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育本质 促进全面发展

随着秋季开学,“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学期到来了。有望告别沉重的校内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学生和家长肩上的担子应该有所减轻。

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培训班,其实都指向了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历史上,“以考择优”“以考取士”的科举制度虽然建立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成才通道,但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这一有利于模仿而非创新的教育体制也制约了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

今天,我们通过“双减”重塑教育的发展目标,正要以史为鉴,为下一代创造健全成长的教育环境。减负是手段,回归教育本质、促进全面发展、为国培育人才是改革的目标和着眼点。

“双减”落地,传递了科学教育理念。教育要激发创造力、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过去的很多“减负”措施,往往只是量的减少,没有触及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学制度的改革,因此常常治标不治本,减了校内的负担,反而“养肥”了校外培训。新政的落地,既能将学生从过多的负担中解放出来,也能够将自由探索、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其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使其体会到学习的愉快。

“双减”落地,建构了良好教育生态。据教育部门统计,此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如果任其发展,将形成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校外培训行业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此次“双减”兼顾校内校外,体现出对当前义务教育突出问题和深层矛盾的系统思考、综合施策。特别是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将让日常教学重回课堂,重塑教育生态。

“双减”落地,扭转了教育评价导向。我国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在“减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教育质量观,让孩子们告别分数的“指挥棒”,沿着规范和规律,循序渐进获得健全成长。

“双减”落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发展。“双减”通过治理资本在校外培训领域的无序扩张,凸显了教育的普惠性,关涉教育公平。近年来,中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特别是同一区域校际差异,对于减轻学业负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改变对人才单一的评价机制,为每一个孩子搭建成才通道——负担减了,但成才的机遇和道路更多了。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只有回归教育本质、找回教育初心,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 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9月06日 第 09 版)

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