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不愿回国引热议,专家:爱国教育应从青少年开始
近日,中国留学生不愿回国的话题引起舆论关注。由于在华生活压力大、待遇差等原因,部分留学生选择不回国。专家表示,教育应该从小抓起,爱国情怀是青少年一生的财富,应从他们开始培养。
留学生在华生活压力大,待遇差
有网友指出,留学生在华生活压力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疫情期间,国内物资供应紧张,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饮食上难免受到影响。不少留学生表示,自己在家隔离时,经常饿着肚子。
2.受疫情影响,留学生无法获得与国内学生相同的待遇。留学生在华读书期间享受的福利待遇较差。
3.由于疫情原因,许多学校都要求学生在线上课,留学生需要接受线上教学。此外,线上授课还可能影响留学生的学业进度和课程质量。
4.由于疫情原因,许多国家都对中国采取了“封国”政策,留学生在华日常生活受到很大限制。部分留学生表示想回国后再找份工作,但因为回国机票太贵而难以成行。
部分留学生在华待遇差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中国的留学生,尤其是在华生活的外国留学生,过得很艰难。留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父母在外国、需要养家糊口才来中国读书的,因此他们非常珍惜中国的学习机会。然而,他们在中国生活并不容易。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留学生周昊说:“我周围很多同学都是父母送到国外念书,然后再申请到北京语言大学。但是有的人来了之后,一年就出去了。他们来了之后就不想再回来。”
在华生活压力大的留学生,并不是都愿意回国
中国留学生选择不回国,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疫情期间,中国留学生享受的待遇并不如国内。
二是疫情期间,在华生活压力大。以中国留学生为例,他们不能像国内的学生一样享受正常的教学资源,也没有寒暑假、周末、节假日等各种假期。
三是担心自身安全问题。因为国内疫情形势严峻,一些国家对中国公民采取了隔离或限制入境等措施,他们担心自己回不去。在华生活压力大、待遇差的留学生,更倾向于待在国外。
爱国情怀从青少年开始培养
爱国教育应该从青少年开始,而不是在大学再开始。如果留学生选择留在国外,说明他们已经放弃了对祖国的热爱,那么培养一个爱国的学生,对于国家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有网友表示,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再过30年、50年后再看,他一定会感谢你!
对留学生不回国的态度,需要理性看待
中国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去奋斗,去拼搏。如果他们愿意留在海外,说明他们在国外工作生活得更好。如果他们愿意回国,说明他们已经完成了学业,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留学生不回国的态度,要相信中国人有中国人自己的想法。对于一些留学生不愿意回到祖国的现象,我们要理性对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有些留学生不愿意回到祖国,可能是因为生活压力大、待遇差等原因。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留学生不回国,可能是因为在国外待得太久了,习惯了国外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给这些留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他们也会回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