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的985被社会承认吗

  西农的985是被社会承认的。尽管西农在985高校中排名相对靠后,但西农是国家批准的985高校,隶属于教育部,所以社会上承认该校的985实力。另外,西农的综合实力还是比普通本科高校强悍很多。

  截至2023年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仍然属于“985”工程大学,并没有从985退出,只是大学相对低调,注册热低。至于为什么学生会发出:“西农的985被社会承认吗”这样的译文,主要有三个原因:

  

  1.地理位置偏远

  农林科技大学位于陕西省杨岭镇。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此外,学校建在一个农业小镇,远离市区,发展不足,生活环境差。这一因素使得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不考虑学校。

  2.专业原因

  作为一所农林大学,西农大学的专业大多与农业相关,如林业和农学。然而,近年来,大多数热门专业都是新专业,如计算机、金融、会计和机械工程。西农的农林专业不像以前那么受欢迎,他们的就业前景无法与热门专业相比。根据《西农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西农2019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0.47%,本科生就业率为88.90%。与其他985所大学相比,这所大学的就业率很低。申请学校的人数在逐渐减少,学校的知名度也在逐渐下降,这往往被考生和家长忽视。

  3.资本投资减少

  在教育资源的分布上,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资源的区域分布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经费投入少,区域发展不足,区域教育质量滞后。

  但尽管如此,该大学仍然是一所985大学,实力强于大多数普通大学,不愧为成绩合适的考生。

  学校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所),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7个本科专业。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材料科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前1‰之列。

  学校优势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经济林果育种与栽培、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设施农业工程、葡萄与葡萄酒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

  

  合作交流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了贴近“三农”、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合校以来,学校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服务工作。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与500多个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30个、示范基地50个,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通过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先后与全球35个国家80余所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环境科学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发展定位

  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始终坚持“顶天”“立地”两个努力方向,持续实施人才强校、国际化、信息化三大战略,积极承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文明、促进人类健康、服务乡村振兴等四大学科使命,努力争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和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等“五个标杆”,扎实履行强农兴农的历史重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