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反复思考人生难以自控,求医多年今在沪接受脑机接口手术
每天至少花一半时间思考人生问题,这样的状态超过9年……10月19日,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这名现年26岁的男子,接受了一场脑深部电极植入术(简称DBS)。手术历时3小时,由华山医院教授陈亮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功能神经外科团队联手完成。经术后复查CT显示,其植入靶点准确无误,手术成功。患者接受术前检查。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这也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的首例DBS手术,标志着该院在难治性精神疾病诊疗方面迈出新的一步。院方透露,对于治疗精神疾病,DBS起效较药物治疗更快,术后1月开机时即可初步见效,至2-3个月调整刺激参数后,其症状通常能获得明显好转。每天反复思考人生,难以自控院方透露,这名患者来该院就诊前,曾在全国各地寻求治疗方式多年,被明确诊断为强迫症,之后也尝试了多种药物治疗,效果均不佳。每天,这名患者都会反复思考一些问题,比如“人为什么活着”、“恋爱关系到底需不需要”等。他很痛苦,因为每天要花至少一半的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他想要停止,却难以自控。大量、反复的思考让他没有办法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连工作也被迫停止了。这名患者最初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期间,该院强迫症诊治中心负责人王振带领团队对他进行多次诊疗并优化方案,结合心理治疗及非侵入性物理治疗后,这名患者的症状虽然有所改善,但他的强迫性思维仍严重影响他的社会功能,导致他无法正常生活,给他的家庭造成了沉重负担。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状,专家建议其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患者及其家属也表示,非常愿意尝试新的治疗。在此次手术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团队、功能神经外科团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神经外科团队进行多学科联合评估,最终为其进行了这场手术。在这场手术中,医生通过微创手术将直径1.27mm的电极植入到脑内目标核团,通过植入胸部皮下的刺激器输出不同参数的刺激信号,达到治疗强迫症的目的。这款双靶点电极及刺激芯片,突破了现有技术局限,能够在同一根电极上对于两个不同的脑功能区输出不同频率、脉宽和电压的电刺激脉冲,是一款靶向电子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后续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生活作息,给到日常和睡眠等不同状态的治疗参数,提高治疗的效果。手术中。最近十多年,神经调控技术飞速发展DBS手术究竟是什么手术?是否能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产生作用?2023年7月,王振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轻症倾向于心理治疗,较重者或无法获得及时的心理治疗则选用药物治疗。但是从目前临床整体情况来看,部分患者疗效并不理想,或者虽然疗效尚可但因不良反应而无法长期治疗。最近十多年来,神经调控技术飞速发展,国内外研究人员也陆续尝试将神经调控技术应用于精神疾病的干预,如用电、磁、声、光等诸多技术手段用于对大脑神经环路的调控。而此次手术正是国内神经调控技术在临床研究领域的一次最新尝试。在临床上,DBS技术常常被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癫痫、肌张力障碍和特发性震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法技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DBS技术同时在顽固性强迫症、难治性抑郁、成瘾和厌食症等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探索上前景广阔。“DBS是一种微创、可调节、可逆、不良反应少的神经调控技术,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异常症状,被认为是治疗难治性重性精神障碍的极富发展前景和想象力的治疗手段,DBS在联合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康复和恢复正常生活提供了新的机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王振说,这项技术也是一种脑机接口技术,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大脑神秘功能的重要窗口。“对于治疗精神疾病,DBS起效较药物治疗更快,术后1个月开机时,即可初步见效,到术后2-3个月调整刺激参数后,患者的症状通常能获得明显好转。经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后,多数患者可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量甚至停药,并达到最佳临床治疗效果。”王振表示。经术后复查CT显示,患者植入靶点准确无误,手术成功。王振提及,作为精神障碍中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严重且患病时间长,被称为“精神疾病中的癌症”,亦是世界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仅约半数患者有效,20%-30%的患者最终发展为难治性强迫症,没有合适有效的治疗手段,会让本就痛苦的“强迫症人生”雪上加霜。“近年来研究发现,DBS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协同下,可以显著改善难治性患者的强迫症状,给患者和家庭以希望。我们也在期待患者在术后1个月的开机时刻。”王振告诉记者。(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举报/反馈