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1月29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陕西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五年。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意见》,科学编制并实施好全省“十四五”发展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15年2月和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五个扎实”“五项要求”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陕西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也是全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的总遵循、总依据。“十四五”规划由《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专项规划和市(区)规划组成。本《纲要》是基础性、战略性规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全省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方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的任务安排,是完善全省经济治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
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成就和经验,科学审视省情特征趋势,准确把握发展环境复杂深刻变化特征,明确指导方针,确定合理奋斗目标,开启新的历史征程。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紧扣追赶超越目标和“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将如期实现。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总值达到2.6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结构持续优化,能源化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服务业占比提高了5.2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健全,“米”字型高铁网、西安地铁网加快建设,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6030公里和6171公里,县县通高速如期实现。
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累计28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超过46%,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得到彻底整治,渭河被评为最美家乡河,全省河流劣V类国考断面全部消除,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防范化解金融、公共卫生等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
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成果丰硕,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44.8%,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3%、列全国第七,西安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两院院士66名,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6.4%和10.2%,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500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突破5万件。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68.39%,居全国第九。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关中平原城市群加快发展,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西咸、富阎一体化建设取得成效,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各有特色、互为支撑的格局逐步形成,城镇化率超过60%,县域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5%。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三变改革”成效显著,617万农户土地承包权实现确权登记,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400多万亩。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实有市场主体达到442.1万户、居全国第12位,新增上市企业17家。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不断走深走实,陕西自贸试验区21项典型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流吞吐量居全国第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获批建设,长安号开行质量各项评价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4.8%,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内资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3.9%。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7.5%和8.9%,城镇新增就业225万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107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8所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848.9万人和2928.9万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形成。公立医院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较大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法治陕西、平安陕西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实践证明,“十三五”时期是陕西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结构质量不断优化的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加快构建的五年,是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三秦大地面貌深刻变化的五年,是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的五年。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埋头苦干的结果。
回首五年奋斗历程,主要经验是:一定要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一定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定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要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气魄,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业绩。
第二章 面临环境
从全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深度演化。一方面,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遭遇曲折,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明显,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另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全球科技创新进入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与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技术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呈现出智能化主导、融合式巨变、多点式突破特征,推动全球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发生重构,世界各国争夺发展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
从全国看,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强大国内市场正在形成,消费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构建。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分化态势日趋显著,在原有东高西低基础上,南高北低成为新的趋势,西部地区也呈现出西南高于西北的分化态势。面对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在区域发展中排位双落后的发展环境,周边城市群、经济圈的竞争挤压,发展压力较大。
从全省看,正处在创新驱动和投资拉动并重阶段。经过五年的发展,全省发展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工业化正在由中期向后期跨越,城镇化正在加速向高水平阶段迈进,发展动力加快转换,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欠发达仍然是基本省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创新驱动潜能释放不足,特别是全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还不相适应;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开放不足仍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和民生领域还有不少欠账,社会治理还有不少弱项,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
总体判断,“十四五”时期外部发展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快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和有利条件依然较多,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叠加效应正加速释放,为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我省发挥科教、区位等优势,更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要坚定发展信心,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找准服务和融入大局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开启陕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崭新局面。
第三章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围绕二〇三五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任务,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眼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如下奋斗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总量迈上新的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较2020年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提升。
——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创新型省份全面建成,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成结构优化、创新驱动、效益良好、充满活力、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成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处在全国第一方阵,对外贸易依存度在全国位次与生产总值排名基本相当,开放不足短板得到破解。
——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陕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平安陕西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与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陕西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优势更加彰显。
