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失败以后,我又考了次清华
本文来源:清华读研间
编者按
又是一年考研季。
考研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清华园里的考研人,似乎不论结果如何,从保研失败的那一刻起,就要担心「清本」的标签被盖上「失败」的印章。
在周围人纷纷保研,朋友圈被「有书读了」、「续费成功」的喜悦刷屏时,他们仿佛成了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少数人。
他们真的是「少数人」吗?
身为考研大军里的一员,当然并不孤单;在清华,他们却悄无声息地承受着另一种压力。
我们找到了几位考研上岸的朋友,一起听听他们考研的故事。
「我曾以最不体面的方式离开」
个人在组织面前的抗风险能力确实太小。哪怕不曾未雨绸缪,但来日方长,依旧可以奋起直追不后悔。
@拾月,哲学系三字班(2013级本科生),2019级法学院硕士生
我们三字班保研的那一年刚好遇上了「缩硕扩博」改革。刚入学的时候,学长学姐都说不用担心,基本上都可以保研,我也没有怎么认真准备。等到保研的时候,作为不挂科但成绩吊车尾的那种人,我自然被「缩减」掉了。
不到关键时刻不知道谁在「裸泳」。保研、出国或者工作,大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只有我什么都没有,以最不体面的方式离开。我记得很清楚,七月二号那天我躺在床上等着毕业典礼的到来,突然接到学院老师的电话,问我要不要去广州的一个教辅机构当老师,解决户口,薪资也不低。我之前一直想做老师,也准备毕业后考研去教研院,就觉得先去实践一下也不错,而且广州足够远,那也许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工作的那一年却是我身心俱疲的一年。我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去输出,一开始站在讲台上甚至不敢直面学生的目光。而且清华学生总被赋予某种期待,做得好是应当的,做不好就会给学校丢脸。我只好把所有的工作都担了下来。
但是我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当老师,也并不是真的喜欢教育。2018年的时候刚好上映了《无问西东》,我看完电影之后愈发坚定地想回来读书,对现状足够的不满让我想要改变的欲望足够强烈。我坚持到把小升初那一届孩子教完,便辞职去考研。当然,只有最好的朋友知道这件事。
刚开始备考的那段时间,我每天到两三点都睡不着,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都会挤进脑子里——以前工作的事情,上学时候的事情,考上了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考不上爸妈会不会失望。但到了早上六七点还是得起来看书。
当地的图书馆在家里的学习效率很低,于是我每天去图书馆自习。社会的图书馆和学校里很不一样,有大爷在里面闲聊,也有情侣在一起吃东西。图书馆三楼没有空调,因此人稍微少一些。每天早上开馆的时候,我就冲进去找最安静的座位。
当时坐我旁边的女生和我一样,总是坐在固定的位置。备考第二周,我检查出得了水痘,当时觉得完了,肯定传染给了那个女生。等我好了以后回到图书馆,发现旁边的位子是空的,心里一惊。好在下午的时候她又来了,并没有被传染。但是直到考研前一周的某天,我们才偶然说上一句话。
那几个月我没有任何的娱乐,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结束一天的学习之后,手机开机,收到朋友给我发的消息。他们不会给我喊「加油」,只是分享一些日常,但让我感到被关心,非常踏实。
我没有想过如果考不上后路是什么。在清华的本科四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是一个普通人,对自己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和定位。刚进清华的时候我基础就不如别人,哲学听不懂,但我的成绩又不允许我转专业。当时老师也推荐我保研去别的学校读哲学,我想了一下,虽然有书读,但那不是我想要的。我的能力使我没法在清华同学里名列前茅,但是在我能力范围以内的,我会尽可能地去争取。
