮,滋养了几代人。
他的作品内容一部分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一部分是下去采风,根据老人的讲述进行创作,1000多幅作品讲述了1000多个故事,他始终把握的一点就是抑恶扬善,摒弃负能量。
刘现辉说:“有句话叫‘老人不讲古,子孙忘了祖’,小时候老人教育我们的很多传统文化是可以影响一生的,如果这些文化流失了很可惜,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都留下来,在创作中融入一些忠义礼智信的内容,也将孝道放入其中,留给后代最直观的展示”。
始于幼时爱好,终于社会责任。刘现辉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有根了自然不会去攀比,让自己静下来,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情。
03精神滋养比物质更重要
“精神上的滋养比起物质来说更为重要。”多年的经历让刘现辉愈发意识到,读书的年龄一定要读书。在刘现辉的家里,除了满屋的画就是书了,这些都是他的“宝贝”。“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家里又穷,假如不看书,怎么会形成自己的思想?越是家里条件不好,越要读书,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人,改变命运。人生道路不是固定的,有了知识,人的承受能力、变通能力才会更强,才能真正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刘现辉称以后有了实力,会协助推动发展家庭书屋。“不管有钱没电影蜜蜂有钱,一个家庭一定要有一张书桌、必要的书籍,营造读书的氛围。好的书籍能造就一个灵魂,帮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书堆里长大的孩子,不用过多的说教也错不了。”
对于刘现辉来说,绘画已从当初的兴趣发展成了责任,“要为弘扬社会正能量作出自己的贡献,推动实现‘精神小康’。” 刘现辉说。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