——建成教育强省、体育强省和健康陕西,三秦百姓生活更加美好,城乡居民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大实质性进展。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陕西目标基本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碳排放总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后稳中有降,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第四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扩大开放为突破,以生态环境改善为前提,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稳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发挥党委(党组)领导作用,全面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新时代追赶超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办好民生实事,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宜居环境品质、文化生活品质,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最大限度挖掘创新潜力,迎接数字时代、建设数字陕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握时度效、统筹点线面,正确处理时与势、危与机、稳与进、当前与长远、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固根基、扬优势、强弱项、补短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在动态平衡中达到集成优化,在递进升级中实现整体跃迁。
——坚持真抓实干。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打破僵化思维,摆脱路径依赖,树立“实干”导向,提升“会抓”本领,锤炼“真抓”作风,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第五章 “十四五”发展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我省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确定如下发展目标:
——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万元左右;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以制造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数字经济成为强劲动能,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显著提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5万元左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差异系数缩小到0.4左右。
——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形成,营商环境便利度居全国第一方阵,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建成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延安精神进一步弘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的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大幅增强。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秦岭、黄河流域等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森林城市实现全覆盖,生态环境满意度达到90%。
——高品质生活迈向更高水平。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降至2.8以内,“一老一小”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高效能治理实现新提升。法治陕西、平安陕西建设卓有成效,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显著提升,政务服务基本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完善,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的体制机制日益健全,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第二篇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打造西部创新高地
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牵引,以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为突破,推动企业创新、人才创业、政府创优,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密切对接,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有机融合,让创新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第六章 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坚持“四个面向”,统筹利用好各方面创新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强化技术创新突破,加快形成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技术突破、以技术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格局,建设面向西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总体布局,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认真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发挥科教资源和国防科技优势,依托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大基础领域研究投入力度。按照国家统一规划部署,围绕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前瞻引领型、民生改善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积极推进全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行动计划,围绕优势领域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陕西实验室体系,优化省级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布局,培育和争创国家实验室。优化学科设置,加强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建设,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努力在生命科学、空间技术、新型光源、未来能源等领域,突破形成一批“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建设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2025年全省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提高0.1个百分点;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支出比重达到8%。
加强应用技术开发。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省内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输变电、数控机床、煤化工等标志性产业链,编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清单,组织实施重点产业链创新工程,统筹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资源,建立创新联盟和创新联合体,落实“军令状”制度,探索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试点领衔专家制、科研经费包干制,扩大后补助支持范围,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高效对接融通,建设一批新技术应用场景和中试基地示范项目,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我省产业发展加速向中高端迈进。
加强创新开放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集聚全球高端科技创新资源,使陕西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重要节点。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机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等在陕设立全球(区域)研发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院等,支持省内科研机构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推进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优化外国专家来陕政策,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到2025年,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陕工作数量占就业人员比重达到0.4‰。
第七章 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
打造西部科技创新港“双链深度融合示范区”。高起点、高水平建设西部科技创新港,布局建设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双创示范基地,设立创新港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吸引各类创投风投机构集聚,建立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中心,培育引进一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经纪人才,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全流程创新产业链条,打造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政策洼地和创新高地。
激发高校院所创新发展活力。推动在陕科研院所深化运行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转制类科研院所发展混合所有制、公益类科研院所章程式管理,提高科研院所提供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能力。重视省内军地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推广西北有色院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和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开放办所、专业孵化、择机退出、创业生态”发展模式,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构建以高校为引领、以产业园区为承载、市场化运作的环大学创新经济圈。
深化与央企协同创新发展。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要素融合、制度和标准对接为突破,围绕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业、军工电子等优势主导产业,探索“依托一个央企、建立一个基地、形成一批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支持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西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西安经开区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宝鸡新材料基地、汉中航空智慧新城、铜川商业航天科技园、西咸新区西北安全应急产业园、西电集团输配电产业园等做大做强。
增强高新区(经开区)创新动能。发挥国家级开发区骨干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孵化和产业化。实施高新区提质升级工程,推动全省开发区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创新协作网络。支持具备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优化布局建设一批特色型和综合型省级高新区,到2025年力争所有市(区)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实现全覆盖。鼓励全省各类开发区在创新孵化、产业合作、人员交流等方面深化与东部开发区合作。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和硬科技创新示范区。
