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药师日”,让我们走近这位儿童安全用药的“守门人”
每年的9月25日是由国际药学联合会确定的“世界药师日”,旨在引起人们对药师的贡献和价值的关注。今年世界药师日的主题是“同心协力,共促世界健康”。
说起药师,在不少人的认知里,他们的职责就是简单地为患者发药。事实上,药师的工作远比大家想象的专业、深奥,不但“工种”繁多,门诊、病房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儿童安全用药的“守门人”——李志玲。
说到李志玲,不得不提她的一系列身份: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青年英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药剂科学术带头人、药剂科主任、主任药师、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访问学者。自从被引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工作,便迅速积累了一批“家长粉丝”。
替孙子前来咨询的张老伯就是其中一名“粉丝”。在李志玲的指导下,他有过敏体质的孙子实现科学、合理用药长达5年多。“之前,我孙子有一次不知道吃了什么药,脸上起了一大片红疹,像钱币一样厚,烧得晚上都睡不了觉。用了不合适的药,原先的病没看好,还增加了其他症状,真的很急人。所以,之后孙子每次看病后,我都会替他再来这个用药门诊把把关。”张老伯说。
这段时间季节交替,感冒发烧的孩子数量增多。对于支原体肺炎感染等疾病的用药疑惑,家长们也在李志玲这里得到了有效解答与指导。前来咨询的一位孩子妈妈告诉记者:“住院医生建议给孩子下阶段性使用一种药,并让我在相关的风险同意书签了名。我自己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对于这种药物的安全性讨论比较多,所以还是有一些顾虑,在李医生这里,我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和指导。”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儿医中心增设了药学门诊,看诊医生由李志玲带领6位不同专业的临床药师组成,涵盖呼吸、抗感染、心血管、血液肿瘤、新生儿、营养等方向,从适应症、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四个维度展开药学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重整、药物治疗方案调整建议、用药教育、长期用药管理、家庭小药箱等,为小患者们提供个体化的用药指导服务等。服务的对象不仅限于过敏体质的患者,更多的是同时接受不同医师处方、服用5种及5种以上慢性病治疗药物、服用高风险药物等患者群体。
李志玲表示,儿童用药的合理、安全性与成人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儿童用药本身就非常特殊,在不同的年龄段能用的药物都不一样。另外,儿童的代谢跟成人不一样,类似把成人的药掰一半给孩子服用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有些药物其实儿童根本就不能服用。儿童用药还需要注重对肝脏和肾脏功能的影响,一些药大人用了可能代谢完、疾病会相对好转,但儿童服药期间,肝药酶、肝功能会影响药物体内代谢,让药物在体内兜兜转转半天排泄不出去,从而可能造成肝损伤、肾损伤等。并且有些不良反应,孩子没有办法及时反馈,容易被误以为是病情加重,实际上是药物副作用。此外,孩子平常在吃的益生菌、维生素、钙片、凉茶等,也可能会跟某些药物出现相互作用。
李志玲感言,随着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国家也高度重视药师队伍的建设。药师从过去在后方与药品和实验室打交道,逐渐转变为走上一线临床与患者打交道,他们所发挥的作用是提升患者就医安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儿医中心开设药学门诊是一种创新举措,我们会在此为家长做很多的解释和宣教工作。对于重要的临床科室,我们也会配备药师加入查房,我们会审核所有医嘱,包括辅助做一些服务临床的基因检测、血药浓度测定等,排除药物中毒因素。与此同时,为方便更多不方便来上海、不方便请假的患儿,我们还在积极推动互联网药学服务,将常见的疑惑和问题,录成科普视频在公众号进行推送。”她介绍。
来源:浦东发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