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甘肃卫生健康事业十大亮点工作回眸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享健康甘肃

  ——2020年甘肃卫生健康事业十大亮点工作回眸

  2020年极不平凡。这一年,甘肃省卫生健康系统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我们众志成城、勠力同心,贡献疫情防控的“甘肃力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们努力拥抱美好的小康生活,健康扶贫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深化医改举措不断,努力消除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空白点,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提质”;聚焦新老难题和挑战,壮大人才队伍,拿出实招硬招高招,让人才和技术在基层落地生根……2020年,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人还以专业的技能、踏实的坚守、科学的精神、忘我的拼搏,守卫了家园的安全、人民的健康,推动着美好生活愿景的实现。

  2020年,“十三五”顺利收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十四五”发展“把脉”定向。在此,我们全面盘点和梳理了过去一年与重大民生、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十大亮点工作。

  一、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2020年,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提升党建质量,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党员带头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政治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全面开展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单位)活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集中学习研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做到“两个维护”上当模范、做表率。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连续两年把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纳入全省卫生健康工作重点任务,印发任务清单,着力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行书记、院长分设,理顺医院领导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积极推进医院章程修订,明确党委在医院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和机构设置等,指导完善公立医院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领导。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全面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质增效行动,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和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支部、带头讲党课等制度,持续提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水平。落实两个责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印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召开党风廉政工作会、推进会等,定期分析研判党风廉政建设形势。积极党章党规落实专项行动,每季度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章党规知识测试,深入开展医疗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和直属单位巡视巡察工作,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党规党纪意识。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开展“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争做英雄”主题活动、青年干部学习研讨和庆祝建党99周年系列活动,举办党史、新中国史和《民法典》等辅导讲座,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激发干部活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贡献疫情防控的“甘肃力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中,甘肃卫生健康系统的工作人员切实发挥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先锋队、排头兵作用,举全系统之力,以“疫情就是命令”的战斗姿态,及时、科学、统筹应对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省患者治愈率达98.9%,长期全国领先,未发生三代病例和社区传播,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零感染。自2020年1月28日起,先后有796名白衣战士承载着甘肃2600多万人民的寄托和愿望,义无反顾奔赴武汉,踏上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主战场,用扎实的技术本领、过硬的作风纪律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展现了甘肃卫生健康系统“援鄂领军”的良好形象。在国际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刻,甘肃勇于担当,作为全国第一个省份承担国家使命,对包机回国人员进行留观治疗。特别是由甘肃道地药材组成的“甘肃方剂”更是在甘肃疫情防控、驰援武汉、境外回国人员留观救治中大显身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甘肃方剂”还踏上远驰白俄罗斯等国的抗疫征程。甘肃的疫情防控成绩,得到了钟南山院士和央视“新闻1+1”栏目的点赞好评,我省及时全面公开信息的做法在省际间横向测评中取得五星好评,利用信息化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被人民日报评选为全国十大医疗健康类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

  三、健康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省卫生健康委始终将健康扶贫作为最大的底线、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和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落实干部包抓工作制度和专人督战制度,厅级、处级干部,分片包干推进攻坚工作。逐县逐乡、逐村逐项建立工作台账和政策落实台账,对标销号、逐项验收,贫困县应分类建设的13995个村卫生室(含医疗点)、1150个乡镇卫生院和75个县级医院,全部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并配备合格医生,实现了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的总体目标。精准落实贫困人口疾病救治和健康管理,实现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应治尽治,慢病患者应管尽管。省级和市州三级医院开展“组团式”帮扶,以分院模式一对一帮扶35个深度贫困县县医院,从重点专科、薄弱学科、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建设等方面大力扶持,大幅提升了县级服务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92.55%的万人以上卫生院配备有DR影像机、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和彩超(B超)等四项重点医疗设备。远程诊疗系统基本实现省、市、县、乡全覆盖,基层急、难、危、重症能第一时间得到上级医院的救治指导,大大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救治水平。贫困地区卫生健康事业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能发展,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和提升。

  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我省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区域综合医改试点工作,白银市、庆阳市及陇西县、临洮县、成县、甘谷县等7个县区,有序推进区域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地区在扩大分级诊疗病种、推进医疗服务机制创新、落实用人自主权和增加政府投入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加快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省37家三级医院和176家二级医院制定了医院章程,实现了章程制定全覆盖。4家国家试点和45家省级试点健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绩效考核、财务资产管理等核心制度。医院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改革成效逐步显现。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接近40%;绩效工资中用于激励的比例达到绩效工资总量的60%以上;平均住院日由8.6天下降至8天。落实全成本核算的二、三级医疗机构共167家占78.4%。有序推进59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探索推进医疗机构落实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五、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提质”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乡村医生管理办法(试行)》,为加强村医队伍管理和村医队伍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省、市、县三级投入约10亿元,为全省万人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彩超(含B超)和DR。543家基层卫生机构达到国家基本标准,80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建成社区医院45家,建成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开发远程培训平台,制定三年培训大纲,对全省基层医务人员分专业、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培训。全省乡村一体化管理率达到98.82%、绩效工资考核落实率达到98.40%。