推动科技成果交易和转化。发挥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作用,支持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西安科技大市场、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发展技术转移、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技术评价等科技服务。落实《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实施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支持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化服务机构,探索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到2025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以上。
第八章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健全以企业为投入主体、政府作政策引导、科技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研发激励机制。落实国家有关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重大装备首台(套)、重点新材料首批次、重要工业软件首版次保险补偿、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财政奖补政策,降低奖补门槛,激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特级建筑企业等设立研发机构,实现重点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深入实施“1155”工程,建立全省重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服务、小微企业孵化培育四级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达到25%和15%,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达到55%。
实施创新型企业腾飞行动计划。完善孵化体系,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高端科技企业引进力度,推动形成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群。实施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选择成长性高、创新潜能大的科研团队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强创业创新辅导和精准帮扶,打通科研人才向企业家转化通道。以“初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为路径,健全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机制和全程孵化体系,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生成一批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隐形冠军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孵化一批瞪羚、独角兽等高技术企业。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万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35家。
实施创新型企业上市、创新人才创富“双百工程”。大力推进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推动企业组织制度和运行模式创新,加速推动企业发展壮大。构建省市联动、省市县分级培育机制,形成“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梯次推进格局,带动科技人才创富。到2025年,力争实现100家科技型企业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等上市,实现100位科技领军人才创富。
第九章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统筹全省创新资源布局,建设以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以西安、宝鸡、汉中等创新型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科技创新城(园区)为主要载体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巩固提升创新型省份建设。
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聚集区。依托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重点科研机构、骨干龙头企业,按照创新引领、要素集聚、产城融合原则,整合优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建设西安科学城、西部科技创新港和杨凌农科城、榆林科创新城、宝鸡科技新城等,形成全省科技创新主要聚集板块。发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牵引作用,布局重大科研设施、服务平台、检测检验、众创空间等公共服务平台,吸引高水平大学、科研单位、创新型企业、金融机构入驻,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引领和支撑全省创新驱动发展。
推动三大区域创新互动合作。推动关中与陕北、陕南加强创新协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实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与创新驱动紧密结合。鼓励各市区探索“创新飞地”“人才飞地”“离岸孵化”“研发总部”等创新驱动发展有效途径。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各类孵化器与各市、县、区加强合作,建立孵化在高等院所、转化在本地的创新模式。推动西安高新区、西安经开区等具备条件的园区“走出去”,发展“飞地园区”,实现创新资源与要素资源、产业资源优势互补和高效配置。
第十章 完善融通创新生态
加强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破解人才流动、资金筹措、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等方面存在的制约短板,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构建政产学研用金一体的现代创新群落,到2025年创新生态系统排名居全国前列。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强化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人才和高技能应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完善支持企业引进人才的政策措施。建立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集聚政策,畅通校企人才交流渠道,研究设立人才引进创投基金,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境外培训和国际人才交流等方式,广泛汇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开辟海外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探索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到2025年,研发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达到0.7%。
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活力。深化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等改革,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长期使用权试点。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大力培育高价值发明专利,加快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建设全省知识产权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中国(陕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到2025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实施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支持国内外高品质孵化团队来陕开展业务。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高新区建设加速器,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星创天地,培育一批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及公共服务平台,高质量办好“双创活动周”等活动,力争到2023年全省高校大学科技园及众创空间等载体全覆盖,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县域全覆盖,功能齐备的创业中心县域全覆盖,到2025年国家备案双创孵化载体达到300家。
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和科技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形成科技、金融、产业、人才良性互动。发挥政府性引导基金作用,扩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健全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联动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早中期创新型企业、小微企业发展。支持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引导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科技信贷事业部、科技金融中心,积极创建国家西安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到2025年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900亿元。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勇于创新,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和引领者。积极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研究建立研发失败、成果转化容错和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科研创新失信惩戒机制,加强学风建设,坚守学术诚信。推动创新文化、创新精神、创新价值融入社会发展理念,推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植根社会发展。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第三篇
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实体经济为根本、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集群,增强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发展生态,不断提升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十一章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贯彻制造强国战略,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组织体系,补短板锻长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十四五”时期,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工业投资年均增长6.8%,形成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强化应用牵引、整机带动,树立省级工业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产品“一条龙”示范应用典型,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链建立省级领导牵头的“链长制”,分行业做好产业链发展战略设计;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光伏、新材料、汽车、现代化工、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编制产业链全图景规划,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以汽车、光伏、半导体、机床等为重点,支持省内企业加强协同发展,提高本地配套率,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和治理,加大战略并购力度,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能级。
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深入贯彻质量强省战略,坚持质量、标准、品牌“三位一体”推进,全面提升“陕西制造”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加强标准、计量、专利、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能力建设,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继续实施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建立健全质量激励制度,在重点领域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制度,支持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到2025年消费品质量平均合格率保持在92%以上。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开展陕西制造业标准化试点示范。支持企业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知名品牌,培育创建一批区域特色农业品牌。