考完试之后考研群里都在疯狂对答案,我就把所有的群都退了。等到分数出来的时候,我比预估的分数线高一分。复试的时候,老师让我写研究生阶段的计划,我想的就比较清楚了。但在录取通知书拿到手之前,我总是隐约担心中间出什么乱子,就像保研之前突然被通知减少了名额。
学校在出台政策之前其实已经酝酿了很久,但是个人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因此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去考各种技能证书,去学英语,去实习。我总是想,要是我的成绩足够好,不管政策怎么变,我都不会受到影响吧。
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有一天我走在紫操上面,突然感觉我好像一直都在这个园子里,没有离开。刚来清华的场景还记得很清楚,拖着行李去网球场报到,军训的时候检查内务要把被子叠成方块。但是转眼间,三字班读硕的朋友们已经毕业离开,我的研究生阶段也过去一年半了。
「我想留在球队里继续打篮球」
为了想要的东西全力以赴,不管是篮球还是读书。
@TT,环境学院五字班(2015级本科生),2019级环境学院硕士生
我所在的省份比较偏远,考清华也没有身处「高考大省」的同学那么难。高二的时候,我去听了清华在我们学校的宣讲会,我看到小册子上环境学院系馆的蓝色玻璃墙特别漂亮,就很想来这里读书。来了之后才发现,其实背面很平,并没有正面那种阶梯式的玻璃墙,感觉梦想一下子就碎成了玻璃渣。
第一节微积分课上,一些知识点我根本就听不懂,但是老师说「大家应该高中都学过」。好像从那时开始我就放飞自我了。我是属于想得比较开的那种人,觉得对自己好一点更重要,没有必要为了和大多数人一样而让自己不开心。大一大二的时候,我经常出去浪,打球、打游戏,逛街、吃东西,除了学习什么都干。
理工科保研名额可能比较多,但我的排名刚好处在危险的边缘。大四之前的暑假,我感觉到自己推研不是很稳,就提前开始复习数学。九月份果然没有保上研,就决定开始准备考研了,刚好也利用这个机会弥补大学没有好好学习的遗憾。
不管是去别的院系还是别的学校,我觉得都没有留在环境学院更舒服。虽然系馆让我失望,但我在学院的篮球队里结识了一群特别好的朋友。篮球本身就是我非常喜欢的体育运动,和一群有共同爱好的人一起打球更让我快乐。本科的时候因为受伤没有在球队里待很久,如果离开了这里恐怕很难遇到更合适的一群人一起成长,我不想拥有这样的遗憾。
刚准备考研的时候我很膨胀,心里想着「难道四个月还学不会两门专业课吗」。但是到十一月份的时候,我就开始慌了,心态也不是很好,学习进度更慢了。
我的室友们都保研了,每天早上他们还没起床我就去图书馆自习,等我晚上回来的时候,寝室里总洋溢着一起打游戏的快乐气氛。我也真的很想和他们一起玩,但还是要十一点半睡觉,第二天起来学习。大四之前的日子,我都是和朋友们一起玩耍度过的,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不会真的有人不想打球而去图书馆吧」。等到大四的时候,我真的去了图书馆,一个人买咖啡,一个人学习,生活节奏也和大家格格不入了。
围栏内的篮球场对于我而言,放松的方式就是吃东西。我最喜欢去文图附近的清青快餐,吃很多高热量的食物,给自己的心灵带来极大的抚慰。那四个月,我胖了40斤,后来花了六个月才减回去。考研结束之前我都没敢上秤,担心自己心态会崩;后来听到别的班的同学说我仿佛「发」起来了,我很庆幸是考完了才听到的。
如果重来一遍本科,我会从大一开始就好好学习争取保研吗?可能不会,因为我过得确实很快乐。但在开心地玩耍之前,我已经评估过了结果的好坏,那么之后不管发生什么,我都要能够接受和承担。如果一次没考上,我就再考一次。成为研究生后,我也不会像本科一样完全没有约束地玩了,会更多地为未来做打算。
考完研的那天,球队的几个兄弟大冬天就在篮球场等我。太好了,我终于又可以打球了。
「其实没有必要害怕考研这件事」
我们感受到的压力,究竟是外界赋予的,还是自己强加的呢?
