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洞潜亚洲纪录潜水员广西失联,专业人士:大深度潜水遇险难自救
10月7日晚,知名潜水员韩颋在广西都安的九顿天窗景区下潜,至今仍未上岸。10月11日,机器人在水下110米处发现了疑似韩颋的打捞目标,但需等待专家确定具体方案后才能进行打捞。从事潜水运动19年,韩颋创造过国内外多项洞潜深度纪录,他此次下潜也是为了继续冲击世界纪录。4月27日,韩颋在九顿天窗完成了长达12.5个小时的大深度洞穴潜水,创造了277.4米的亚洲洞穴潜水的深度纪录,距世界纪录286米仅差9米。这次挑战,韩颋打破了亚洲水肺潜水的最深纪录、洞潜潜水的亚洲纪录、洞穴侧挂潜水的世界纪录。九顿天窗,由四个斜井式天窗组成,被誉为“中国水下珠穆朗玛峰”。这里是韩颋多次打破洞穴潜水亚洲纪录的地方,也是他最痴迷、最熟悉的水域。韩颋曾在一个视频中说道,“只有最后安全回来,才是一次成功的潜水。让探索有价值,而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冒险。”韩颋失联后,洞穴潜水这项运动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洞穴潜水是一项什么样的运动,洞穴潜水时需注意哪些风险,韩颋如何看待这项热爱的运动?针对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对话了韩颋好友、中国探险协会理事杜雷,他曾与韩颋在广西都安九顿天窗潜水,多年来一直从事户外探险和水下救援工作。韩颋与好友们的合照,前排右边蹲着的是韩颋,后排左一为杜雷。受访者供图以下是新京报记者和杜雷的对话:“洞穴潜水是一项容错率非常低的运动”新京报:请简单介绍一下洞穴潜水这项运动。杜雷:我接触洞穴潜水大概7年了,下潜的最大深度是51米,曾与韩颋在广西都安九顿天窗潜过水。洞穴潜水,是封闭空间潜水技术应用的形式之一,跟开放水域潜水不同的是,潜水的人无法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回到水面。在进行更长时间或更大深度的洞穴潜水时,还需要在上升时进行多次阶段性停留用来减压。此外,潜水员需要借助更复杂的潜水装备,既要保障呼吸,又要尽量减小装备体积,对潜水技术和装备维护都有更高要求。洞穴潜水是一项容错率非常低的运动。洞道往往不是一直垂直向下的,更多的水下洞穴是呈弯弯曲曲、上下往复的形态,潜水员每次从深一些的地方上升至浅的地方,都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减压过程,所以整个洞穴潜水所需的时间比其他潜水项目更长。新京报:你一般会选择什么样的水域进行洞穴潜水?杜雷:我们在进行洞穴潜水时,通常会选择从洞穴的出水口进行潜入,并且力求选择透度较好的季节或地点。因为如果洞穴中的水体有流动,从出水口进入的话,因搅动而变浑浊的水更多会被冲向身后出口,而前方的水会保持清澈,更有利于潜水员看清路线和进行考察、测绘和记录。万一发生危险或者被卡住,也可以在水流的协助下往出口方向更轻松地撤退,因为退出的路径都是走过的,安全性更高。新京报:开始洞穴潜水前,需要做哪些准备?杜雷:对于大深度洞穴潜水来说,目前采用的最好器材还是密闭式循环呼吸器,就是人们常说的CCR,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携带最小体积的气源,让人在水下待更长的时间。CCR这种密闭式循环呼吸器,可以把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过滤掉,再根据不同的深度添加进适当的氧气。像九顿天窗这样的水域,水温大多在十几摄氏度,还需要穿干式潜水服和保暖衣物。在正式下潜前,潜水员还应对装备进行详细的保养和检查,然后再迁到潜水区完成水面测试等安全检查程序。如果设备数据和身体状态一切正常,才会开始进行下潜。韩颋潜水时使用过的密闭式循环呼吸器。受访者供图新京报:在九顿天窗下潜后,看到的景象是什么样的?杜雷:因为水有折射作用,通过潜水面镜看到的东西会比陆地上看到的更大。如果水的透度极佳,人在其中就感觉像在空中飞行一样。在某些季节,在九顿天窗水域会看到高高低低的水草在漂摇,成群结队的鱼儿在身边游荡。