推动制造业融合化发展。推广“陕鼓模式”,引导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发展服务环节,推动生产服务型企业创新服务供给,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全产业链价值。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建设一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陕西)分中心建设,构建“5G+工业互联网”生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等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
第十二章 提升能源产业高端化水平
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清洁化高端化为目标,以保障能源安全为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为根本动力,加强资源绿色开发和高效转化利用,以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以产业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促进产业链延伸,实现能源、经济、生态一体化高效发展,构建万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创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发挥榆林能源资源富集和产业基础优势,依托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科创新城创新平台、能源骨干企业,加大能源化工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示范,打造政产学研用创新全链条体系,推动榆林能源化工产业向清洁化、高端化升级。聚焦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与耦合替代、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低碳化智能化多能融合与区域示范,积极创建以能源技术革命为引领、以多能融合为特征、以能源生产消费和体制改革为抓手的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
推动煤油气高效集约绿色开发。持续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推进转化项目配套和资源接续的现代化矿井建设,推动大型煤矿智能化改造,打造绿色智能煤矿集群。坚持常规与非常规资源开发并重,注重生态保护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石油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保持原油产量、加工量基本稳定,天然气产量较大增长。到2025年,全省原煤、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7.4亿吨、2700万吨、360亿立方米。
建设清洁能源保障供应基地。加快电源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统筹城市和工业园区供热、煤矸石煤泥资源综合利用、先进载能工业协同发展,推进电源布局战略北移,严格控制关中煤电规模,加大煤电淘汰关停和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有序开发建设水电和生物质能,扩大地热能综合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占比。按照风光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模式,优化各类电源规模配比,扩大电力外送规模。到2025年,电力总装机超过13600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6500万千瓦。
实施能源化工延链补链行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拓展煤油气盐多元综合循环利用途径,发展精细化工材料和终端应用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强化多能融合,全面提升能源化工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序推进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煤油共炼等示范工程,发展高端化、差异化聚烯烃产品,合理控制煤制乙二醇规模,突破煤制芳烃技术瓶颈,推动向下游聚酯、工程塑料、特种橡胶、高分子复合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延伸,带动相关专用化学品和医药中间体、高端碳材料、服装面料、化纤包装等产业一体化发展。
第十三章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融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支柱产业提质增效;抓紧布局人工智能、氢能、未来通信技术、北斗导航、生命健康等新兴未来产业,着力壮大新增长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三星、华为、中国电子、中兴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壮大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构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完整产业链,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建设全国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提升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能级,突破前端材料制备及大尺寸晶圆设备产业化,持续扩大闪存芯片制造产业规模,提升功率器件高端化制造水平,争取逻辑代工生产线落地,巩固提升封装测试竞争优势。围绕高纯度氢氟酸、光刻胶等集成电路生产耗材,引进行业先进企业,提高集成电路本地配套率。推动新型显示向高端化升级,力争在OLED等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显示模组制造等领域实现产业化突破。发展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智能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终端产业,到2025年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航空,推进大型运输机系列化研制生产,推进运8、运9系列产能提升。加快MA700飞机国产化研制取证并进入市场,开发多用途飞机。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围绕C919/CR929、ARJ21、AG600等重大机型开展配套,推动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关键部件、专用设备等产业自主发展。积极发展飞机维修,壮大航空产业规模。航天,围绕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重大专项,加快新一代航天运载动力系统研制,推动航天液体、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系列化发展,探索未来单级入轨飞行器及新型混合动力系统。强化商业航天卫星测运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商业航天发展。卫星及应用,依托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航天五院、中电科二十所、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等单位,发展北斗终端、核心芯片研发制造、测控运营、通信应用、位置服务等产业。推动地基增强技术覆盖,加大在自然资源利用、勘察测绘、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现代农业、智慧物流等领域应用,积极构建泛在、融合、智能的北斗卫星应用服务体系。增材制造,发挥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技术领先优势,加大耐高温树脂、铸造用材料、钛合金等新材料的研发,突破激光选区熔化送粉一体化控制、成形精度和成形稳定性等关键技术,加快发展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医用材料等增材制造装备以及增材制造精密元器件、数控软件研发及应用。数控机床,支持秦川机床等技术改造,发展高精、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提升机床可靠性、精确保持性,提升市场竞争力。
新材料。以西安、宝鸡国家新材料基地建设为支撑,发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聚焦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电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半导体、冶金、汽车、医疗等民用市场领域需求,发展金属纤维、超导材料、高温合金等金属材料,碳材料、高性能弹性体等非金属材料和生物医药、新能源领域前沿新材料,加快核心技术、关键工艺、生产设备突破升级,推动形成上下游企业互动对接、区域间协作配套产业集群。
新能源。光伏,抓住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机遇,依托省内骨干龙头企业,推动智能光伏产业发展,加强高效单晶棒材、单晶硅片、高效单晶光伏电池与组件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引进培育逆变器、光伏玻璃等配套产业,形成以光伏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氢能,立足氢能资源优势,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国内外氢能先进装备企业,加快形成氢能储运、加注及燃料电池等产业链。支持榆林、渭南、铜川、韩城等建设规模化副产氢纯化项目,形成2—3个千吨级燃料电池级氢气工厂,具备万吨级氢气资源储备和升级基础。风能,围绕风能装备上游兆瓦级新型风电机组、海上风电机组制造薄弱环节,补强核心零部件、发电机、控制系统等技术关键环节,推动由单一发电机制造向整机研发与制造、控制器、电机研发与制造等全产业链转型。
绿色环保。发挥陕鼓动力、陕西环保集团、航天六院等企业单位引领支撑作用,聚焦系统节能、水气土环境污染治理、尾矿资源化及工业废渣利用等重点领域,加强关键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攻关和产业化。充分发挥园区集聚和示范引领作用,建设一批绿色环保产业园区,构建多层级产业集群。推动节能环保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向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升级。
新能源汽车。坚持做大整车、做强配套、突破关键,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重要生产基地。依托陕汽、比亚迪、法士特等骨干企业,吸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传感器、车载操作系统等配套企业集聚。加强新能源汽车研发,强化整车技术创新,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推动与互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充换电、加氢、信息通信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使用效率。
人工智能。依托西安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西安丝路类脑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等平台机构,加强人机混合智能、群体智能、自主协同与决策等理论研究,推动类脑计算、生物特征识别、深度学习、新型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突破,建设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拓展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汽车、智能终端、智慧文旅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秦川机床集团、渭河工模具公司等研发机构和优势企业,加快布局智能软硬件产业,争取在机器人关节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实现技术突破升级。
生命健康。瞄准生命健康前沿,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工程,推动基因编辑、细胞修饰、新型偶联、创新靶点发现等技术研发,布局高性能有源医疗器械、医学3D打印设备、手术机器人等新型医疗器械。推进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建设,培育符合国际规范的基因检测、细胞治疗等专业化平台。推进核酸检测、人工晶状体、组织皮肤、生物医药中间体等新型产业规模化。发展生物农业,推动畜禽疫病防控的干扰素、生物兽药、生物农药原料药等产品研制与产业化。
第十四章 构建服务业发展新体系
顺应制造业服务化、消费个性化多样化趋势,推动服务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推动跨越融合、模式创新,建设若干现代服务业聚集示范区,构建优质高效、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7+5”服务产业新体系。到2025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
