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雨花丨“砂糖”故事⑤:一家六人先后任教砂子塘小学

  2010年11月,湖湘基础教育学术报告暨语文名师教学研讨会上,李庄老师上观摩课。均为校方供图

  对砂子塘小学老师李谧而言,每一个教师节,都有着特别的意义。首先是家庭群里特别忙碌, 每个人彼此祝福节日快乐,“教师”二字,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薪火相传的事业、传承不息的家风。

  “我的奶奶、姑姑、母亲都是砂子塘小学退休的教职员工,我的先生曾经在砂子塘小学工作过,我现在也是砂子塘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我的父亲曾在砂子塘小学工作过十多年,这是他人生地图中最重要的基地,他的语文教学就是从这里起步的。”李谧老师笑着说起了一家六人跟砂子塘小学的缘分。

  李庄从1974年作为下乡知青回城,接替母亲的岗位,来到当年的一所郊区小学——砂子塘小学任教。到被调至长沙市郊区(现雨花区)教研室任小学语文教研员,逐步成长为湖南小语界的改革名师之一。

  李庄的足迹,也是当年砂子塘小学老师成长轨迹的一个缩影。

  指导青年老师上课。

  那个时代的老师,都是“多面手”,每个人都像革命的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刚进砂子塘小学,李庄干的是总务工作。每个学期还未开学,他都要蹬着三轮车去当时的新华书店拖回全校的教材;下大雨时,哪个教室窗户没关,哪个地方漏水,要第一时间去看;桌椅坏了,门坏了,教室的日光灯不亮了,都要及时修理。这一干就是五年。李谧说,母亲经常回忆起那段日子,说父亲是“戴着草帽,穿着一件发黄的白汗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后来,除了总务工作,李庄开始兼教一点“杂课”。凭借单薄的阅读功底,加上对课堂感兴趣,他总能把课堂上得有滋有味。父亲在教学上遇到问题,就踩着自行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没有钱买书只能手抄。李庄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也深知自己底子薄,必须用加倍的努力来弥补不足。1979年,李庄提出申请成为正式的教师。学校通过考察得以批准。

  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挑灯夜读如同家常便饭。“记得妈妈和奶奶经常对我说,走路要轻一点的,说话要小声点,那时父亲留给我的就是在伏案学习的背影。”李谧回忆说,正是这么苦学,1985年李庄参加湖南省首批自考,三年即获大专文凭。

  1989年,李庄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第一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执教《蝙蝠和雷达》一课。现在李谧还清楚的记得赛前的一个晚上,家里居然真的飞进来一只蝙蝠。李庄镇定地看着在房间里到处飞的蝙蝠还调侃道:“这可是个好兆头。”现在的教材里仍然保留着这篇课文,里面有科学家做实验的例子,父亲当时就在胶片上画图、列表格,自制成抽拉式的幻灯片,投影到屏幕上。教案反复修改,反复试教,最终获得一等奖。

  那时候全国竞赛很少,一等奖的含金量极高。李庄一举成名,展示出了湖南小语人的风采。在追光的路上,李庄扎根语文教学这方净土,坚守三尺讲台,乐此不疲。他在语文教学中,深入钻研,在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和突破。并精心设计,努力创设“新颖、活泼、扎实”的课堂气氛。他对课堂和教学的热爱近乎痴迷,读到一篇精彩的教学文献,他会拍案叫绝。听到一堂好课,他会与执教者交流大半天,如痴如醉。后来他成为了很多人心里的光……

  第二年,李庄被调至长沙市郊区(现雨花区)教研室任小学语文教研员。他一直没有忘记培养他的砂子塘小学,他在全区成立小语会,培训语文教学骨干。每次回到砂子塘小学,都要听听小语会成员的课,仔细地听,认真地评,帮助老师们快速成长,而课后,李庄也不是随便点评几句就敷衍了事。下了课,他问老师要教案。不久,他又把用红笔批得密密麻麻的教案还给老师,只淡淡地说:“你看看,有疑问再问我。”这就是李庄的随堂听课,让老师们的每堂课都不敢懈怠,生怕被“师傅”抓了茬子,所以课前花的工夫特别多。而课后李庄的评点又准确地指出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让他们进步非常快。就这样他把当年感受到的良好的教研氛围传递给更多的年轻老师。

  很多次磨课都是放在砂子塘小学进行的,李庄对砂子塘小学有一份特别的情感,他说他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这里的土壤里全是成长所需的营养。回到这里可以重燃他的青春梦想,回到这里能激起他对课堂浓烈的爱。

  李庄任雨花区语文教研员后,更是把毕生经历铺洒在语文教学上。他成立了雨花区小学语文研讨会(简称小语会),开启了辐射之路,一批又一批的雨花青年教师在李庄的熏陶下,成为了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得力干将。李庄总希望能为雨花教育贡献出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小语会研讨的全过程全区老师皆可观摩,只要愿意参与的老师都欢迎加入研讨。每个学期轮流上观摩课,李庄会风雨无阻地前往到各学校指导,手把手地教,一对一地讲。

  很多年后,老师们依然记得当年的小语会,那是青春的印记,更是飞速成长的岁月。

  2023年9月7日,学校特别邀请李庄老师回到砂小,跟青年教师聊教育人生,引导青年教师传承前辈“大先生”的教育精神,立志向明目标,以“青春之我”融入“青春砂小”的教育奋进历程。

  原标题:《学在雨花丨“砂糖”故事⑤:一家六人先后任教砂子塘小学》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