九顿天窗的地貌也十分丰富,水下的岩石和沉积物形态各异,还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石头之间多有孔洞,潜水员可以去看躲在洞里的鱼。对于想去那里潜水的人们,这些奇特的地貌有着特别大的魅力。此外,水下还有深不见底的洞穴,进入洞穴一探究竟,对于具有探险精神的人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九顿天窗洞穴内部。来源:中国探险协会官网大深度洞穴潜水遇险,很难自救新京报: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会面临哪些挑战?杜雷:休闲潜水的深度一般不超过38米,超过40米就可以称为大深度潜水了。对于使用压缩空气进行的技术潜水来说,60米是一个槛,再往下潜行的话,就随时存在氧中毒的危险。在进行更大深度潜水时,为了减少气体在高压环境下引起的迷醉和中毒效应,必须用到一些特殊且昂贵的气体来辅助潜水,比如氦气。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环境压力逐渐变大,潜水设备会根据体外压力的增加,自动加大潜水员呼吸气体的压力,形成内外平衡状态。这些被吸入身体的高压气体,会随着血液的流动传递到身体各个部位,并渗透入细胞里。下潜时,逐渐增大的压力并不会直接危害到水肺潜水员,他们甚至不会感觉到除呼吸阻力外的任何不适。但是,最危险的是上浮过程。在进行大深度潜水时,所处深度越深,越要注意控制上浮的速度。上升的速度需要很慢,防止那些被压入细胞内的气体还没来得及回到血液中并随着肺脏呼吸排出体外,就直接在细胞内、血管中快速膨胀为气泡,形成对细胞的破坏和对血流的阻滞,最终导致“减压病”。就像我们平时喝可乐,打开瓶盖的时候有很多气体往上冒,对于潜水员减压的过程,就像要用手以极慢的速度拧松瓶盖,而不让可乐中的液体中形成气泡。韩颋打破亚洲纪录时下潜的深度是277.4米,如果想要下到更深的300米打破世界纪录深度,依据不同的气体配比,可能需要超过2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减压。在这么长的潜水时间内,要控制自己上升的速度,还要保证毫无差错地控制潜水设备,其实是极其艰难的。新京报:如果在水下遇到紧急情况,该如何自救?杜雷:如果在开放水域潜水,保障设备和资金充裕,有一种极端的处理方式,就是不再关注减压的问题,迅速回到水面,然后通过吸纯氧且迅速送到专业加压舱等极端方法试图挽救生命。还有一种方式,在水下放置更多的备用器材或气瓶,如果呼吸的气体耗尽或设备出现故障,可以尽快地找到备份器材。此外,有些洞穴顶部会有气室,里面会存在可呼吸的气体。紧急情况下,可以试图向上寻找洞道内的气室,并在里面等待外部的救援。但在大深度潜水时,极大的水压会将洞道内的气体极度压缩,所以很难找到气室。潜水员也无法像在开放水域潜水一样,快速回到水面进行治疗,因为尖利的岩石和狭窄的洞道会大大阻挠潜水员回到水面的时间。实际上,潜水装备一旦发生故障或者气体耗尽,潜水员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意识,无法再进行任何后续自救的操作。而在狭窄的洞穴内,器材的体积和数量都受到极大约束,无限备份这些器材的花费很高,也不可能实现。因此,若在洞穴内进行大深度潜水时发生紧急情况,自救是个几乎无解的难题。“人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新京报:有人觉得洞穴潜水是非常危险的运动,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杜雷:洞穴潜水是目前世界上几大极危探险项目之一,目前应该是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翼装穿越式飞行运动。对于洞穴潜水来说,不论是何种形式,都是一项容错率极低、安全冗余量非常小的运动,要么不出事,出事的话直接就是丧失生命。洞穴潜水事故原因通常有几种,最多的是没有接受过或根本不知道要经过洞穴潜水训练的人私自潜水进入洞穴,还有的是潜水者被水流压迫带向更深处或者被卡住、器材故障及使用不当等造成的事故。