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李楠:提质为核心 内涵式发展
导语: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工作30余年,李楠见证了学校一路走来的发展和变化。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的李楠,在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时,深有感触的概况了她对外语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认知和感悟:一是要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二是要充分认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记者:韩明晓
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获教育部批准的全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之一。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以高质量引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科学合理地确定网络教育的办学层次、结构、规模和专业。对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及实现教育公平起到重要作用。
进入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时关注点也由如何做大转向如何做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李楠表示,高校继续教育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加强内涵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推进高质量发展
记者:高质量是“十四五”期间教育发展的主基调。您如何理解高质量的继续教育?
李楠:高校继续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总体要求。高质量的继续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准确的办学定位以及适合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具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记者:为促进高质量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总思路是什么?
李楠:学院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责,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促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2019〕8号)精神,对标新时代“办好继续教育”的总体要求,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教育为本、坚持规范办学、坚持确保质量原则,树立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理念。
深化特色专业建设 引领内涵发展
记者: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学院在特色专业设置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李楠:专业设置的宗旨是集中力量办好体现学校优势特色的专业,凸显优势。第一,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及英语和日语专业分别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及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了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院开设英语和日语专业,成为上海地区唯一开设该专业的网络教育学院。
第二,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障人才培养目标。为推动网络教育毕业生达到相当于学校全日制同类专业毕业生水平,学院与英语学院、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东方语学院召开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修订培养方案,探索提升新时代网络教育教学质量和课程思政“课程链”建设质量。为实现应用型外语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学校“外教社”最新教材,学院制作了英语听说、英语视听说等课件,深受学生好评。
第三,提高学习支持服务能力,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院不断探索完善课堂面授与远程教学、直播实时互动教学与录播课件教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有效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学院对精读、写作等课程全部进行面授,同时依托本校的优秀师资,开展课件制作、面授辅导、论文指导等教学工作,授课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副教授以上职称。
第四,作为英语学院和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学生的实习基地,学院每学期选拔优秀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承担助学工作,全面提升线上和线下学习支持服务能力。
记者:在加强资源建设整合方面,学院采取了哪些举措助推高校内涵建设?
李楠:学院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为抓手,不断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地自主学习服务。学院依托学习平台进行资源标准化建设,为教学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提供移动客户端和网页端双终端服务。学院现已基本建成覆盖课件学习、互动直播、题库资料为一体的课程资源体系,教学和考试过程可记录、可监控,实现了教学过程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第一,坚持育人为本,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院立足成人学生特点,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采用课件学习、互动直播等灵活的教学方式,通过高质量、高标准的课程资源供给,帮助学生实现“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的学习目标。学院先后建设了百余门课件课程,包括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统考辅导、论文指导课、毕业论文信息检索与管理以及开办的各类学术讲座等。疫情防控期间,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学院将原线下面授课全部改为线上直播课。因工作等原因无法参加直播课程的学生,可以通过回看课件的方式学习,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工读矛盾。
第二,坚持制度先行,规范各类在线教学活动。学院重视在线教学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先后制定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线教学学生行为规范》《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线考试规则》等规定。自2020年起,学院实现全部课程在线考试。为严肃考纪,学院制定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生考试管理办法》,并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向全体学生发出诚信考试的倡议。在考试过程中,学院建立了以平台在线考试系统为主、腾讯会议为辅的双重监考体系,实时监测考试全过程。
第三,充分发挥线上教学优势。疫情期间,学院通过平台向本校全日制在校生8848人免费开放24门课件,还向本校其他学院有在线教学需求的老师开放平台,协助其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在疫情期间表现突出,学院获得“‘停课不停学’突出贡献院校”、“2020网络与继续教育抗疫先进单位”等奖项。
深化“三全育人”改革 打造高质量思政体系
记者: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学院具体采取了哪些举措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李楠:学院努力拓宽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充分挖掘育人要素,在人才培养中重点发挥课程、文化、网络、资助、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育人功能,通过机制建设,构建育人大平台,发挥教育合力,提升育人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制定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生积极分子评选规定》《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生奖学金评选规定》《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生优秀毕业生评选规定》等梯级评选制度,进一步明确参评学生的德育要求。
第一,点面结合,提高“三全育人”力度。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位于“三全育人”第一线,为了不断提高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进一步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院制定了《网络教育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办法》、全体员工签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承诺书。同时在官网首页设立师德师风投诉邮箱和院长邮箱,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接受学生监督。
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和“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和要求,学院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逐步建立了基于网格化、分层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构建了“1.8.24”育人模式,即首问一人负责到底、简单问题8小时回复、复杂问题24小时回复。
第二,加强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学院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文化人、润物无声,以文育人、凝心铸魂,在繁荣校园文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学院充分依托本校优秀师资,积极发挥名师在构建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强化育人环境建设。学院自2016年起,开设“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网络教育学院名师系列讲座、“e网情深,献礼SISU70华诞”——莎士比亚作品赏析系列讲座等共计32场。名师系列讲座获“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2021年,学院开展“书香节”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增强文化底蕴,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扎实推进文化育人工作。同时,学院积极拓展校园文化精神的重要实践载体,2019年11月成立校友会分会。每年组织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
第三,探索育人协同联动机制,构建育人大平台。学院积极探索网络、文化育人协同联动机制,构建育人大平台。2020年,学院以传统网站建设为基石,对学院官网进行全面改版,突出网站时代性、适用性;以“上外网络教育”和“上外网院党建” 微信公众号共同构建新媒体矩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空间引领全覆盖。从数据来看,“上外网络教育”微信公众号于2015年底建立,截止至2021年4月共发布93万余字。“上外网院党建”微信公众号于2016年4月建立,截止至2021年4月共发布88万余字。
立足转型发展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记者:在推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方面,您有怎样的思考?
李楠:推进继续教育转型,首先要完成“提质”,要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抓住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不断深化继续教育的改革,要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将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深度融合,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记者:您如何看待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有哪些共同之处?
李楠:完全赞同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融合。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致,都是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应坚持分类施教、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习需要,建好国家“学分银行”,推动各种学习成果之间的互认转换,为终身学习提供机会。
记者:学院有怎样的发展规划?
李楠:围绕学校发展改革规划与“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全力实施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战略,规范发展、凝练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服务社会,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提升上外网络教育品牌影响力。通过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到2025年,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网络教育学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