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数字 看成都体育底蕴
乘着“大运”东风,运动生活成为成都这座公园城市的新标签、成都市民的生活新方式。
成都体育有多“热”?从10个数字里看一看——
● 全球第28位
获得多个国际体育组织授予的“黄金主办城市”“卓越贡献城市”等荣誉,体育赛事全球影响力跃居全球第28位,进入中国前三。
● 全国第二
培育出“天府绿道”“熊猫杯”“天府龙泉山”等赛事品牌,以成都蓉城足球俱乐部为代表的职业体育赛事火爆全国。成都体育赛事国际传播指数全国第二。
● 全国前五
新建改建大运场馆49座,其中改造36座,全市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综合水平进入全国前五。
● 全国第一
打造社区运动角示范项目200余处、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400余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市民健身年均超460万人次。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全国第一。
● 1000亿元
全市共建成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示范单位7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2022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
● 940万
全市体育人口增加至940万,市民体质合格率提升至94.61%。
● 50项
2025年建成赛事体系完备的世界赛事名城,每年举办国际级和国家级赛事50项以上。
● 2%
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
● 2.6平方米
打造一批多功能体育公园,力争到2025年末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以上。
● 1150亿元
持续传播“运动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力争2023年实现体育产业增速超15%、产值超1150亿元。据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