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多(二)——应山滑肉为什么叫“滑肉”?
广水市原名应山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代先人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极其丰富的饮食文化。“应山滑肉”就是广水传统美食中一朵耀眼的奇葩。
相传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久病,不思饮食,便诏告天下,凡能进贡美食令皇上开胃者重赏。当时应山一位姓詹的厨师得知后,到宫中用猪肉为皇上精心制作了一盘肥而不腻、滑嫩可口的菜肴,皇上刚把肉送进嘴里,便一滑下喉,满口留香,顿时胃口大开,连称:“滑肉!滑肉!”此后每天皇上的餐桌上都会有这道菜,李世民身体强壮起来,便封詹御厨为厨王。此菜因此而得名,又因詹厨为应山人,故名“应山滑肉”。
“应山滑肉”是湖北的名肴,曾载入《三楚名肴》、《中国菜谱湖北菜系》等书中。据《应山县志》记载,解放初期每年8月13日,各路厨师都要集会应山,杀猪宰羊祭祀“詹厨王”,并举办厨艺大赛,说明广水饮食精品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
滑肉面非常好吃!
又有历史传说是这样的:相传詹王又名詹鼠(诨名),湖北广水市(原应山县)人,出生于战乱纷飞的南北朝时代,从小机智聪明;长大后拥有精湛的厨艺和仁爱的情怀,并在不断的烹饪实践中,将野山鸡煮熟后磨制成鸡粉,制成调味料,是鸡粉调味料的先驱。
詹王雕像
隋文帝在开国初期,食遍山珍海味以至腻烦,由于食之无味,大量御厨招杀身之祸,厨师纷纷改行,隋文帝广贴黄榜征御厨。
詹鼠愤而揭榜,叩见隋文帝,告知最好吃的菜肴就是"饿"。隋文帝急于找"饿",带着大臣跑遍大街小巷,饥肠辘辘。这时詹鼠奉上做好的菜肴“金鸡报晓”,隋文帝吃后龙颜大悦,并悟出治国安邦之道。从此,隋文帝体恤民情,励精图治,使隋朝走向兴盛。为感念詹鼠,隋文帝封詹鼠为“詹王”,民间尊詹王为厨师福星,餐饮业敬詹王为祖师爷。
詹王广场
詹王长廊
詹王拱桥
近年来,詹王故里广水马坪镇大力弘扬詹王精神、传承詹王文化,拐子饭、煎白条、拐哥羊脚、红烧啤酒鸭和清泉鸡汤“四菜一汤”香飘四海,吸引八方来宾。
好吃的东西、好听的故事就应该分享,大家都饿了吗?[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