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和专业化水平。金融,支持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地方法人机构做大做强,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主体,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建设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物流,提升西安、宝鸡、延安国家物流枢纽发展能级,完善“三网三港”核心物流网络,打造多元化、国际化、高水平物流产业体系。支持榆林开展铁路市场化改革综合试点,建设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域大宗商品集结中心。支持安康建设“无水港”,打造秦巴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建设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物流服务新模式,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会展,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推进会展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西安、杨凌等加强与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合作,引进一批优质品牌展会和国际知名展会,推动会展业向高端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依托华为、中兴、中软国际、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发展基础支撑软件、行业应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技术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等信息服务业,支持西安市争创“中国软件名城”,到2025年从业人数突破50万人,出口突破30亿美元,产业规模5000亿元。科技服务,发展信息检索、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转移转化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科技中介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等,打造100家左右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电子商务,实施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行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电子商务聚集区,扎实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建设,培育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发展区域性特色化平台,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创新。创意设计,支持西安申报设计之都,大力推动产业设计化和设计产业化,加快传统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升级,依托优势产业培育建设一批高端化、专业化的工业设计中心,积极发展建筑设计、能源设计、时尚设计等,提升陕西设计生产水平。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性升级。文化旅游,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旅游景区与线路同步构建,推动文化旅游向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升级,建设关中综合文化产业带、陕北民俗及红色文化产业带、陕南自然风光生态旅游产业带,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一批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 大众旅游和乡村旅游,全面建设全域旅游示范省。到202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旅游总人次达到9亿人次,形成文化旅游万亿级产业板块。健康养老,积极发展医药产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大健康产业,推动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加快安康、铜川、西安等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建设一批省级中医药康养示范基地。家政和休闲,开展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实施家政培训提升行动,建设一批以家政服务相关专业为特色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树立行业标杆和服务典范。商贸服务,实施实体商业创新转型提升工程,促进“互联网+商贸”流通模式创新,建设一批线上线下新兴消费体验中心,鼓励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教育培训,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语言培训、企业培训、IT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少儿培训、课外辅导培训等,扶持一批教育培训龙头企业。
第十五章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立足产业升级和做大做强,坚持淘汰与改造提升并举,推动食品加工、石油(煤炭)化工、冶金钢铁、建筑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造专项行动,加大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度,五年实施项目4000个以上。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快行业结构低碳化、制造过程清洁化、资源能源利用高效化、园区建设绿色化,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加大行业兼并重组,变革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推动向“制造+服务”“产品+服务”转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深入贯彻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国家战略,实施网络强省建设行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到2025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左右。
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融合集成创新应用,鼓励数字驱动型企业加快向各行业渗透,大力培育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应用等新增长点,壮大数字产业体系。统筹各类数字经济园区试点示范,推进西咸新区国家级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国内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高地。构建数字化网络化应用场景,开展“5G +智能制造”“5G+智慧医疗”“5G+智慧教育”“5G+文化旅游”等应用示范,重点建设100个示范应用场景。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制造、农产品安全追溯、金融、社会信用等领域应用。
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发展数字化小微园区,培育一批数字化服务企业和创新应用企业,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建筑业等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加强联动和跨界合作,发展网络体验、智能零售、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打造数字经济新实体,培育数字化新业态。依托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推动数字创意与生产制造、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健康医疗与养老等深度融合发展。落实包容审慎监管要求,建立适应平台经济发展的新型监管机制。
加强数据资源开发保护利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完善数据开放共享、权属界定、交易流通等标准,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建立完善以“政—政”数据共享、“政—企”数据开放、“企—政”数据汇集和“企—企”数据互通为主体的数据要素流通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建立数据登记确权、评估、定价等服务机制。健全数据流通市场环境,明确数据采集权、控制权等核心权属,厘清相关方的法定权利和义务,确保数据交易流通健康有序。
第十七章 优化产业平台和空间布局
把提升平台能级与优化空间布局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全省产业板块精准化定位、集群化布局、园区化承载、专业化提升,加快形成分工科学、竞争有序的产业发展格局。
提升产业发展平台综合效能。围绕打造关中高新技术应用产业平台、陕北煤油深加工产业发展平台、陕南生态健康产业平台,加强全省各类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建设,明确主导产业,构建多层级产业发展承载平台。引进培育一批龙头性、功能性的平台企业,打造产业链互补、上下游融合的产业共同体。建立导向清晰、指标规范、权重合理、分类分档的“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推进“标准地”制度改革,引导创新要素、土地、能源、环境容量、金融等向亩均综合评价高的企业、行业和园区集聚,提高单位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率。
建设关中先进制造业大走廊。以陇海交通线为主轴,以西安、宝鸡、咸阳重点制造业板块为主体,以渭南、铜川、杨凌示范区和西咸新区先进制造业为补充,集中布局一批军民、央地、部省、省市共建先进制造项目和平台,承接国内外高端制造业转移,加大资金、土地等保障,推进产业发展空间相对集聚、功能适度错位、产业链相互配套,构建以西安为中心、以宝鸡为副中心、横贯关中平原的先进制造业大走廊和国防科技工业产业带,打造我省工业发展的“主脊梁”。
优化“一区六基地”能源发展格局。充分考虑产业转型升级方向、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区域发展定位等因素,优化全省能源开发布局,加快构建“一区六基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一区,即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六基地,即延安综合能源基地、关中能化装备制造服务基地、渭北多能互补示范基地、大西安能源科技创新基地、彬长旬麟清洁低碳能化基地、陕南绿色清洁能源基地。
打造九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功能组团。统筹产业布局,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发展动能强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组团。西安高新区组团,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西安经开区组团,重点发展节能、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能源装备等产业。西安航空基地和富阎组团,重点发展航空制造、新材料等产业。西安航天基地组团,重点发展航天装备制造、卫星及应用等产业。宝鸡高新区组团,重点发展钛及钛合金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石油钻采装备、数控机床等产业。咸阳高新区和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组团,重点发展新型显示器件、智能终端、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产业。杨凌示范区组团,重点发展智慧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产业。榆林高新区组团,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无人系统等产业。汉中经开区组团,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
构建“一核多极”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一核”,即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高端服务核心区,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文化创意、检验检测、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医疗服务、会议会展等产业。宝鸡,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医疗康养、商务会展、职业培训等产业。咸阳,重点发展临空经济、乡村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渭南,重点发展观光旅游、健康养老、休闲度假、航空体验、职教培训等产业。榆林,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能源金融等产业。汉中、安康、商洛,重点发展山水旅游、生态康养、特色民宿、文化创意等产业。延安,重点发展红色旅游、数据存储、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产业。铜川,重点发展红色旅游、中医康养、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等产业。杨凌,重点发展农业观光、会议会展、运动休闲等产业。
