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八大金融”深调研:跨境金融助深企畅游外贸海洋
第六期:跨境金融
调研企业:深圳中电投资有限公司
面对跨境业务需求时,如何第一时间找到解决之道?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找到合适的金融机构或许就成功了一半。
“若能得到国内银行的金融支持,帮忙快速找到合适的国外部门,使问题得到解决,那无异于如虎添翼。”
这是老外贸人、进出口龙头企业深圳中电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深中电”)总会计师张德超多年来最深切的感悟。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规模达3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在国内外多重压力之下,我国外贸再次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积极贡献。而外贸的稳定增长,离不开一个个微观个体的努力及背后金融之力的护航。
近日,南都湾财社“八大金融”调研团走进深中电,聚焦鲜活个体的细致观察,透视跨境金融如何服务深企走出去,又是如何为稳外贸以及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深圳力量的。
“八大金融”深调研走进深圳中电投资有限公司视频→→→
深调研回顾:
中国银行“八大金融”深调研①:金融甘霖如何滋养湾区科创生态
中国银行“八大金融”深调研②:引绿色金融活水浇灌低碳之花
中国银行“八大金融”深调研③:普惠金融浇灌小企业成长之树
中国银行“八大金融”深调研④:金融+海洋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银行“八大金融”深调研⑤:独舞变群舞,金融不掉“链”
企业成长
深中电与特区的缘分:相伴而生,结缘已久
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的深圳,有着“外贸第一城”的美誉。在这里,无数家企业从事进出口业务,为深圳这座外向型城市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深中电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深中电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旗下中国中电国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具有浓厚的央企背景。从业务布局来看,该司以电子信息整机“出海”服务为基础,聚焦半导体、新材料、新型显示等领域,提供一站式产业链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布局产品实体、产业投资等板块,助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深中电最新的年度成绩单,展现出该司外贸业务强劲的活力:2021年,深中电业务量为280亿元,资产总额达147亿元。
深中电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扎根于深圳这片热土。事实上,深中电可谓与深圳特区相伴而生,结缘已久。
“深中电成立于1980年,至今已经40余年。”追溯起过往,张德超欣喜于与这座城市深厚的缘分。
四十载也许不算久,不过是白云苍狗一瞬间,但已足以令深圳这座曾经的南方边陲小镇一跃跻身于四大一线城市,走过国外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方能走完的历程,成为世界发展史上令人惊叹的奇迹。
而深中电不仅是奇迹的见证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参与者。在这里,一草一木都刻下了其参与历史的烙印。深中电总部所在地电子大厦、电子科技大厦等总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位于深圳市华强北商圈核心地段。其中,电子大厦被评为“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
提升效率
跨境资金池:3-5天变即时,客户体验感提升
另一个与深中电结缘四十载的是深圳中行。多年来,借助该行的金融之力,深中电一次次克服跨境业务带来的挑战,向着国际市场一路高歌前进。
尤其近年来,受全球新冠疫情及国际复杂形势影响,部分外贸企业面临订单需求不确定性增加、开拓市场难度加大等困境。
而深中电作为供应链、产业链服务集成商,上下游客户遍及全球,业务具有规模大、交易对手数量多、交易链条长的特点。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深中电资金运营效率以及汇兑风险管理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破解困局?
