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探索高科技材料的新应用,杜邦上海创新中心不断打造创新发展生态圈

  创新的种子采用“广撒网”模式

  2021年杜邦上海创新中心加入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与浦东一起融入上海乃至长三角大中小企业开发创新的“朋友圈”。走进杜邦上海创新中心展陈室,就仿佛走进了一座“材料乐高积木乐园”,好像只要通过各种“模块”的拼凑,就可以搭出新的“玩具”:35%生产的车辆使用杜邦结构胶;100%市场上的硅胶贴片使用了杜邦的粘合剂;许多城市所使用的水处理膜是由杜邦材料制成的……

  “在中央实验室,杜邦允许并鼓励科学家进行‘自由而散漫’的科学创新,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吴秋菊说,至于这些科学创新能不能得到应用?或者能得到哪些应用?杜邦中央实验室并不怎么在意。

  而伟大的发明创造往往始于不经意间。以特卫强为例,它始于1955年被杜邦研究人员Jim White偶然发现的高密度聚乙烯。直到另一名杜邦科学家Herbert Blades发明了闪蒸纺丝技术,才使得特卫强的量产成为了可能。1967年,杜邦才开始量产特卫强品牌材料。

  材料从上游到下游的开发过程,有点类似于盲猜。甚至受时代需求限制,某些被偶然发现的新材料暂时还缺少下游应用,只能暂且“束之高阁”。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就会有相关需求产生。为了保证创新产出,至今,杜邦仍坚持将净销售额的4%投资于研发。

  至此,杜邦的商业逻辑已非常清晰。相较于中试、量产,科学发明的早期阶段所需要的资源投入较少,因此,杜邦采用“广撒网”的模式,积极鼓励创新,并从中选取出较有开发潜力的“品种”,进行重点培育——只要后者中能跑出一两匹“黑马”,杜邦即可从中获益。

  从材料到产品,

  走通研发到市场的正向循环

  进入21世纪后,由于下游产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仅靠杜邦一家企业的力量,已很难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做出反应。因此,杜邦选择孵化。

  图片2014年,杜邦上海创新中心成立,旨在逐步将之打造成一个开放平台。创新中心积极发挥了项目孵化器的作用,杜邦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连同本土客户、战略伙伴在这里并肩工作,共同探索高科技材料的新应用,为挑战性课题提供解决方案。

  以特卫强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产品,这种表面具有质感与纹理、具有防水、透气、质轻、强韧、耐撕裂等性能,且看似是纸又像布的特殊材质成了创意设计师们的“心头爱”。

  在杜邦的孵化下,现在,特卫强的“纸”感钱包、洗漱包、手拿包、“纸”手表、书灯、风衣、手账本等再一次吸引着广大消费者。可见,材料的应用场景也在随着下游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着。

  事实上,在杜邦“中央实验室”里诞生的产品诸如特卫强、凯芙拉等材料品牌,后者的商用历史至今已逾50年,实实在在为杜邦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就这样,杜邦通过强大的创新能力以及赋能能力,实现了从材料到产品的跨越,并形成了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