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职教的“耕耘者”

  汪元寿(左二)指导学生做面食。本人供图本报记者 李庆玲“作为专业课教师,他是良师益友;作为班主任,他敢于创新担当;作为校长,他将所有心血都赋予学校发展,他是一名新时代的职教耕耘者。”在互助土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一问起校长汪元寿,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对他赞不绝口。汪元寿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1994年8月到互助职校任教。初到学校就担任校烹饪班班主任,汪元寿深知责任重大。为了完成双师型教师的转变,他花了两年时间的周末和寒暑假到各大酒店当学徒,最终从文化课教师成功转型为专业骨干教师。当时,很多学生存在学习信心不坚定、技术提高缓慢等问题,该如何让他们在短短两年时间学习到真正的专业技能?汪元寿立足教学实际,自己出资鼓励学生跑市场,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还让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克服了经济困难。“互助县每年会举办很多物资交流会,我带着学生去赶会场。孩子们害羞不敢叫卖,我就亲自示范,大声吆喝出售学生做的各种面食小吃,学生们受到鼓舞,也会很快进入状态。”汪元寿介绍说。在实训条件非常艰苦、场地严重短缺的时候,汪元寿带着学生挖野菜让他们练刀工,主动对接学校大灶让学生锻炼,联系县城各个幼儿园安排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开办职校快餐店,经营管理交给烹饪专业师生,收入全部用于烹饪专业建设和发展,每天由学生轮流去快餐店实训上岗……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互助职校形成与企业合作办学专业办学机制,与企业共建形成了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并完善了“前校后厂、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办学格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从互助职校走出的学生们凭着精湛的技能走出校门,真正实现了技能成才。截至目前,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技术型人才共300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此外,互助职校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先后开展多项实用的技能培训,近三年累计培训1500人次,为互助县乡村振兴事业作出了贡献。三十六年辛勤耕耘教育一线,汪元寿用他的职教担当抒写了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扎根土乡教育的绚丽人生。汪元寿说:“用职业教育点燃人才振兴的新引擎,为科教兴国注入职教强音,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是我一生的追求。” 《青海日报》(2023年09月10日 第4版:教师节特刊)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