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耿楹淇:综评招生入中大,与前辈续写“学缘”|上大学啦,我有我young①
开学季即将来临,中山大学大一新生耿楹淇已准备好开启崭新校园生活。在今年高考中,她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被录取至中大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这让原本裸分与“梦中情校”无缘擦肩的她,终圆中大梦。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她的母亲和舅舅均从中大毕业。在高校考试招生模式多元的当下,耿楹淇迎着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春风,漫步于红砖绿瓦的校园里,在九月繁花依旧的羊城,续写与前辈的“学缘”。
半年筹备综评,成功突围
综合评价录取是部分高校深入探索多元化人才选拔机制的一种招录方式,各校规则各不相同。以中山大学为例,在综合评价招生中,考生的高考投档成绩占85%,学校自主考核成绩占15%,分数折算后排名,择优录取。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培养质量及要求、转专业、学费、证书等同普通批录取的考生一致。
今年3月,耿楹淇的母亲陈冬菁才了解到这条升学途径,在此之前,这位后知后觉的母亲连什么是“985”都不知道。
早前,家人为耿楹淇规划的填报策略是首选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保底,但了解到综评这条途径后,陈冬菁觉得女儿考取中大多了几分胜算。在陈冬菁的理解中,综合评价录取就如同给高考分数“打了个折”,这对于裸分没有竞争力,但综合素质较强、擅长辩论、知识广博的女儿来说,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道路。
这个夏天,耿楹淇参加了三所高校的综合评价录取招生,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她发现,每个学校问的问题侧重点各不相同,“没办法准备”。如华南理工大学先安排考生机试做题,之后再根据自荐信上的内容面试提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要求考生全英文辩论;中大招生官则提问了她对于“人口红利”话题的思考。
经历了多重考核后,耿楹淇总结道:“综评更多考察学生平时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它的题目可能是对某一条新闻的思考或是对某个社会现象的看法——这些真的不是靠临时抱佛脚就能过的。”
但让耿楹淇感到纠结的是,不管参加几所学校的综评考试,最终填志愿时只能填一所学校,尤其中山大学的综评面试安排在七月,此时高考志愿都已填完,所以是否填中大,还要评估被录取的可能性。不过,因中大是耿楹淇的“梦中情校”,她还是决定挑战一把,幸而最终心想事成。
相较通过艺考、高水平运动队等招生途径,备考综合评价成本更低,对于备战高考的影响也更低。耿楹淇说,在高考完最后一科之前,她在综评上花的时间甚至不到半个小时。“如果觉得自己裸分不是特别有实力,或者想冲刺更好一点的院校,综评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毕竟它只需要花掉你一点精力而已。”耿楹淇说,综评看重的是考生个人综合素质,考察考生平日做什么、有过什么社会实践或义工经历,“相比起别的途径来说,需要的成本和对考生备考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作为高等教育多元化招生的方式之一,综合评价招生是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招考渠道,而这也和耿楹淇母亲陈冬菁培养女儿的路径不谋而合。
陈冬菁回忆,十三年前,五岁的耿楹淇在外出旅游期间患上肺炎,病情严重,母女辗转多地求医问药,奔波劳碌,十分辛苦。这让陈冬菁意识到,孩子的健康最为重要,学习成绩反倒是次要的,“不考倒数第一就行”。抱着这样的心态,陈冬菁为幼年的耿楹淇选择了武术、芭蕾舞、乒乓球等各类运动项目,目的就是要孩子练出强健体魄。而耿楹淇也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受到武术精神的感染,在“今天摔的瘀青覆盖昨天的”、稳扎稳打的习武路上,曾获第六、第七届广东省武术精英大赛金奖,并取得中国武术三段段位证书。
回顾耿楹淇整个学生时代,除了高中短暂补习过英语,其余时间都未曾出现学科辅导的影子。每逢周末,在其他同学补课之时,陈冬菁带着耿楹淇走街串巷,了解广州风土人情、历史典故,又或是听场音乐会,浸润在艺术之中,还保持着每周去图书馆借阅15本书的习惯。这让耿楹淇在保证课业的前提下,储备了大量丰富的文理通识。
一个偶然的机会,耿楹淇接触到辩论,并为之痴迷,总共有五个暑假和寒假,她都在辩论营度过。如今回忆起来,耿楹淇认为,能通过综评考试,辩论的经历功不可没,辩论所需的多角度思考、即时反应能力都是自己在综合评价招生中突围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华南理工大学综评招生时,面试官的一道问题耿楹淇并不擅长回答,但多年辩论场练就的沉着冷静心态让她不慌不忙,自圆其说,最后拿到了颇高的面试分数。
“我想参加中大的辩论队,学习有用的专业知识。”谈及未来,耿楹淇充满希望,“海洋问题近期在国际上引起过许多关注,我本身对地理也比较感兴趣,我很看好这个专业的前景。”
编导|梁善茵摄影|梁善茵 实习生 曾禾剪辑|梁善茵 实习生 曾禾设计|杜卉 伍岩龙统筹|陈晓璇 秦小杰策划|龚丹枫 陈晓璇 黄建隽总策划 | 林如敏
羊城晚报教育健康部、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交互设计室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