  六、“互联网+医疗健康”高效便民

  2020年,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契机,建成1个省级、15个市级卡管平台。全省272家二级(含)以上公立医院,1825所乡镇卫生院,16493所村卫生室实现电子健康卡应用全覆盖。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发放电子健康卡2239.39万张,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83%。在线挂号人数 5370.76万次、检查2419.41万次、开方6931.17万次、取药 5152.77万次、收费5203.49万次。远程医疗实现乡级以上全覆盖。建成统一调度、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甘肃省远程医学信息平台,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截止2020年底,共接入3498家公立医疗机构,其中省级医院11家、市级医院62家、县级医院167家、妇幼保健机构96家、乡镇卫生院1443家。同时接入“两州一县”村卫生室1719家。完成远程会诊8578例,开展远程培训1362次,完成远程影像诊断3753例。搭建甘肃省健康出行码系统,按规范完成甘肃省健康出行码与国家防疫健康码的系统对接和应用前端改造,按标准汇聚使用疫情防控数据实现跨省互认。通过“健康甘肃”APP和“健康新甘肃”小程序全面推行甘肃健康出行码“智慧”防疫,实施高效率、低成本、全覆盖的人员精准管理,保障群众便利出行,促进人员有序流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被评为甘肃省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亮点之一。

  七、激活卫生健康人才一池春水

  通过明确各级人才工作任务、建立人才工作联动机制、动态掌握引才进展、召开全省卫生健康人才工作会、举办首届省市县乡四级人才招聘会等形式,进一步落实卫生人才引进保障政策,打通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通道,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提供招聘引才平台。一年来,全省招聘引进医学相关专业人才5400余人。我省聚焦高精尖缺和临床医学前沿领域,采取柔性引进方式,吸引全国知名眼科专家葛坚、姚玉峰在兰州建立首个眼科高端人才工作站,国医大师唐祖宣、石学敏、李佃贵,全国名中医陈宝贵等在省内设立工作站和传承工作室。此外,全省面向基层遴选树立行业首批150名骨干人才和150名优秀青年人才,招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1100人,并通过推动组团式帮扶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加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和急需薄弱学科建设、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服务、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措施,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八、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并召开全省中医药大会,为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遵循。我省制定2020年全省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工作要点,通过举办第三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推动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优势作用,大力开展中医药健康扶贫,开展县乡村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工作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全力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

  九、提升慢性“四病”管控成效

  2020年,我省持续做好死因监测、心脑血管疾病监测、伤害监测、慢阻肺监测工作。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孵化、培育工作,年内共建设3个国家级、3个省级示范区,所有市州均开展了示范区创建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甘肃省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2期建设基本完成,基本实现慢性病管理与监测、质量控制、考核评价信息化。全省共管理高血压患者205.9万人,管理糖尿病患者43.3万人,较2019年有了明显提升;依托甘肃省慢性病管理信息系实现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质量、管理数量双提升。全省96.59%的县级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工作,达到《慢性病中长期规划》阶段目标要求。全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4.48‰,首次实现了70%的市州报告患者管理率超过4‰的要求,患者发现率未达到4‰的县较2019年减少了11个,全省精神卫生工作全国排名比2019年上升了四位,规范管理率、患者服药率等指标持续改进。省卫生健康委推行的重点慢性病防、治、管、教四位一体的防控模式成效不断显现。

  十、医养结合服务老年健康

  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民政厅等11部门印发《促进医养结合事业快速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2)》,为科学、规范、快速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我省依托医养结合与失能老年人评估指导项目,为65岁及以上居家老年人提供“2111”式健康管理服务(即:开展两次医养结合服务、一次免费体检、一次中医药体质辨识服务、至少一次失能评估与健康指导)。依托省第三人民医院建立老年病专科联盟、医养结合专科联盟,成立省级医养结合质控中心,推动全省老年医学规范快速发展。医养结合服务供给进一步扩大,截至12月底,医养结合信息监测系统60岁及以上老年人404.46万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达到91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839对。全部医疗机构开通老年人方便就医绿色通道,落实60岁及以上老年人门诊诊查费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