中电投选择了双管齐下,一方面向市场要效益,进行全产业链的布局,既推动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又引进原材料和设备;另一方面,向管理要效益,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完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数字化风控能力,在挑战中找寻机会和机遇。
但是,理解复杂性是决策成功的关键,深中电从未忽视这一点。事实上,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一度令张德超烦恼不已。
作为一家合作伙伴遍布全球的企业,深中电的业务涉及跨境资金的使用,减少流程环节,提升业务时效性是深中电面临的当务之急。
关键时刻,深圳中行的服务及时推出,为深中电送上了一场“及时雨”。在外管局和人民银行的政策框架内,深圳中行为企业提供跨境本外币资金集中运营服务,帮助企业打通跨境资金通道,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全球资金使用效率。
办理跨境资金池业务后,深中电及其境内外所有子公司的资金全部连通,形成一个资金池,公司资金可以在境内外各个子公司之间无障碍、实时地流动与结算,资金的管理效果和安全性均得到了提升。
具体来说,深中电使用跨境资金的手续大大简化了,从以前的事前审查变成了事后备案,时间成本则从原来的3-5天变成了即时。当然,更重要的是,深中电及其客户的体验感也提升了。
稳健经营
汇兑风险管理:压降汇兑成本,有效管控汇率风险
挑战远不止于跨境资金的使用。今年以来,外部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对国内外贸企业而言,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就是汇率风险的管理。
一筹莫展之际,作为外汇外贸专业银行,深圳中行及时为深中电提供专业的汇率管理服务以及有竞争力的产品方案,使企业能够在有效管控汇率风险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财务成本,帮助企业稳健经营。
“比如说,最近外汇市场的波动比较大,中行根据外汇市场的美元兑人民币的走势情况,并结合我们公司的业务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套汇率管理方案。”张德超介绍,“该方案以汇率中性管理为原则,但同时结合我们以出口为主、以美元交易为主的实际情况,提供了一些优惠的、有针对性的结汇产品。”
效果显而易见。在今年汇率波动剧烈的情况下,深中电不但控制了汇兑成本,并且汇兑损益对利润的影响比去年同期进一步下降。“与去年相比,汇兑成本压降了50%。从绝对数上来说,约下降了上千万元人民币。”说起公司的汇率风险管理成绩时,张德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携手前行
深圳中行与深中电四十载相伴成长:
“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对的人”
其实,自1981年深圳中行为深中电开出了深圳的第一张信用证,双方已经携手前行40余年。在这40多年中,深中电服务了珠三角累计数万家的中小企业,自身也发展为今天净资产近百亿的大企业。
而随着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深圳中行与千万家特区企业相伴成长,见证彼此的发展与壮大,通过铺设金融网络,打通金融通道,引进金融活水,为一批批特区企业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几十载过去,虽然时光流转,岁月更迭,但深圳中行一直是深中电跨境金融业务首选银行。那么,最初的缘分如何延续到今天?
“一方面,中行能为公司和境外子公司提供很强的资金联动,另一方面中行国际化程度高,跨境金融服务走在前头。”张德超坦言。
中行全球网点布局数量多,而深中电的出口业务需要与全球各地的商业伙伴做交易,部分资金的收付结算自然会涉及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沟通与协调。在这方面,中行的国际化优势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对的人和对的部门,助力我们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张德超庆幸地说。
40余年来,深圳中行在跨境结算、授信合作、贸易融资等多方面为深中电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一路伴随和见证彼此的发展壮大。
金融赋能
持续优化跨境服务体系:注入金融之力,为稳外贸添砖加瓦
事实上,与深中电的携手,只是深圳中行深耕跨境金融的一个缩影。
如何助力稳外贸,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引进来?多年来,扮演着外汇业务“开拓者”和“引领者”的深圳中行一直思考着这道命题,并给出了自己的诠释。
深圳中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范琳瑶表示:
深圳中行主动融入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服务“走出去”“引进来”境内外客群,围绕企业跨境交易全场景,持续优化跨境结算、投融资、全球资金管理服务体系。
作为扎根特区最早的国有银行,深圳中行每年为上万家进出口客户提供数千亿跨境资金结算及资金支持,国际结算量及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市场份额持续领先。
不止于此。深圳中行也率先推行各项跨境收支便利化政策,助力近千家企业实现便利化收付汇,惠及客户数居全市首位;成功落地了深圳首单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转入业务,双向打通境内外市场,为境内外企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金融支持,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此外,深圳中行积极参与跨境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2021年成功为深圳首批全部试点企业落地跨境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便利企业资金融通、助力企业增收减负。
实打实的金融举措给予外贸企业出海更大的信心与底气。当前,外贸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在金融机构的保驾护航下,相信更多的进出口企业将更好地畅游“贸易海洋”,推动深圳这片对外贸易热土持续迸发出勃勃生机。
调研观察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跨境金融如何加力赋能?
陪伴是最好的成长,而最好的成长是彼此成就。深中电能成长为如今净资产达60亿元的大型企业,离不开深圳中行数十年如一日的金融支持与专业的跨境金融服务。
中行是中国国际化水平最高的银行,在跨境金融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深中电的业务契合度也较高。四十余年来,双方相辅相成,携手共进,为深圳这座外贸之城注入了坚实的力量。
从业务逻辑上来说,深中电对接的是珠三角数万家中小实体企业。正因为有“深中电”们的持续发力,才有我国稳定的外贸大盘基础。而深中电的蓬勃发展,同样需要金融机构的跨境金融支持。
可以说,深圳中行对深中电这样“走出去”企业的支持是跨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样本,也是助力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诠释。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玉风
视频:陈嘉欣 徐思涵 王泽森 ?龚政宇 ?姚佳佳
视觉:刘思 蓝伟灿
出品:南都湾财社金融调研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