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赏析】领略诗词之美 浸润诗意人生——《饮酒·其五》(第十六期)

  原标题:【诗文赏析】领略诗词之美 浸润诗意人生——《饮酒·其五》(第十六期)

  诗文赏析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文大意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诗文赏析

  诗歌写摆脱世俗烦恼隐居南山所见的美景以及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诗歌写自己在南山隐居时的田园生活。“结庐在人境”交代隐居的地点。“采菊东篱下”写诗人东篱采菊,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悠然见南山”写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既是人的清淡闲适,也是山的静穆自在。一切都是可遇不可求。“山气”两句写南山美景。山上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心远地自偏”表明自己志趣高远,不同世俗,对争名夺利的世界的疏远、超脱、漠然。“此中”两句表现的是在田园美景中,在可遇不可求的心境中,突然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诗歌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用白描的手法,把南山傍晚的美景,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田居的怡然之乐,人生之真意巧妙融为一体,情景交融,语言平淡自然,意境深邃高远。

  

  撰稿:曹静

  初审:谢颖 白文娥

  终审:马媛

  万全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