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心理问题的程度

  莫励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个体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理应得到重视,否则对自身健康以及社会和谐发展危害极大,那么该如何判断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呢?

  一、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的心理问题需要满足以下几种条件:(一)受生活、学业及工作压力、人际交往以及应激事件等因素影响,从而出现了内心冲突,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心理体验,比如自责、懊悔、沮丧、无助等。(二)上述不良心理体验持续时间在1个月以上,或间断持续2个月以上,依然无法有效化解。(三)受不良情绪以及心理体验影响,虽可以通过理智控制,保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等状态,但整体的效率有所下降。(四)引起自身不良心理以及情绪体验一直都是因最初的一件事,而与此事相关联的其他事情,鲜少能引起类似的不良心理体验。总之,一般心理问题相对可控,主要由现实因素所引起,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能够运用理性进行控制,不会对个体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破坏,不良的情绪反应也仅仅围绕最初事件本身。

  二、严重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的判定,需要满足以下几种条件:(一)引发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通常是对个体威胁比较大的刺激,且刺激较为强烈,引起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且在不同刺激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痛苦情绪,比如愤怒、绝望、悲哀、悔恨等。(二)不良情绪产生后,会一直持续,持续时间约2~6个月不等。(三)遭受的刺激越大,个体的反应越强烈。在很多时候,个体会暂时突破理性的束缚,陷入一种癫狂的状态,以此缓解内心的痛苦。心理痛苦虽然会有所减弱,但最初刺激事件带来的阴影一直未消散,很难“依靠时间治愈”。与最初事件相关联的事件发生,也会引起类似的痛苦心理体验,这些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泛化”。总之,严重的心理问题原因一般是由现实刺激比较强烈的事件所引起,比如丧失亲人、失业、婚姻不和谐、陷入恶性社会事件等,受上述事件影响,在最初便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心理反应,且持续时间比较长,无法自行排解。

  三、神经性心理问题

  神经性心理问题是一种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在发生上述“严重心理问题”情况后,在一年内,个体的社会功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需要提高警惕,判断是否已经发展成为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通常而言,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具有以下典型的特点:即造成的心理冲突是变形的,这种变形是指关注的内容与道德没有直接的关联,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吃药还是不吃药,这与道德没有直接的关系。个体所关注、在意的内容,在外人看来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所以外人无法理解。神经性心理问题已经比较接近神经症或者神经衰弱,属于比较的严重心理问题且严重人格缺陷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神经性心理问题可以寻找专业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严重时则需要寻找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

  四、神经症

  神经症已经不单单是心理层面的问题,还涉及精神方面的疾病。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焦虑症、强迫症、部分抑郁症均可归类为神经症。在这种症状下,患者个体关注的内容常人已经无法理解,担心的内容可以是明确的非现实的威胁或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如担心天上会掉东西砸死自己,亲人是否会发生意外;也可以是无法明确描述的对象或内容,而只是一种莫名的提心吊胆或惶恐不安。心理冲突性质已经冲突变形,但这种症状依然属于正常人范畴,他们不会主动伤人,也不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只不过社会功能退化严重,多需要寻求精神科的帮助,并通过心理医生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五、人格障碍

  根据DSM-5精神病学诊断,人格障碍是指某些个体明显偏离了文化背景下预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是一种泛化、缺乏弹性的,在青少年或者更早的时期便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稳定,同时会导致个体产生严重的痛苦。在对人格障碍诊断时,一是要做好专业的人格功能损害水平的评估,二是要做好病理性人格特质的评估。相较于上述几种心理问题,人格障碍想要治愈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面临的困难更多。采用药物治疗,很难改变人格结构,但在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通过少量用药,依然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但并不适合长期应用,因为远期效果无法有效控制。人格障碍患者一般不会主动求医,常常是受到现实环境或者面临一些社会冲突后,自身感到了严重的痛苦或出现情绪睡眠方面的症状,被迫到医院就诊。医生与患者通过深入接触,帮助其认识个性缺陷之所在,鼓励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对其出现的积极变化予以鼓励和强化,目的是逐步地纠正、扭转他们的人格缺陷。

  总之,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从低到高分别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性心理问题、神经症、人格障碍等,只有合理对心理问题做好评估,才有利于后续的干预治疗,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