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到底是什么?和什么因素有联系?
我的问题起点来自于这样一个想法。众所周知,中国之所以高考竞争激烈,高中生活堪比地狱,是因为”重点大学“的录取率低。而发达国家的”重点大学“的录取率比中国高,所以他们的高考竞争至少没有中国那么恐怖。这种情况被称作”发达国家教育资源丰富“。但是,这让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中国只有前百分之十的高考生能上重点大学,而发达国家前百分之二十的高考生能上重点大学,那么岂不是说明他们的“重点大学”比我国的还要烂?但事实上,他们那些前百分之二十就能上的大学不比中国的前百分之十才能上的大学烂,换句话说,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让前百分之二十的学生也能发挥出一流的水平,从而超过中国的前百分之二十的学生的?
如果中国前百分之二十,甚至三十、四十的学生,都可以上重点大学,发挥出一流水平,那么何愁国家科技发展不起来,高中生活也不会变成地狱了。
问题是该怎么做?我是一所双非一本的学生,如知乎上所说,我的大学的学习氛围确实不好,很多人都是混日子。那么,如果我的学校突然变成985,那么这个学校里的学生会突然变得好学吗?(就我感觉,显然不会)所谓的教育资源到底是什么?和什么有联系?
谢邀。
教育资源涵盖的范围实在太广了,就缩小到以北京为例吧。
首先孩子生在哪里决定了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义务阶段教育资源——小学初中能在哪儿上,目前通过高考出区的难度越来越大,基本也决定了孩子的高中,那么十五年的教育基本就决定了孩子大学能考哪里,可以说环环相扣,当然了可以选择买学区房,不过现在排位制决定了没有百分百能进入哪所学校。
第二,家长给孩子提供哪些课外教育资源,比如兴趣爱好培训,课外辅导班。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父母本身的素质和教育程度,文化层次,对孩子有非常强烈的主导作用和影响。
第四,你是否愿意,有实力送孩子到国外读书。美加奥欧基本上都是精英教育,父母社会地位越高,经济实力越雄厚,相对更容易把孩子送进名校。
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资、高水平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组织。
我们百分之十上重点大学,师生比也比百分之二十上重点大学的发达国家高,说明我们的师资力量还远远不足,这是一个需要代际积累的过程,除非大规模引进国际师资人才。
优秀师资不足的同时又对应优秀的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者的不足,如果一个学校师资优异,只要不是过分僵化管理,只要充分吸收教师参与学校治理,那么学校教育研究风气也会大有进步,同样的学生条件也能使教育成效大幅提高。
教育资源还同实打实的教育投入有关,美国高等教育投入占GDP比率在六十年代就是世界第一,现在生均投入上也是经合组织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所谓教育优势竞争优势不是凭空而来。
题主,你仅仅把目光停留在高中生/高考上面,想偏了。
首先,一所大学是否优秀,和它能否招收本国学习成绩排名前百分之几的高中毕业生没有必然联系。下图是QS世界大学排名的参考指标。
此图引用于百度百科看到了没有?对一所大学来说,学术成就、论文影响因子和师生比例才是重点。发达国家拥有强悍的经济实力、更高的国际地位,可以产出更多并且影响力更大的学术成果(科研是一项极其费钱的事业),吸引大量不可多得的顶尖级领军人才(高薪+绿卡),用这些资源堆出若干个全球top级别的大学不是啥难事儿,在各类全球高校排行榜中常年霸榜的美国就是典型代表。
相反,印度、非洲,还有以前的中国,因为穷,举国之力打造出来的“国内一流大学”在美帝面前可能根本就不够看的。和你在题目中的疑惑相反,发达国家排名前20%的高校凭借着金钱和资源优势,碾压穷国的重点大学才是日常,但是这并不是两国高中生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所以“发达国家让前百分之二十的学生也能发挥出一流的水平,从而超过中国的前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实属无稽之谈。
其次,你提到“如果中国前百分之二十,甚至三十、四十的学生,都可以上重点大学,发挥出一流水平,那么何愁国家科技发展不起来,高中生活也不会变成地狱了。”不得不说,你的这个想法挺美好的,但是这根本就不现实。
我们在部分科技领域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很多,缺乏人才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且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缺乏人才(领军级,可遇不可求的那种),而不是缺人(普通的本硕博)。相反,某些领域,譬如化学、材料、生物,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现象。不少化学、生物博士没办法对口就业,只能无奈去做博后,或者应聘中学老师,或者直接转行。况且,除了人才缺乏以外,科研管理有缺陷、资金投入不足(我在第一点就提到过)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实事求是地说,这两点甚至比缺人才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
第三,“那么,如果我的学校突然变成985,那么这个学校里的学生会突然变得好学吗?”。
不知道你所谓的“变成”是怎么个变法。不过假如你指的仅仅是“教育部宣布你校为985”,那么显然不会。因为985是由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条件相对优良的研究环境+工作和学术能力优秀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研究员+大量影响力较高的科研成果+良好的社会声誉+聪明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构成的,六个条件几乎缺一不可。
而且,即使我们假设从今天开始,某种强大的神秘力量可以无视各种规则和限制,强行将包括民办三本在内的所有本科院校的软硬件水平拉高到和清北一个等级。的确,这么做听上去好像挺爽的,但是然后呢?清北是招牌可也是吞金兽,上百所清北,国家养得起么?强如可以不断收割世界人民财富的美帝也没法做到这一点:美国的的顶级名校最多,可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自由度颇高的私立大学,而且学费就足以劝退众人了。这个可不是中国的做事风格。
而且考虑到地理因素、管理水平的差异,各个高校的实力又会再次出现此消彼长,说不定有些大学会再度领跑(崛起的苏州大学),有些又会再衰落下去(比如兰州大学)。自由竞争的结果是啥,马克思不是早就说过了吗?
看这问题描述,满满的高中生思维。
不知道你指的外国是哪国,就拿美国说吧。
美国大学排名那么靠前是因为它钱多,买得起各种NB的实验设备,养得起NB的学术大牛,吸引全球各地最NB的学生,各种费钱的实验都能可劲儿折腾,想不弄出点儿成果都难。
最NB的还有校企联合,产学研一条龙。有钱的大公司出经费,大学出人出力,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最后又变成钱,妥妥的。
反观中国,也就近些年经济发展起来了。但教育经费依然有限,只能好钢用在刀刃上,优先搞一批底子好的重点大学。
所以除了清北交等少数学校之外,大多数中国大学比起老美还是很穷。
我一个学化工的,本科四年愣是连电镜都不知道长啥样。去外地实习和参加竞赛,上面给拨的经费不够,学习时间和质量再三打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穷。
至于高中生,中国高中生做题家们普遍对高考考纲要求的内容掌握不错,应试技巧也还行。
但是这些技能在步入大学之后还能有多少用处呢?中国的初等教育一定比国外优秀吗?我反倒是觉得高考选拔方式把人的学习能力带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