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与文化:中国公益实践与理论的本土化转型”第十二次慈善百人论坛在山东尼山圣境举办

2019年11月16日,由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主办的“慈善与文化”第十二次慈善百人论坛在山东曲阜尼山圣境举办。来自公益慈善界、高校、研究机构、企业、政府、媒体等不同领域的三十多位嘉宾在开放包容的氛围中激荡思想、自由对话,共同探讨与中国历史、现实与发展追求相适应的现代慈善理念价值和实践方式。

本次论坛分为仪式性与内容性两大议程环节。其中,仪式性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团主持。在该环节中,杨团代表慈善百人论坛召集委员会,为论坛的新正式成员《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杨平及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凌春香,分别授予了论坛成员专属的金质徽章与印章。至此,慈善百人论坛正式成员达32人。

其后,在杨团的主持下,本次论坛轮值主席杨平与下次论坛轮值主席、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健刚进行了论坛印章交接仪式。据介绍,拟于2020年举办的第十三次慈善百人论坛的主题定为“慈善与教育”。

本次论坛的内容性环节包括主旨报告、主旨报告评议、主旨报告讨论、案例分享、案例讨论、共识讨论等主要内容。

在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杨平以“中国公益的本土化道路”为题,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公益价值观演变历程进行了深度考察。在报告中,他强调公益领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讨论公益,必须将其与过去三十余年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结合起来,放在国际环境、政府政策、社会变迁的视野中理解公益领域的发展。

据此,杨平将中国公益价值观演变历程划分为萌芽、外来引入和本土发展三个阶段。其中,萌芽阶段,始于八十年代,扩散至九十年代中后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出现动员全社会进行资源捐赠,扶助弱势群体的组织化行为,其价值观主要还是中国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与此同时,个人主义价值观开始出现。外来引入阶段,始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扩散至21世纪前10年;在这一时期,国际发展工作的工作方法被引入中国,与此同时,本土组织出现并深受外来价值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价值观特点是自下而上、权利本位、社会权力制衡国家与市场。本土发展阶段,始于2008年,延续至今;期间,在公益参与主体不断扩展,既有形态被改造、公益价值受到商业价值冲击的同时,开始出现从中国传统价值汲取资源建设本土化公益的自觉。

杨平的主旨报告引发了论坛现场嘉宾的激烈讨论。其中,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沈原做出了六点评议:第一,报告总结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中国公益发展,对于展望中国公益发展的未来特别重要;第二,报告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公益发展历史进行的阶段划分很好,但对于各阶段特征的总结描述还可以讨论;第三,报告将公益理念发展与社会变动结合起来研究分析,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第四,在公益事业发展过程中价值观是恒定的,在历史演变中其基本内涵并不发生改变,改变的是价值伦理,具体到公益慈善领域,即变的是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公益慈善的组织和行为,而不是公益慈善的价值观;第五,怎么理解公益?应该要把由社会生产的公益与国家和市场生产的公共物品区别开来;社会中由社会组织来生产公益,故而,公益发展变化的一个基础线索就是看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第六,结合公益及其生产者即社会组织的发展,中国公益发展到现在暴露出两大问题,第一大问题是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教育、环保、救灾等领域的社会组织明显多于劳工等领域的社会组织,而这并不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第二大问题是当前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暴露出来两个危险的倾向,分别是体制化与市场化,这两个趋向的根本问题都在于社会组织脱离社会本位、偏离社会目标,而对这个根本问题的回应关乎公益组织在当前环境下的生存。

在案例分享环节,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主任、原国际小母牛组织中国主任陈太勇与台湾大华科技大学董事长、台湾财团法人“张老师”基金会前董事长暨执行长张德聪从实践者的角度,分别与现场嘉宾深入分享了“海惠·小母牛”与“张老师”基金会的发展历程、经验、成效及发展挑战。

陈太勇介绍,自1984年国际小母牛进入中国开展项目以来,海惠·小母牛在中国走过了“国际走向本土,本土走向国际”的历程,如何获得合法身份和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期间遇到的关键难题。回顾海惠·小母牛的历史,陈太勇充分肯定其在理念与实践方面的创新与成效,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对政策法律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估计不足;组织机构的自力更生机制和能力欠缺;项目创新尚在尝试探索;资源渠道还显单一;理事会、监事会和顾问委员会的作用发挥不够;机构的管理政策需要按照新的情况更新和完善。

张德聪介绍,财团法人“张老师”基金会是华人社会第一个以青少年为主的本土化社会心理援助辅导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张老师”基金会建立起了“专业谘商体系”与“志愿服务体系”双轨制,并秉持“帮人帮到底”的理念,整合心理辅导与社会工作,主动关怀并长期追踪服务对象。五十年来,“张老师”基金会共设立了12个“张老师”辅导中心,开通了64条电话辅导专线,辅导服务人次超过325万,所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人次达2200万。

在随后的案例讨论环节,陈太勇、张德聪与评议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晓毅、台湾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刘康慧以及其他现场嘉宾,在杨团的主持下,结合海惠·小母牛与“张老师”基金会的具体实践,围绕公益慈善组织如何在获得并拓展生存空间,如何应对环境变化,如何坚守社会使命、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创新,如何吸引和培养青年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探讨。

论坛的最后,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金锦萍的主持下,全体论坛嘉宾结合主旨报告与案例讨论,对本次论坛的共识进行了开放式的讨论与修改。在共识中,与会论坛嘉宾认为,处于巨变时代的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面临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公益慈善组织需要回归初心,彰显社会本位,同时又要创新社会价值,获得和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在此过程中,行动者有责任探索自身实践与理论发展的联系,提炼与总结自身实践的成效与困局,思想者有责任构建兼具本土实践适应性与世界及未来眼光的创新公益慈善文化体系。

慈善百人论坛由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主办,是2009年王振耀、徐永光、杨团、冯燕等热心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人士发起的“中华慈善百人论坛”的继承和延续,拟通过建设一个坦诚高效的对话平台,聚合华人世界先进的慈善理念和创新经验,引领并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慈善百人论坛秘书长王文总结发言中提到慈善百人论坛今后的改革方向是“把小百人论坛做小,把大百人论坛做大”。小百人论坛只面向正式正面开放,针对不同的议题,正式成员经召集委员会通过,可邀请权威专家参加。基于小百人论坛形成的议题共识,举办开放的大百人论坛,参会成员以百人为限,以定向邀请和公开报名筛选的方式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