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师说 | 王文盛:光阴不可轻

  青年师说

  第二季:研行

  研学之路 行者无疆

  开篇语

  盛夏未央,你如约登场。此时,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春风得意,是“绣面芙蓉一笑开”的花前浪漫,还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志豪情?

  值此开学及教师节之际,由校党委宣传部与研究生工作部共同精心定制的系列访谈栏目《青年师说》第二季:研行,一定是你“吉大之旅”最好的伴手礼。

  古老的话题,重焕青春的新彩,滚烫的文字背后,是美好的期盼。它既“一以贯之”,又“和而不同”。这期栏目以历届110名吉林大学十佳研究生中涌现出的12位代表性学子为蓝本,撷英采华,生动记述了他们治学科研、教书育人、回馈社会的人生故事,彰显了吉大学子在专业领域潜心开拓、笃行不怠,在各行各业挺膺担当、勇立潮头的卓越风采。

  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当你走进吉大,梦想已在此扬帆起航,吉大的沃土,时空的绵长,皆能铺展出一幅幅壮丽画卷。

  研学之路,行者无彊。吉大的故事永相传续,你奔跑的姿态,一定会续写进吉大的荣光。锦瑟华年何畏迎风闯荡,凌绝顶,同徜徉!

  --王文盛--

  光阴不可轻

  吉林大学唐敖庆青年学者、副教授、吉林省高层次人才计划D类人才,先后入选吉林大学鼎新学者支持计划、唐敖庆学者青年学者引进计划,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吉林省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吉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吉林大学十佳研究生等荣誉奖励。这些耀眼的文字,对于1991年出生的青年教师来说,这绝对是值得自豪的事情。

  但眼前的这位年轻人,看起来却异常平静。他个头不高,儒雅随和,稳重自信,阳光向上,浑身上下充满着活力,满眼的智慧,满身的正能量。他说,自己只是在一个学科领域率先走出了几步,前面的路还很长,需要自己不断努力,继续奋斗。

  这位年轻人就是吉林大学青年才俊、交通学院青年教师王文盛。

  王文盛的研究方向是围绕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形成功能性道桥材料,实现大宗固废在道桥材料中的应用,合理利用资源、减轻环境污染,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此外,他还聚焦道桥材料性能评价与检测,量化评价了基于动态粘弹力学响应的沥青路面材料冻融损伤行为,服务季冻区公路建设与养护;丰富了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道桥结构损伤诊断与构件质量评价方法,提升了道桥建管养水平。相关成果应用于G7511钦州至东兴高速公路维修保养工程、广西峦城大桥健康监测及平南相思洲大桥验收荷载工程。

  采访过程中,王文盛说的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时间不够用”。

  他说:“自己一路走来,感到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导师的帮助,我忘不了程永春教授、刘寒冰教授、谭国金教授的培养与鼓励,我是站在了他们的肩膀上,才有今天的成绩。我只有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朝着既定的目标,多多努力多出成果,才是对大家的最好回报!”

  有人说,王文盛的生活很单调,每天有做不完的实验,写不完的论文,也有人很羡慕他,说他这么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多高层次的业绩,可谓前途无量。王文盛却说,科学的道路上注定要“享受”孤独,承担压力,科研过程中有苦有乐,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先苦后甜。

  2010年,王文盛从山东烟台郊区考入远在东北的吉林大学交通学院。他从小就很懂事,喜欢观察。妈妈当时在一家印染厂工作,有时他会跟着妈妈去工厂,让他最感兴趣的是,妈妈用颜料调颜色。他就仔细观察,看着妈妈用天平称量。时间久了,他也学会了用天平称量东西,也渐渐喜欢上了物理。从小学到中学,王文盛一直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成绩总是排在班级或学校的前几名。因此,考大学对他来说,也不是难事,只是选择学校的问题。之所以他选择吉林大学,在他的印象中,东北广袤的黑土地、浩瀚的林海雪原、奔腾不息的松花江水、巍峨神奇的长白山对他都有一种深深地吸引,最后他如愿以偿。

  进入本科学习期间,王文盛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读硕士、攻博士、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他从小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把每天的事情列个表,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所以,至今他仍然坚持每天把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列出来,一项一项地去完成。有一次,他按计划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快凌晨时他刚要睡着,却突然一下子坐了起来,“唉,有个数据忘加到论文里了!”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急忙走到电脑前,查阅了资料,把数据加到了论文里,而这时,天已经亮了。他就像得了强迫症,不允许自己有半点疏漏。他时时感到时间不够用,每天的工作量都是满满的,也感到压力很大。因此,熬夜便成了他的日常习惯,他天天泡在实验室,总是晚上11点左右才回宿舍,回去后还要继续在电脑前工作2、3个小时。这样一来,导致他睡眠严重不足,眼睛里时常出现血丝。

  王文盛做的实验中,有一种是需要温度条件的,为了让温度达到稳定状态,他总是提前4个小时到实验室调好。严寒的冬天,室外滴水成冰,他提前和门卫大爷打好招呼,早上天还没亮,就一个人出门去实验室了。看着他单薄的身影,大爷心疼地自言自语:“这孩子,太辛苦了,大冷的天这么早,图什么呢?”这样的日子,王文盛坚持了三个多月。调好温度后,他还要在实验室继续看些资料和文献,从不浪费一点点时间。正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使他很快迈入了科研的队伍。

  2019年,王文盛把握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他作为国家公派研究生,赴美国德州州立大学进行联合培养。这期间正赶上疫情暴发,远在大洋彼岸的他突然有种孤独感。这时,他接连收到了来自祖国与母校邮寄的防疫物资,让他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和母校对海外学子的牵挂与呵护,也让他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他内心充满了温暖与感动。求学期间,他时刻牢记黄大年老师的叮咛:“一定要出去,出去了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他每天熬夜到凌晨1、2点钟,早上6、7点钟就到学校。他静心科研,专心学术。他的妈妈也惦记着他,天天与他视频,经常唠叨的一句话就是:“儿子,一定要回来,祖国才是你的家呀!”10个月之后,王文盛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回国的旅途,投入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到了吉林大学。

  从本科毕业直接保研,接下来又顺利地开始攻博、博士后进站,2022年又如愿当上了一名受人尊重的大学教师。一路走来,他顺风顺水,他不仅搞科研,每周晚上连续三节给硕士生上课,他还要给本科生上“道路建筑材料”课和专业英语。同时,他还任中国《道路工程(英文版)》与《市政技术》期刊青年编委、瑞士期刊《材料》《聚合物》与《应用科学》客座编辑。他从事功能性道桥材料与多尺度评价、结构智能检测与科学维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吉林省科技厅/教育厅项目及横向课题多项。忙碌的工作,调快了他的生活节奏,也让他找到了教学和科研中的乐趣。

  目前,王文盛再次锁定了他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对有前瞻性的技术进行再聚集,把科研和应用有机结合,让更多的成果赋能各大企业。他认为,搞科研离不开学术交流,他每年都要外出5、6次,到全国各地参加学术论坛/会议或作报告。多次参加国际高水平会议,让他了解到了学术前沿问题与发展动态,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正是凭着这种执著和坚守,让王文盛快速超越了同龄人的跑道。每一段人生经历,都是对他最好的历练,他始终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着教学和科研。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位青年才俊的人生价值。

  统筹 | 刘 飒

  文字 | 禾 夏

  图片 | 受访者

  视频 | 范思弟 受访者

  编校 | 关升亮

  原标题:《青年师说 | 王文盛:光阴不可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