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来这里,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2023年10月19日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陶行知
一件文物,
穿越百年历史。
一次同侪,
跨越六省两市。
10月18日,在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2周年之际,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面向全国中小学,以“文物背后的故事——《行知诗歌集》”为献礼,通过教育数字化展示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珍贵文物讲述教育家爱国情怀
《行知诗歌集》收录了1918年至1946年间陶行知创作的新诗,系作者诗歌创作的总集。陶行知在自己半个世纪的人生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和教育动员诗。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他创作了许多政治抒情诗。他用诗唤醒民众的爱国心,鼓舞人们为创造更美好的时代而团结奋斗。
数智方式打开思政课堂
云平台搭建同步交流
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开启信息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共文化线上服务模式,利用数字化课堂揭开珍藏文物的面纱,让各省市“学陶研陶”学校的学生们跟随纪念馆鲍广蕾老师和数字助教一起,通过可视、交互、实时、同步的方式,感受“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身负教育救国使命的陶行知先生时刻心系祖国命运,用诗吹响国难教育、战时教育的号角,吹响民众团结一心、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斗志”,构建校外教育红色课堂联合体,创新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生态。
上海主会场
▲ 行知外国语学校
▲ 虎林中学
▲ 大场中学
除上海外,还有来自浙江、江苏、重庆、四川、深圳、福建、安徽等省市的学校师生观摩了本次课程。
各地学生观看直播课程
▲ 桐乡市石门镇羔羊中心小学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 重庆高新育才学校
▲ 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 深圳龙华区玉龙学校
▲ 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
▲ 合肥市行知小学
▲ 合肥五十中东校西园校区
现场分享
课堂上,学生根据所学,踊跃分享自己的感悟:
薛景文:“在当下,我们首先应该好好学习,只有学好了本领,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吴政霖:“我们平时大多数时间都在读书学习,其实我们也应该多看看时政新闻,多了解国家大事,这样才会更关注国家的发展。”
金雨萱:“我们也需要多锻炼身体,多劳动,多动手参与小实验小发明,因为我们的国家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
王哲浩:“爱国,可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升旗仪式上要尊敬我们的国旗,比如要爱护上海这个城市,要爱护环境,这些都是爱国的表现。”
孩子们发自肺腑的感言是在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2周年之际,给教育先贤陶行知先生最好的献礼!
▲ 学生参与互动问答
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川、重庆、福建、深圳等地200余所学校共同参与,覆盖学生约3.6万人。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充分发挥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充分发挥“学陶师陶研陶”作用,以丰厚的文物资源和历史文脉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者、民主主义战士。他在国家多难、民族危亡之秋,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华民族谋取解放,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一生投身于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为民族的解放和人民大众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如郭沫若题词:“大哉陶子,陶子陶子;陶子以前,无一陶子;陶子以后,万亿陶子;大哉陶子,陶子陶子。”
课程回放
原标题:《【新闻眼】来这里,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