我觉得要以科学的、极其严谨的态度来面对洞穴潜水,不要拿其他潜水中所经历的那些舒适、光怪陆离的经历与洞穴潜水相提并论,不要憧憬着钻过那些幽暗漆黑的洞道后,能有着另一个“桃花源”出现在眼前。新京报:那为什么还要冒着风险去尝试这项运动?杜雷:从探险的历史来看,人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随着探险项目越来越丰富,人们的足迹出现在珠峰,也出现在水下。水肺潜水是一项装备密集型运动,需要戴着设备在水下呼吸。人们根据想要潜水的环境不同,而发明出各式各样的潜水装备,也派生出各有所长的潜水认证体系。而大深度洞穴潜水用到的设备精密复杂,设备的价格比较高,因此比较少人涉足。对探险者来说,去看到那些没人领略过的景色,那些古老的化石和独特的地貌,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如果把设备和技术准备好,去到这些地方,也没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危险,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技术和装备的完善进行把控的。同时,洞穴潜水不仅是个人的探索,通过自身技术的不断延展,也会吸引更多探险爱好者的加入,让这项探险运动得以传承,让更多人懂得该如何安全地去满足人类那源自本能的好奇之心。潜水员在水中下潜。受访者供图新京报:在洞穴潜水时还需要注意些什么?杜雷:在那些幽深的洞穴中,存在着几千万年至上亿年前就已形成的、极具科考价值的岩溶沉积物、生物遗迹,这些都是珍贵且脆弱的信息载体,需要注意保护。有些潜水员在不懂这些知识的前提下擅自进入洞穴内,可能会在无意间将这些珍贵信息瞬间破坏。作为一个洞穴潜水探险者,真正热爱这项运动的根源可能更深。他们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探索、测绘并记录那些从未有人涉足的地方,或将收集到的信息交由专家共同研究,以求总结出前人从未获得的知识与成果,将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身的脚步一点一点挪向更远的未来。“韩颋是一个乐观、稳重的人”新京报:你跟韩颋是怎么认识的?杜雷:2019年,我跟韩颋因为参与电影《紧急救援》的水下拍摄认识,我们都在墨西哥片场的水下摄影组紧密合作。之后,韩颋也加入了中国探险协会,成为了我们探险俱乐部的一员。韩颋的网名是“飞行猫”,大家喜欢叫他“老猫”,我喜欢喊他“猫爷”,这是老北京对人特有的一种尊称。跟其他朋友相比,我们认识的时间不算长,但彼此相见恨晚。我与韩颋平时更多探讨一些关于潜水的话题,也相互介绍过更适合对方做的一些探险项目。新京报:在你印象中,韩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杜雷:我眼前一直浮现着他各种笑着的脸庞。他留着半长不短的卷发,歪着头冲我哈哈一乐,说到一些糗事时,他弯腰开怀大笑。韩颋是那种乐观的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他还是一个特别稳重的人,虽然在圈内算顶尖的潜水者,但并没有“飘”,说话不紧不慢的,待人接物都非常诚恳。他不是那种追求打破纪录的人,在离打破世界纪录仅有不到9米的距离,他能忍住不再继续下潜,安全返回水面。设身处地地想,这是我不能做到的。他更喜欢记录那些在探险中遇到的神奇事物,这也是他后来参与很多国内外的科学考察项目,并成为中国科考潜水奠基人之一的原动力。韩颋的日常照片。来源:中国探险协会官网韩颋曾在纪录片中说过,“长期以来,我做好了自己回不来的心理准备,但很难做好身边的人回不来的心理准备。”但我觉得,他说的另一句话更应该让人记住,那是给所有探险者的忠告。韩颋说,“有些人是不适合技术潜水的,一定要如何如何,这样的人会很危险。另一种就是,不能面对自己的错误的人。我经常说,洞潜同时也是一个放弃的艺术,你可以在任何时间放弃任何一次潜水,但是永远不要放弃你自己。”新京报记者 吴采倩 编辑 刘倩 校对 吴兴发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