第四篇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完善内需主导、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形成良性循环。
第十八章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坚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标新发展理念,对接国家战略、聚焦重点方向、着眼民生需求,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能源化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现代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10大领域2000个左右、总投资10万亿元重大项目建设,保持投资增长后劲,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持续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大5G网络、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能源、科技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公共安全、能源电力、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城镇设施、社会民生等基础性领域投资。优化投资空间布局。到2025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8%。
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进一步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推动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和撬动作用,做好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区分轻重缓急、公共属性和市场属性,优化政府投资的方向和结构。推进市县投融资高质量发展,一体化推进项目谋划实施、存量债务化解、融资平台整合升级、优质资产盘活,提升市场化融资能力。到2025年,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
第十九章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落实和创新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方向转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5万元,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
实施消费扩容提质工程。提升传统消费能级,稳定汽车、住房、成品油等传统大宗消费,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陕菜品牌建设,推动餐饮品质革命,发展智慧餐饮、绿色餐厅。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推动互联网医疗、在线文娱、智慧旅游、智能体育、智慧广电等新型消费发展,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健康、教育、体育、育幼、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不断扩大节假日消费。适度增加公共消费。
完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推进西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开展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推进步行街试点示范,培育一批国家级示范商圈和老字号特色街区。发展夜间经济,建设一批夜间经济消费聚集区。推进“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推行“8+N”一站式集聚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加快城乡流通网络建设,构建多层次流通体系。大力培育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加强老字号挖掘保护,培育一批优质老字号企业。以大型市场、专业市场为重点,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打造电商平台、物流平台、交易平台。
大力优化消费环境。推行消费者维权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完善消费后评价制度。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实现线上线下协调互补、市场监管与行业监管联接互动,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虚假宣传、价格欺诈、泄露隐私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第二十章 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以优化提升、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推进交通强省建设
深入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以建设枢纽交通、综合交通、人民满意交通为引领,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提升交通的战略支撑能力。到2025年,全省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交通网络布局更加优化,高效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提升铁路网。按照“完善骨架、强化周边”的思路,推进“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建设,加快包海大通道在陕路段建设,实现关中、陕南、陕北要素流动快捷畅通。适时启动绥德至太原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强化陕西铁路网,巩固枢纽地位。推进西平铁路增建二线和一批铁路专用线建设,完善干支协调的集疏运系统。到2025年铁路营运里程争取达到65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运里程争取达到1500公里。
优化公路网。强化中心、畅通通道、加密联通、提升效能,持续推进全省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快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2条高速公路环线,启动西安大环高速公路方案研究工作,有力支撑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序实施连霍、福银、京昆、包茂等国家通道部分路段扩能工程,提高拥堵路段通行效率。推进岚皋至陕渝界、吴起至华池(陕甘界)、洛南至卢氏 (陕豫界)等高速公路建设,进一步畅通与重庆、甘肃、河南等周边省市高速通道。以低等级路段升级、拥堵路段畅通为重点,加快普通国省干线改造,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旅游资源富集区和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路网质量和服务水平。到202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0公里,省际高速出口达到29个以上。
拓展航空运输网。持续提升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优化支线机场布局,加快完善通航体系,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建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扩大枢纽航权,优化航线网络,提升航空旅客中转服务水平,基本建成我国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枢纽。提升榆林机场航空枢纽功能,推动汉中机场、延安机场、安康机场高质量发展。加快府谷、宝鸡、定边等支线机场建设,有序推进通用机场建设,争取全域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到2025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及地区通航城市达到70个、年旅客吞吐量6700万人次、中转比例15%,全货运航线通航城市40个、年货邮吞吐量80万吨。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网。完善西安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布局,推进“多轨有效衔接”“多网有机融合”,提升轨道交通网络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序推动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建设,适度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向中心城区外围延伸,支持有需求的市(区)优先推动地面公共交通发展,提升地面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到2025年,西安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22公里。
第二节 强化水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构建水供给保障、水灾害防御、水生态治理、水资源监管“四个体系”,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完善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推进重点水源、跨流域水资源调配等建设,构建互联互通、丰枯调剂、多水源联合调配的区域供水网络体系。完善黄河小北干流、渭河、汉江、无定河等重点河流防洪设施,补齐中小河流防洪、城乡排涝、病险水库加固等薄弱环节突出短板,强化江河湖泊和水工程防洪调度,提升水灾害防御能力。推进渭河流域、黄土高原泥沙集中来源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等重点区域水生态治理。加强城市供水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和联村并网集中供水工程,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化、信息化监管水平。
第三节 构建安全高效现代能源基础设施
智能电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提升电网运行智能化水平。统筹省内骨干网架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提高省际省内电力互济保障能力。建设750千伏陕北至关中Ⅲ通道,形成“三纵一环网一延伸”的骨干网架,增强陕北向关中送电、关中和陕南互济能力。优化330千伏和110千伏电网布局,保障中心城市和城乡区域可靠供电。加快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积极谋划陕北—华东、华中特高压直流送电工程。“十四五”时期电力外送能力达到3000万千瓦,打造西北电网跨区电力交易枢纽。
油气管道。优化完善并充分利用现有原油、成品油管道,提高油品输送能力。加快省属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推动省属输气管网与国家管网互联互通,完善支线管网布局,加强城镇燃气管网建设,建成榆林—西安、关中环线南北联络线、大牛地气田与靖西线联通线、川东北至陕南输气管道,形成以西安和榆林为中心,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干支互通的天然气输配骨干网格局。
储气库。加大天然气储备调峰能力建设,建成陕224储气库、陕17储气库、榆林37储气库、延安富县储气库以及西安、渭南、咸阳3个液化天然气(LNG)储气调峰设施。推进延安液化天然气储气项目建设。到2025年,全省储气库工作气量达到20.62亿立方米,有效保障全省天然气稳定供给。
第二十一章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适度超前、集约高效、建用兼顾、协同融合,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作用,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锻长板、补短板,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制定并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统筹推进数字型、融合型、创新型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重点推进数字型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需求导向和战略导向相结合,依托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国家级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区等重大平台,以5G、云数据中心、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超算中心等为重点,加大全省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自主安全可控、智能泛在、万物互联、融合高效、数据互通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全面高效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到2025年,全省固定宽带用户下载率达到75兆位/秒。
