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二模考试了,学生们的表现,却走向两个极端。
周?日?要进?行?合?肥?市?第二次?质量检测考试。
也?就?是?大?家?说?的“?二?模?”考?试?。
这是高考前最重要的一次考试。
周五,天又突然变冷了起来。
这几天,天气就是这样,怱冷怱热,阴天与晴天也变化不定。
早晨去学校,爬楼去办公室的时候,我看见一位家长背着一个孩子爬楼梯。
家长的手里上还拿着两个拐杖,用手肘兜着孩子,一步一步地从楼下向楼上爬。
拐杖拖在地上,碰的楼梯咔咔作响。
可能是孩子崴了脚,脚上还打了石膏。
孩子个子明显比较长高一头,家长爬得有点吃力。
家长不时地停靠在楼梯的扶手边,在那里喘气,头上也有汗水冒出来。
快要高考了,课可不能蹋,在高考的最后阶段,学生与家长都在拼尽全力。
高考不仅是在考学生,也是在考家长。
?马上就要二模考试了,学生们的表现,也走向两个极端。
一种时紧张的要死,生怕又没有考好,影响后面的复习信心。
下课时拿着试卷,来到办公室,对于一个题的答法拿不准,在老师那里做最后一次的确定。
生怕二模考到这个题,老是怀疑自己的写法是错的。
也有少数同学,已经完全放弃。
布置的习题不做,上课昏昏欲睡,叫就叫不醒。
大有破罐子破摔的味道。
按照计划,今天每一个班我都是两节连堂,我要讲一份讲义。
周一就发下去了,说好的周五评讲,可是讲试卷的时候,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完成。
我说,周日就二模了,做一份综合练习题,把我们高中所学的内容再整合一下。
特别是我找的题,大都是结合新教材。而你们平时的复习资料上的题,大都是老教材上的题。
你们做一下,肯定是有好处的,可是有的同学竟然一个字也没有写。
你现在还这样,这二模考试,你还能考出个啥?
?但是,我又不能过分讲他们。
高考六科,科科有作业,慢的同学可能就是完成不了所有的作业。
可是对于老师要评讲的内容,你不去完成,那老师在评讲的时候,你听不懂,你的时间,不又白白浪费了么?
有一个题,指向性不明确。
于是我说,这个题如果是我出,我就会在后面加一个提示信息。
没有想到我这一句话,立马引起了学生的回怼。
学生们说,如果是你出题,我们都活不了啦。老师就是喜欢以考倒别人为乐!
我知道他们是说我上次出的周练题,好多同学都挂了红灯。
我不理他们,连忙把这个问题给糊弄过去,讲下一题。
讲完下一题,就下课了。
本来下课,我想回到办公室坐一下,喝点水。一天六节课,人实在是受不了。
?可我还没有出教室门,有几位同学,便排着队问我问题。
我只好站在教室门口一一为他们解答。
还没有解答完,上课铃又响了,我只好拖着沉重的双腿回班。
第二节课上课了,我在教室里想找一个凳子,坐下来讲课。
因为我扔腿实在是酸得不行。
可是看了一圈,教室里竟然没有多余的空凳子。
我只好把一条腿斜靠在讲桌上,继续讲试卷。
试卷讲完,我一看时间,还有十分钟,我就又讲了一个高考题的一种主观题的表示方法。
三段论!
什么是三段论呢?
三段论是由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结论这三部分组成的。
比如:
大前提:十班的同学很帅。
小前提:王博是十班的同学。
结论:王博同学很帅。
?我们再看1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二题的第二个空的表叙:
大前题:随着光照的减弱,甲植物的净光合下降的幅度比乙大。’
小前题:种植密度过大,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
结论: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
所以,高考题,从知识点上来讲,所考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同学熟悉的,在知识点上,大家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是我们却可能失分。
我们失分的原因是没有搞清楚高考题的出题套路。
三段论就是其中的一个套路,大家一定要记下来呀。
?有的同学不错,立马拿出笔记本来,把这个用三段论来回答主观题的方法记在笔记本上。
教室外的操场上,还不时传来中考体育加试裁判们的指挥学生的声音。
每年中考休育加试都在我们学校进行。今天又到了这个时节。
唉,这一届高三走后,会再有一批新学生进来。
学生们上了大学,我们大都又会回到高一,三年一个循环,我们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循环中渐渐老去。
我终于回到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班主任正在与学生谈话。
考前不要做新题,把错题看一看就行啦。
考试要有平常心,考出平时水平就行啦。
上次你一模没有考好,主要原因就因为你心态没有摆正。
班主任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几句话,苦口婆心。
学生站在班主任前面,一遍又一遍地点着头,态度诚恳。
?搞的好像要上战场似的。
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这么紧张。
二模,就是一次模考,不管考得怎么样,都不要放在心上,因为,二模,它并不能代表高考。
大家只要有一个平常心就行了。
在学习上有一句话。
把考试当成作业,把作业当成考试。
这句话的意思,在考试时,你把它当成作业,你就会有一个平常心,不紧张,这样更有利于发挥。
把作业当成考试的含义,就是平时做作业时,要注意力集中,要认真,把它当成考试对待,这样你才能学得更高效。
二模并不能代表高考。大家不要过分紧张。
二模考试的成绩也不一定能代表高考成绩。
只要把二模当成一次高考前的一次历练就行了。
二模过后,我们还是应该多研究这几年的高考题,高考题才是最好的导向。
班主任正在与这个学生谈话的时候,办室外面却传来了学生大声的喧闹声。
我甚至还听见了有学生在大声地尖叫。
这个很正常,每次在大考之前,都会有学生按耐不住地激动与狂燥。
他们在通这尖叫声宣布,马上就要二模了,高考也不就不远了!
孩子没有考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