@筠心,中文系六字班(2016级本科生),2020级中文系硕士
我们专业人数很少,每个人的前途似乎是被前面同学的选择左右的。所以我们都很关心别人要去哪里,然后随之调整自己的计划。我的成绩在同专业里还不错,但是九月结束的时候,因为志愿填报出了差错,我竟然没有保上研。
学院的老师非常鼓励我考研,他说自己当初就是考研的。我其实心里很崩溃,但是崩溃也没有什么用,眼前只有这条路可以走,而且考本校是相对稳妥的。
至少相对于外校的同学而言,我对于本系老师的出题风格要更熟悉。到考研的那天,我还可以与人流错开,从宿舍直接去六教,平常得像参加任何一次期末考试。后来和清华的同学聊天,他们听说我考研都会说「你好有勇气」,但我知道自己其实做了一个比较懦弱的决定。
于是我从国庆开始备考,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我的高中不是特别好,那一届只有我一个人考上了清华,大多数高中同学都要考研。在清华没有什么人可以交流,我就去问高中同学,考研要考哪些科目,应该看哪些书,甚至突然有了一种「回归群众」的感觉。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你怎么也要考研」,第二反应则是「你怎么现在才开始准备」。
一开始还是要迈过去自己心里的坎。当时我就在想,以后研究生的同学会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会不会觉得我本科的时候一定成绩特别差,是不是没有好好学习。后来我想通了,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
复习笔记考研的日子像重回高三,非常单纯。每天给自己列计划表,几点到几点干什么,几号到几号要把哪个部分看完。相对于本科前几年来说,考研的日子反而更轻松一些。大二的时候我干了五份社工;因为考研,我不得不把其他事情都放弃了。一直觉得上大学很累,其实一方面事情确实很多,另一方面没有想清楚自己究竟要干什么,被生活牵着鼻子走。
但总体来说,气氛还是挺压抑的,尤其是冬天来了,天总是阴沉沉的。那段时间我就每天去吃紫荆四楼的米线,可能一共吃了五六十碗米线。早饭和晚饭我都在宿舍解决,只有中午去食堂,但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线,整个人就被治愈了。这学期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又去吃了一次,我想要是没有紫四的米线我就考不回来了。它可能也没有特别好吃,但就是那段时间我的精神支柱。
紫荆四楼的米线那个学期,我把能退的课都退了,但是有一门历史系的课我还是舍不得退,老师讲得非常好。考研结束后的那周,我紧急赶完了课程论文。站在讲台上作报告的时候,老师说,「你这个论文写得非常没有技术含量,大部分都是别人的观点。」
当时我特别难受,我自己也很想把这个课学好,就鬼使神差地坦白自己在考研。当时我注意到,下面的同学本来都埋着头,突然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里,我又选了这位老师的一门课,想弥补一下遗憾。
当时网上说,考政治把肖秀荣「最后四套卷」的大题全部背下来就行了,我也这么做了,时间确实比较紧。考完之后,微博上很多人说今年肖秀荣失灵了,预测不准,没有办法往上套。但我觉得,其实稍微改变一下说法还是可以用的。对于我这种「小镇做题家」而言,准备考试并没有特别难。
很多清本的同学确实对保研失败有一种极大的恐惧,觉得保研失败就无路可走。其实不是的,要不是我参加了考研,我压根就不知道考研大军这么庞大。大家最后都会有一个不错的归宿,很多时候的不甘心是因为没有达到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当别人听到我们的去向的时候,念头其实只是一闪而过,比如「你怎么也要考研」、「你的研究生学校怎么没有本科好了」,后来也不会接着想了。外界对我们个人的关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少,没有必要因此反复从思想上折磨自己。
偌大的园子里,有人欣喜就有人失落,有人进来也有人离开。
就像他们说的一样,「考研的日子确实很难过,希望如果有人恰好看到这些句子,可以心里好受一些。」
「希望大家都能不受伤害,知其所爱,乘风破浪,初心不改。」
不论是保研还是考研,不论是本校还是外校,所有的奋斗都有属于自己的力量。
祝所有的梦想都能开花,所有沉潜的人都能上岸。
感谢三位同学接受采访!祝所有考研人成功上岸!
亦感谢蒋成旭、丁若泓对文章的贡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