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强化集成创新、推进开放共享,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推动交通、能源、电网、水利、市政、文化、教育、体育等传统基础设施迭代升级,提升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聚焦城市管理、交通物流、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一批基础设施智慧化融合应用示范,加快建设智慧陕西。
第二十二章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推动供需有效衔接。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加快淘汰过剩落后产能,持续推进“僵尸企业”治理,引导有序退市,妥善处理人员安置等遗留问题,加快市场出清,为优质产能释放腾出环境容量和生产要素。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块,启动实施一批淘汰落后产能、“腾笼换鸟”试点示范工程。更加重视预期管理,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增强政策连续性、应变性和可预期性。
打通经济循环堵点难点。发挥能源大省优势,深化电力等体制机制改革,有效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落实和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畅通各项支持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机制,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以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为重点,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促进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加强对统一市场的监管,创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环境,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营、招投标等方面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检查,清理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政策文件,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支持西安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建设,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打造供应链平台,培育一批行业带动能力强的供应链领先企业,持续构建现代化、全球化、智能化供应链体系。建立关键零部件与设备进口绿色通道,引导进出口业务占比较高企业完善供应链体系,围绕关键零部件加强战略资源储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第五篇
完善区域发展战略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坚持全省发展“一盘棋”,坚持在差异化中协同、一体化中分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统筹好项目安排和要素集聚,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联动性、整体性。
第二十三章 抓住用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树立大协作、大开放、大融合理念,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化与各省市战略合作,拓展区域发展合作空间。
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聚焦“五通”战略要求,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标准,推进西安“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国际交流合作和创新开放新模式。加强与重庆、四川、河南、新疆、内蒙古等省市区合作,共同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运营和差异化发展,共同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空中丝绸之路等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通道共建。深化与福建人文交流合作,共同争取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框架下的高级别论坛,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双起点的联动发展。拓宽与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市合作,探索陆运体系与全球海运体系无缝对接机制,助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加强与黄河流域省区战略合作。发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作区联席会议作用,搭建合作平台,加强与黄河流域省区全方位合作,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山西黄土高原交接地区协作,共同保护黄河晋陕大峡谷生态环境。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协作,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西安、渭南、洛阳、郑州深化交通互联、产业互动、要素流通,建设郑(州)洛(阳)西(安)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推动晋陕蒙 (忻榆鄂)等跨区域合作,加强陕甘宁蒙晋交界地区能源合作,统筹能源化工重大项目区域布局,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和水污染共治。
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依托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深化津陕对口协作,建立产业协作机制和合作平台,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与长三角地区经贸合作层级,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区城市间的合作联动,持续办好陕西—长三角经济合作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深化与江苏全方位合作,推动江苏企业来陕投资兴业、共建产业园区。依托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等招商活动,深化与广东、香港、澳门战略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经济、人文、生态、基础设施为纽带,深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共同推进西汉蓉航空产业带建设。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建设,加快打通与长江黄金水道快速连接通道,共同推进秦岭巴山生态环境保护,打造沿江绿色优势产业集群。
第二十四章 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提升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抓好“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建设,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加快现代化发展步伐,提升对陕西、对西北发展的带动能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走“科创+产业”道路,围绕核心产业推进强链、围绕新兴产业加快补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全国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基地。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加快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增强全球高端要素配置能力。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与修复,建设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城市。
建设榆林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坚持重大项目引领、重大园区承载、先进技术应用示范,有序高效绿色开发能源资源。支持榆林大力发展接续产业,深化与西安先进制造业互动合作,推动产业体系加快转型升级。支持榆阳—神木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品质,进一步吸引人口集聚,实现中心城区人口过百万,建设呼包鄂榆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支持榆林与呼和浩特、包头、银川、鄂尔多斯等城市协同发展,加强交通、产业、科技、环保、民生、政策等精准对接,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
优化“一市一策”体系。着眼发挥比较优势,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引导各市区差异化发展。支持宝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智能制造、高端制造,建设全省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咸阳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承接西安部分产业转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西安都市圈核心区。支持铜川高质量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支持渭南全方位深化与西安市融合发展,加强产业配套协作,推动工业倍增,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支持延安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升清洁能化产业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动力。支持汉中深化与广元、达州、巴中等城市协同发展,积极融入西安都市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格局,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城市。推动安康以汉江沿岸和月河川道为重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高标准建设富硒食品原材料种养殖基地和深加工基地,打造中国富硒产业聚集区。支持商洛融入西安都市圈发展格局,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循环新材料,做强大秦岭旅游目的地,打造气候康养示范城市。支持杨凌发挥农业技术创新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探索涉农改革试点,扩大农业合作领域,打造“三区三高地”。
第二十五章 推动关中陕北陕南协调发展
以布局优化为重点,提升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水平。尊重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创新协同治理、合作共建、利益共享、考核激励等制度安排,加强生产力布局引导,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规划协同、产业合作、设施共建、服务共享、政策联动的融合发展新机制。以关中产业布局一体化为目标,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引导西安非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向关中地区有序疏解转移,支持关中各市区加强与西安产业协作配套,放大区域竞争整体优势。
以能源革命为引领,加速推动陕北转型升级发展。高水平建设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延安综合能源基地,强化创新引领,推进能源技术融合创新和产业化示范,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坚持绿色化发展,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强能源资源一体化开发利用,合理降低工业电价,推动能源化工产业向精深加工、高端化延伸,带动能源偏好型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建立以能源为主导、多元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路径,夯实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基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挖掘陕南绿色生态优势,打响秦巴生态品牌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产品品牌,扩大生态有机绿色产品供给,培育生态康养、休闲度假、绿色食品等新增长点,建设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打造全国优质生态产品基地。以主体功能区为引领,开展各类绿色循环发展试点示范,发展“飞地经济”。完善生态多元化补偿机制,加快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
第二十六章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推动县域城镇化建设。适应农民日益增加到县城就业安家的需求,扎实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强化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开展县城建设示范县创建行动,在富平、三原、岐山3个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县城,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配套设施提级扩能,加快补齐公共卫生防控救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污水收集处理、排水管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短板弱项。
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强对全省县域经济的分类指导,用足资源禀赋,完善支持政策,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大县、工业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名县、电子商务示范县。实施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提升工程,完善配套功能,推进市场化运营,引导项目、资金、人才等集聚。实化细化“一县一策”,设立县域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每个县(市)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深度融入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区域经济板块发展体系,因地制宜做精做强1—2个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市县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升级,每个县(市)打造一个综合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平台,引导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到县城创新创业。大力推进县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推进县级政府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幅提升基层政府服务效能。支持县域内符合条件的园区向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升级,建设一批县域特色产业园区。深化扩权强县试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县改区设市,在改革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自主权。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办法,健全争先进位奖励机制。
第二十七章 推进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施新一轮革命老区振兴计划,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精神,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合理增加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增强革命老区发展内生动力,支持延安在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走在前列。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提升“圣地延安”等红色文化品牌价值,推动照金、马栏等红色景区提档升级,促进旅游与文化、教育、培训等深度融合,形成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红色旅游体系。提升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省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革命老区工作机制,引导大型民营企业在老区开展帮扶活动。
加快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指导,推动全省资源型市县加快转型发展,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支持铜川创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扎实推进澄城县、王益区等国家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实施避灾移民搬迁、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治理等项目建设。推动印台区、彬州市、韩城市、潼关县等实施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推动子长市、府谷县等成长型资源县区加强资源开发规划管理,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实现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
第二十八章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坚定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各县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城市化地区主要包括关中地区、榆林北部地区以及延安市、汉中市、安康市等部分县(市、区),占全省总面积25.78%,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引导经济、人口、创新资源高效集聚,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有效保护区域内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包括渭南、延安、咸阳、宝鸡等部分县,占12.55%,实行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方针,着力提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保护耕地,禁止开发基本农田。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秦巴山地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延安沿黄地区、子午岭地区、黄龙山区和商洛南部地区等,占61.67%,实行保护为主、限制开发的方针,引导把发展重点放在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生态产品上。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全省“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实行最严格的管控,形成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政策,把支持经济发展和集聚人口的政策进一步向城市化地区聚焦,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向农产品主产区聚焦,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特别是生态保护修复的政策进一步向生态功能区聚焦,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
第六篇
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为重点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优化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空间格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补,推进人口有序转移,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
第二十九章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坚持尊重意愿、存量优先、循序渐进,持续推进户籍制度及配套改革。进一步放宽落户政策,全面取消全省(除西安市外)落户限制,实行“实际工作+实际居住”即可落户的户口迁移政策,逐步实现省内(除西安市外)户口通迁。加快推动已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率先在城市落户,探索建立以经常居住地登记的户口制度。完善现代人口管理制度,提高户籍迁移便利度。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以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社会保险等为重点,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逐步使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户籍人口享有同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对企业缴纳社保的稽查,强化用人单位社会责任。统筹发挥企业、职业院校等作用,强化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倡导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营造和谐温暖的社会氛围,强化权益保障和人文关怀,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完成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得以退出上述权益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消除农民进城落户的后顾之忧。鼓励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农村承包地经营权,完善农村“三权”在依法自愿有偿前提下的市场化退出机制,确保农民依法获得合理补偿。
第三十章 推动城市群(带)建设
把握城镇化客观规律,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构建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主体,以大中型城市为引领,以骨干交通、经济走廊串联的城镇带为主要支撑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健全陕晋甘三省联席会议制度,围绕交通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分工协作等领域重点突破,促进城市群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健全常态化信息沟通、项目推进合作和政策协调机制,支持西安建立关中平原城市群市长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形成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以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优化城市群空间内部结构,支持宝鸡与天水、平凉、庆阳、陇南等深化合作、联动发展,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推动关中平原、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深化与中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城市群互动发展,提升城市群发展能级。
培育四条城镇发展带。陇海城镇带,强化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宝鸡、渭南、杨凌等重要节点的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加强城市分工协作,形成现代化的产业带和城镇集聚带。包茂城镇带,推动榆林、延安、铜川、安康等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靖边、安塞、王益、三原、镇安、岚皋等沿线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沿汉江城镇带协同联动。陕南城镇带,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带建设全过程,尊重自然山水格局和脉络,坚守绿色发展底线,着力加强汉江两岸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口相对集聚、产业布局相对集中,积极探索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互动模式。长城城镇带,深度融入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格局,积极参与呼包鄂乌协同发展示范区、黄河“几” 字弯都市圈建设,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高效协同的沿长城城镇连绵带。
优化城市人口规模结构。引导全省城市依据区位禀赋、发展基础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定位和人口规模,加快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防止城市“摊大饼”式无序扩张。推动关中和陕北城市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引导陕南城市把生态环境作为最大刚性约束,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人口逐步有序向城镇转移,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三十一章 培育建设西安都市圈
以西咸一体化发展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以构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